APP下载

闽西北民间剧团何去何从

2011-11-16赖登明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
关键词:三明剧团民俗

赖登明

闽西北民间剧团何去何从

赖登明

三明地处福建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2006年5月国务务院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三明入选的两项均为地方戏曲——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然而,在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体——民间剧团的生存状态却无人问津,也未能引起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更多的关注。

为不辜负各级组织、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在明知难有作为的被动局面下,本人历时三年,不分寒暑、假日,二十余次的田野跟踪调查,行程数千公里,足迹遍布三明9县2区的城乡,对闽西北地方戏剧和民间剧团的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本人对闽西北民间剧团的生存困境与改善途径作一阶段性的总结,求教于大家。

一、闽西北民间剧团生存困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方政府重申报,文化部门轻管理;人才断层、经费困难,三明目前仅存为数不多、形式各异的民间剧团,生存情况令人堪忧。

1.已失传、无法恢复的剧团

(1)建宁宜黄戏。

自2002年6月大水把戏台冲倒后,基本没有什么演出。目前还会演宜黄戏的还有20多人,年龄大的70多岁。小的20多岁。大多数演员外出打工。目前以“宴堂乐”的形式,“变脸”为婚丧喜庆、祝诞拜寿时为烘托热闹气氛的—种坐唱形式,保留了部分古色古香的戏剧音乐。

(2)尤溪、沙县、大田大腔戏

尤溪的黄龙、沙县的盖洋、大田的泰华与广平善有大腔戏的遗迹:乐器、剧本、老艺人,但因艺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已经作古,健在的几位老艺人大多年高体弱、口齿不清、记忆衰退,加之息艺己久,人员不齐,已无法恢复。

2.尚能演出,但失去商业演出能力、濒危的剧团

三明现存已失去自然生存环境、濒危的剧团若干,其演出活动仅限于有限大型文艺演出时象征性的表演,以及少许的民间庙会等民俗活动。

(1)泰宁(朱口)梅林戏因为无法恢复民俗活动的需求,又无法与泰宁县梅林戏(专业)剧团“抗衡”,在生存的压力下,从2008年起也已转型为“鼓乐队”,苟延残喘。

(2)本人曾调查了青水民俗庙会的组织、策划人员,曰:大腔戏太古老,难听。老百姓听不懂,觉得不好听。永安大腔戏在自己的发源地失去了赖于生存的根据地,失去了民间民俗庙会的载体,永安大腔戏的生存危在旦夕。

3.适应现代社会与民俗活动需要的、目前尚有—定活动空间和生存能力剧团

目前尚有一定活动空间和生存能力剧团有:大田汉剧、永安(青水)木偶戏、沙县肩膀戏、宁化采茶戏和将乐南词戏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夹缝里求生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较好地恢复了民俗活动,他们也逐渐适应了现代社会与民俗活动需要,且剧团的形式与组织灵活、多变,很多都以半班、四季班的形式顽强的生存下来。其中又以大田汉剧的剧团及人数为最多,目前还尚存有近10个大田汉剧民间剧团在城乡演出。永安木偶戏主要转向民俗的需要,出于图吉利、求发财、保健康、谢恩还愿等心理,其结果也就在广大偏远的民间有了不定时的流动演出。而沙县肩膀戏、将乐南词戏,更多是走向了自娱自乐的形式,回归了“乐”的本意。

二、闽西北民间剧团的生存困境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民俗活动的缺失

由于众说周知的原因,从五四时期的“打到孔家店”,特别是文革浩劫期间,戏曲与民间民俗活动被当做“封资修”的代表被打入冷官。直接造成了我国许多的传统文化生态的破坏和断裂,教训是惨烈的。传统文化生态的恢复还需要几代人艰苦的努力。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淘金心里。“有钱就是草头王”。宗族、家族势力失去了权威,而遍布城乡的民间民俗活动的减少,甚至停止。民间剧团的生存基地的消失直接威胁了三明民间剧团的生存。

2.民间剧团的剧本陈旧、制作简陋和演技衰退

为了在有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民间剧团在演员配置、剧目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近乎苛刻的成本算计。然而,微薄的利润空间和潜在的商业风险,常常动摇和限制着民间剧团艺术生产的投入,剧本陈旧、制作简陋、演技平庸等问题在其艺术生产中大量存在。首先,民间剧团当下演出的剧目多是伦理、情爱、公案等传统剧目,还存在部分戏曲音乐胡编乱造甚至随意篡改的状况。其次,为着节约成本,民间剧团排戏时间往往非常短促,身怀绝技的“老师傅”的“缺失”,舞美服饰的凑合,其演出大都显得比较粗糙简陋。其三,民间剧团演员整体素质较低,经常是学员还未学成就上台滥竽充数。

