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剧团的艰难起步

2011-11-16邓小秋

剧影月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扬剧剧团戏曲

■邓小秋

过去的戏曲演员,基本上都是“个体演员”。以京剧为例,从最早的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开始,到梅、程、荀、尚“四大名旦”,都是属于“单干”。他们或自组剧团,或以“个体户”的身份参加“民营企业”的剧团工作。自负盈亏,自给自足。由“公家”出资“包养”的,好像都是有钱的官绅自组的“私家班”。像《红楼梦》中的贾府以及清代戏曲家李渔等所养的戏班。还有,清宫有个“升平署”,由一些太监组成,但并不公开对外演出。民国以后,除了有少数附属于军队建制的剧团以外,其它则难得一见。

直到建国以后,剧团从“民办公助”,一直到全部国营。所有演员,国家全部都“包养”下来。这虽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解决了戏曲工作者的生活问题,可以按时拿到薪水,保证衣食无虞。但是这样的社会体制,缺乏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时间一长,就不免又带来了“吃大锅饭”的弊端。许多艺术人员,甚至不再练功锻炼;很多优秀演员,很少有上台演出的机会。剧团眼光向上,只认领导、专家,不管广大观众。热衷于向上面伸手,搞大制作,排“会演戏”。目的只是为了评级、获奖与宣扬文化官员的政绩,获奖以后,很多剧目往往就“无疾而终”,再也不会上台演出。从而使整个戏曲事业,缺乏了艺术竞争的能力。得过且过,没有生气。天长日久,每况愈下。这就给繁荣戏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年来的戏曲界,早已经危机四伏,萎靡不振,亟待振兴。如再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前景肯定很不乐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各种民营企业与“个体户”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如今,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已经紧锣密鼓的正在开展之中。估计,戏曲界的“个体演员”,也将会突破体制的束搏,将来会大量的出现。

戏曲的魅力,主要依靠“角儿”的精湛技艺来吸引观众。当年的“个体演员”,艺术学成以后,根据个人的实力,四处流动,自由搭班。通过激烈的艺术竞争,优胜劣汰。有的成为名角,有的一落千丈。这就能激励人们苦练绝招,出奇制胜,使各种艺术表演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发展提高。从今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要想振兴戏曲,就有必要建立这种具有风险意识的竞争机制。

另外,为了“配套”,在各地还有必要配备一批“基本演员”。这在过去,称为“班底”。当时,一般的戏曲剧场,都养有一批“班底”演员。从二、三路的“硬里子”,到武行、龙套及一般演员,配套齐全。这样,只要邀请几位著名演员前来领衔演出,便能开锣。而这种组织形式,就可以改变目前这种“大而全”的剧团体制。否则的话,每逢演出,从主角到龙套,从乐队到厨师,浩浩荡荡,开支浩大。往往演出以后,连旅费都挣不回来。真所谓“大演大赔,小演小赔,不演不赔”。将来,如果有了大量的“个体演员”与“基本演员”,那就可以改变目前的剧团状况,摸索出一条戏曲改革的成功之路。

全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开始启动,大部分的戏曲剧团,都将逐渐由国有事业单位向民营企业转化。从戏曲事业的改革发展来看,这是激活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必然趋势。自然,在转化的过程中,困难肯定不少,阵痛也就难免。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剧团没有了政府所提供的“皇粮”的保障机制,今后就得依靠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这样,除了有关政策的鼎力支持以外,就突显了“名角”的重要作用。

观众看戏,主要是为了欣赏“名角”的杰出的表演艺术。一个剧团,如果没有优秀演员的出众表演,要想卖出戏票,提高票房价值,那肯定是很不容易的。建国以来,各地的优秀演员都已成了“体制”中人。虽然,近些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在鼓励体制改革,积极支持建立民营剧团,但是成效甚微。因为,没有“名角”的支撑,那些规模弱小的民营剧团,也只能是流转于城郊、乡镇,寻块空地,唱唱“街头戏”而已。实际上,还只是停留在“草台班子”的原始阶段。

现在到了“国有剧团”要转为“民营企业”的关键时刻,鼓励“名角”出来挑大梁、举大旗,自是事半功倍,势在必行。当然,吃了几十年来的“大锅饭”,一下子迎来了这样一个大转弯的体制转型,人人都会有所顾虑,耽心日后的经济收入与生活保障。事关切身利益,不敢轻举妄动。如北京的“张火丁工作室”、上海的“王佩瑜工作室”,成立以后,困难重重,缺乏经验,缺少支持。最后,还是只能放弃美好的理想,重返剧团、戏校,功亏一篑。这些,自然应该在改革的过程中,吸取教训,丰富经验。循序渐进,区别对待。“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要有各种合理的政策,给予他们各方面的扶持,鼓励他们作为领军人物,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拉起队伍,举起大旗,以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激发“名角”们的积极性,乐于成为这次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

