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汁原味”是地方戏的立足之本

2011-11-16李志芬

剧影月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扬剧原汁原味淮剧

■ 李志芬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戏剧百花争妍、万紫千红。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约有360多个戏曲剧种,除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外,其余大小剧种均统称为地方戏。她们植根于民间,活跃在地方。可以说每一个地方剧种,就是那个地方的文化象征,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为之津津乐道,成为所在地方的名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的发展亦呈多元化趋势,这对戏剧(特别是地方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不少剧团举步维艰。困境中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改革,诸如剧团机制的改革、人才的培养、剧本的选择等等,甚至有人提出要改革戏剧的音乐和道白。我以为,所谓改革,就是要与时俱进,求生存,求发展,促繁荣,不管怎么改,地方戏的“原汁原味”一定要保留,因为那是地方戏的立足之本。这里我以淮剧为例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淮剧,起源于苏北盐阜地区的建湖一带,流行于江淮平原之间,传播到大江南北。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那粗犷哀伤的曲调,那铿锵激越的道白,深深地印在了江淮儿女的心中。多少年来,戏剧艺人在田间、村头、广场、剧院,唱不尽人间喜怒哀乐,演不完世上悲欢离合。百年沧桑,人们对淮剧的感情出自肺腑,发自内心。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乳臭未干的娃娃,谁都能信口哼上几句淮调,由此可见一斑。

淮剧的音乐是从香火戏和民间音乐发展而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他地方戏也是一样,如锡剧《双推磨》中的《老黄调》,只要一唱起“推呀拉呀转又转”,大家就会想到这是锡剧。还有扬剧的[梳妆台]、[大陆板],特别是名家高秀英在《鸿雁传书》中的《堆字大陆板》,一听到“一见鸿雁腾了空”,那肯定是扬剧。这既是经典名段,也是剧种的特色。再如我们淮剧,她的[淮调]、[拉调]、[自由调]也都是本剧种所独有。这些就是地方戏的原汁原味,如果丢掉这些,地方戏恐怕就不存在了。

《中国文化报》2003年曾发表一篇题为《戏曲何必一概普通话》的文章,评述越剧《梁祝》唱的越剧曲调,道白却是带有浙江口音的普通话,让人觉得生硬、别扭、难受。地方戏的语音道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如果越剧《红楼梦》里没有那越味十足的“林妹妹,我来迟了”,黄梅戏《天仙配》里没有那浓浓安庆味的“啊,董郎——”,锡剧不讲无锡话,扬剧不说扬州方言,而全部改成普通话,那全国岂不是变成了一个剧种,哪里还有什么其他剧种而言呢?!近几年,有些地方剧种,为了迎合市场,对其戏剧的音乐、道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造,道白是地方味的普通话,音乐唱腔似歌曲,像歌剧,南腔北调一道汤,还美其名曰“音乐剧”,结果却成了“四不像”。我认为,这种不遵循艺术规律的做法利少弊多,实在不可取,这种盲目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名利欲望的冲动,因此这种行为,应该批评和制止。

淮剧这个地方剧种,在上世纪60年代进行一次考定,规定了以建湖方言为淮剧的舞台语言,因为建湖方言语音纯正、四声分明、语汇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淮剧从道白、唱腔、曲牌,都有它的民间性,独特性,它是当地民间音乐曲调和当地方言音调巧妙结合的综合体,有它鲜明的特点和个性,经过历史的考验和百余年的锤炼,才流传至今,所以它是淮剧的精髓所在,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发展。

改革创新不是推倒重来,它必须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特别是地方剧种,不能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随意丢弃,必须返璞归真,必须原汁原味。如果变味,必然会遭到群众的唾弃。就像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能留存下来的必定是金子。

总之,地方戏剧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坚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只有在此基础上改革和发展,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原汁原味”,这是我们地方戏剧的立足之本。诚然,地方戏在地方化的前提下,向大众化、普及化方面演绎,对个别难懂的方言道白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艺术处理,使其超脱地域局限还是应该的,但是,没有地方性的语言就不能称之为地方戏了,那就很难有它的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了。

猜你喜欢

扬剧原汁原味淮剧
淮剧还好吧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鲜香四溢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