3.地区经济和地方方言特性的制约

由于三明属福建省的内地,比起沿海城镇,交通、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经济更是如此,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寻找打工机会,三明民间剧团活动的恢复缺乏经济基础。而民间剧团大都局限在本地而极少跨地区演出,这使得其发展完全受制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民间剧团演出市场的地域性限制主要是由地方戏方言基础上的声腔体系所决定的。—般来说,声腔体系的方言基础是民间剧团的立身之本。正是依靠方言的亲和力,剧团的“演戏”吻合了民间“请戏”者的愿望。一种乡音的言说和在这种言说语境中的相聚,更贴近乡村大众的文化习惯,也更能符合他们的文化需求。这种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审美取向,客观上也导致了民间剧团演剧市场的地域性和自闭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民间剧团市场需求增长的缓慢甚至停滞。

4.百姓兴趣爱好的多样化,戏剧观众的衰减

城市化的建设,青少年人口为了生存纷纷向城市的转移,戏剧观众的衰减,而懂得戏剧艺术的老年观众,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戏剧观众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百姓兴趣爱好的多样化,电视、电影、卡拉ok甚至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与新兴艺术相比,戏曲对当代人的吸引力小,当地百姓对地方戏曲的兴趣逐年递减。加之年轻的—代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学戏的积极性。戏曲表演能力的衰退,戏剧艺术没有与时俱进,演员队伍就会断档、变质,加速了三明地方戏曲的危机。

5.有关部门的不作为

有关部门的对闽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体——地方戏曲剧团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申报,轻保护”。一方面不遗余力大造声势,不计成本地将申报项目进行包装;另一方面却是对“申遗”成功的项目漫不经心。二是“重利用,轻管理”。“申遗”前后的极大反差,不只是少数干部追求政绩的表现,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心态。三是“重小我,轻大局”在一些地方,“申遗”者为了争夺准入证做出应景式的保护和承诺。“申遗”成功后,应景式的保护没有了,承诺也化为乌有。在“非遗”的金字招牌下,遗产保护的承诺却弃之脑后,遗产保护成为空话。

三、闽西北民间剧团生存环境的改善途径

当前民间剧团存在的问题,有些是自身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有些则从根本上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定位,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为了更好地满足乡村大众的文化需求,政府有必要在民间剧团的管理和服务上更有作为。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个新的认识。

1.加强民间剧团的建设

事实上,民间剧团的艺术生产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当地专业剧团,邀请专业剧团主创人员参与艺术生产也一直是民间剧团的内在需求,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各地县级剧团主创人员指导民间剧团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引导民间剧团艺术生产和提升乡村大众文化趣味。

2.加强民间剧团演员的培训工作

政府文化部门切实有效地组织“农村文艺调研”活动,将优秀剧团的评选、优秀演员的评比和优秀剧目的推荐结合起来,激发民间剧团潜在的活力。围绕“农村文艺调研”活动开展演员的培训,通过原专业剧团主创人员的指导,使演员在艺术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演艺水平。

3.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

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明确民间剧团的演出条件和艺术水准,在确保演出质量中建立市场秩序。同时,要加强演出市场监管的力度,避免因争戏而引起的内讧,互相压低戏价,挤压生存空间的非法竞争行为。重点开展对非法中介(有些地方还存有欺行霸市的“戏霸”)现象的整治工作,为民间剧团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4.加强政府部门资金扶持的力度

要把民间剧团的生存抉择,放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视野中来审度。政府相关部门对的民间剧团的资金扶持是一项重要的引导对策。这项补贴,一要解决经济状况相对贫困地区的乡村大众“看戏难”的问题;二要解决乡村大众“看好戏”的问题,这个“好”既包括思想道德基础的建设,也包括审美鉴赏素质的提升;三要解决乡村大众“常看戏”的问题,不要让乡村大众总是把“看戏”与“埋单”者的迎神娱佛、谢恩还愿联系在一起,要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对其基本文化权益加以保障的热忱和决心。

民间剧团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推动,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只有健康的市场和负责任的政府形成合力,民间剧团才能得到更有成效的建设,乡村大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也才能得到更为充实的保障。

(本文为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HX200808]作者单位:三明学院)

猜你喜欢

三明剧团民俗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还乡三叠
三明十年
民俗中的“牛”
家里的缝纫机
吴其萃作品选
漫画民俗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福建三明(沙县)民用机场3月7日正式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