近些年来,各地民营的戏曲剧团,已经开始不断兴起,风起云涌,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像江苏的“演艺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作为试点,摸索今后的运作方法。在沈阳,已有了财大气粗的“本山传媒”。在北京,则有大名鼎鼎的 “德云社”。在上海,成立了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周)燕萍京剧团、萧雅工作室、周立波工作室等。在浙江、福建、河南等地,大大小小的戏曲剧团,更是大量涌现,数不胜数。而在江苏省的各地方戏曲剧种中,我认为,扬州市的扬剧界,步伐较快,影响较大,成效也很显著。至今,在扬州市已经出现了十几个颇具规模的民营扬剧团体。早在2002年,扬剧名角洪钧、唐麟童就组建了扬州第一家民营的“海派扬剧团”。经过多年磨砺,已经渐成气侯。去年还曾到上海亮相,受到广大扬剧观众的欢迎。接着,扬州又成立了以嵇丽、张寿青、陈士芳领衔的“扬子江扬剧团”。富有朝气,很有人缘。尤为可喜的是,许多享有盛誉的扬剧名角,都能不甘寂寞,纷纷打出了自己的旗帜,提升了剧团的号召力。如汪琴扬剧艺术团,祝荣娟扬剧艺术团、王俊扬剧团。以及江都(吴)德才扬剧团、高邮(李)正太扬剧团、姜堰(张)玉梅扬剧团等,规模不断发展,声势日渐壮大,他们热爱扬剧事业,为了扬剧的振兴,排除种种困难,自己组织剧团,奋起直追那些一直受到政府扶助的国有剧团,展开了激烈的艺术竞争。这对扬剧今后的振兴与提高,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戏曲界有个特殊的现象。很多地方的国营剧团,长期闲在家中,一年中难得才演出几场。但是,在各地城乡的街头巷尾、社区闹市、乡村集镇,一些民营剧团却是遍地开花,热火朝天。虽然,有些是被称为简陋的街头戏、大蓬戏,“草台班子”。但是,却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一年到头,都不休息,演出活动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只要有婚丧、庆寿、满月、入学以及各种祝贺活动,都会请一个戏班来唱台大戏,热闹热闹。有些民营剧团,终日演出,有时还要加场,经济收入非常可观。他们与专业剧团相比,演出场次肯定占着绝对优势,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戏剧力量。

民间剧团所以会如此红火,自有其一定的原因。首先,他们熟悉观众的爱好,平时演出的,基本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老戏。并且,能够主动的让观众安排时间,点演剧目。观众喜欢什么,他们就演什么。没有那些国营剧团的“架子”,而是将观众当成“衣食父母”。这样的服务态度,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喜欢。

民营剧团的出现及其演出活动,对激活戏剧演出市场、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丰富戏剧的创作,都能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同时,剧团增加收入,演员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演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扩大各种层次的观众群。如著名武生奚中路,就经常被邀请到浙江五星京剧团演出,增加了艺术实践的机会,也提高了民营剧团的声望。

自然,从目前来看,民营剧团的演出市场,仍然是不很成熟的,至多是市场化的最初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演出市场虽然开放了,但是有些民营剧团的艺术质量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高。有些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民营剧团的演出活动,因为是自筹资金组织起来的。所以,它们必须要通过演戏赚钱,来保证演出的正常进行。为此,它们的演出,首先要得到观众的认可。一般来说,观众要什么,那就演出什么。当然,演戏为了观众,这是不错的。但是,有时候为了迎合观众不很高级的趣味,以达到赚钱的目的,就不免粗制滥造,以短平快为手段,占领演出市场。同时,民间剧团的创作力量有限,剧本写得匆忙,为招徕观众,还要经常换戏。演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很少有对剧本精雕细刻的愿望与时间。因此,演出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并且,为了节约演出成本,经常都是拿旁的剧团演过的剧目,拿来就演。根本谈不上什么“版权”之类,高兴就演,不演就丢。至于那些故意以低级趣味来迎合观众,在台上随随便便,胡闹搞笑,只要有观众笑声,就忘乎所以,超过有关社会风尚的底线。这样的民间剧团,那就必须予以严厉警告与加强管理了。近些时间,郭德纲的“德云社”,似乎与“抵制三俗”纠缠不清,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包括小沈阳在内,也受到了社会的批评。这都说明人们对健康的文艺活动的追求,对于舞台形象与内容,还是有所注意与关切的。

对于此类问题的存在,就要求有关部门的积极管理与认真服务,制订合理的政策,建立自律的协会,采取奖惩的措施,指出正确的导向。作为文化部门,应该遵循党与政府的要求,严格执行,用心管理。从大量烦琐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应该 “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不要浮躁、冲动,一味追求政绩。务必要一心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办事,做好大量的“后勤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民间剧团一定会越办越红火,艺术工作者们一定会激发不断创造、鼎故革新的积极性。未来的民间戏剧事业,将会不断的兴旺发达起来。

猜你喜欢

扬剧剧团戏曲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