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式武打片内核与港式文化影响下的《战国》

2011-11-16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李良嘉

电影评介 2011年13期
关键词:港式孙膑战国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良嘉

港式武打片内核与港式文化影响下的《战国》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良嘉

电影《战国》的实质是港式文化影响下的一部消费历史的故事片。其内核是港式武打片的内核,中间也夹杂着大陆内地,尤其是北方文化圈,对于历史文化的政治图解和商业化文化制造的痕迹。港式文化中的市民文化、草根意识和无厘头的狂欢传统,遇到了代表所谓正统的精英的北方文化,难免有互文的情况发生。电影《战国》,正是两种迥然异质文化合流的产物。

《战国》 港式文化消解 武打片内核 孙膑

九七香港回归后,香港电影被认为是曾经一度失去了新浪潮的风采。在大陆开放电影市场,2003年后中港合拍片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后,港人在一段时间内惊呼:代表港式本土特色的香港电影和电影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是质变。大陆电影在合拍合作浪潮中发生了什么?笔者试图追寻一些比较明显的,可以找到的国产大片(如《战国》)中的港式电影桥段及其影视文化来源,解释一些可以解释的互文现象,试图来证实港式文化对国产古装大片的影响。借此跟踪两地影视文化变迁的轨迹。

一、背离的片名与内容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战国》的首要问题就是片名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关于片名与内容的不符,从电影中的实质性内容来看,孙膑毫无疑问是绝对的主角。除去小段故事引子介绍时事介绍人物以便出场拉开序幕,电影基本以孙膑初恋般的美好神话始,以孙膑最后的为情所困追逐精神上的自由和自我结束终。电影或者可以叫做“恋爱中的孙膑”。

1、港产影视之命名素有此疾

过去的香港电影命名,动不动喜欢龙虎斗,撼天动地;或是大历史大秘闻天字大事件。命名多有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现象。近有新作《新少林寺》,一个武学佛学之正源,一个武侠电影开山之作,就如此被轻易借用为草草之作冠名,实为可惜!

《战国》筹拍之初,片方曾将片名定为《孙膑》。后来据说因为吴镇宇的加盟,影片才改名叫《战国》。正如中国近年来很多号称大片的电影,如《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龙》等一样,都取了个很威武很大气的名字。内容气质是否大气周备,如观众意,就很难说了。

好莱坞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并不是作为正剧来演绎莎翁故事的,上演后也没有人去较劲要讨一个说法,讨还一个真正的大师。如此这样的非经典命名方式,在电影叙事过程中消解了电影经典命名中所依附而来的史料真实性和所谓考证的必要。在叙事上,也就有了更多自由度。当然电影叙事也就相对自然些,创作空间也就相对宽松些。电影《战国》,感觉上既有点像讲很宏大的历史典故,又有点神兮兮地讲了些查无实据连捕风捉影轶闻都算不上的爱恨情仇,在孙庞之间还多加上了一个看上去像野蛮女友的女将军。以及从小就许配给了孙膑但不知怎么又进了宫的魏国王妃来穿插串联整个故事,以便使电影叙事得以进行。叙事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战国》选了如此一个宏大英武的名字,而后内容却是与个人有关的爱恨情仇和无间道式的宫廷权谋,多少为人诟病以致几成笑柄。其问题在于从起名开始:起势太高,立意过于险峻;而电影内容却爱得过于浪漫,权谋无间道太多,军事上的斗智和谋略表现得稍显随意不够成熟。即便在还原古代战场真实性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其精神内核,还是难以与传统意义上的战国纷争和兵家气质相统一。

电影《让子弹飞》,起势相对没那么高,但其立意远高于电影名;有些彪悍的草莽之气贯穿始终。许多更深层次的寓意在台词中,在故事的推演中,在电影的镜头隐喻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叙事显得游刃有余,有弹性。

2、群雄纷起抢占历史资源的“战国”

《战国》片名设计有抢占地盘夺取商业利益资源之嫌。近年来的中国式大片在威武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关于电影《唐山大地震》,尽管在文学文本,原著精神是“余震”,和电影本身的内核一样都是精神上的余震不断,电影名称还是扩大为“唐山大地震”。电影《赵氏孤儿》,早已不是依据戏曲《赵氏孤儿》的原文本精神,也不是历史传说文本中的“赵孤”,拍成电影,却依然用着这个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力的故事名字——《赵氏孤儿》。

据公开信息,除了《赤壁》、《见龙卸甲》和《关云长》外,目前处于制作中的三国题材电影还包括由田壮壮执导的《关公》、杨子任制片人的《武圣云长》、陈木胜导演的《武神传》,以及高希希导演的《三国•关云长》。另据报道,李仁港在广电总局报备了《鸿门宴》的拍摄计划,陆川筹拍的《鸿门宴》也因重名而改为《王的盛宴》,而与二人争夺这块“肥肉”的,还有《刘邦和项羽》。当下如此的电影命名乱象,说成是群雄纷起抢占历史资源的“战国”也未尝不可。

每一个有着历史故事根源的片名,都代表一份“历史遗产”,饱含着历史人文积淀。有如英国反映英国古典历史的“历史遗产名片”一般,中国式大片的名头后面,还承载着在当代这个文明古国,意欲民族复兴的梦想。但是如果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太多,也让人担心商业上的过度开发。以较小的历史片内核去占据过大的历史题材和抢占“孙子兵法”这样的中国军事战略思想高峰,有题材浪费之嫌。

3、大片名小内核的现象与当下风气不无关系

《战国》在一定程度上有权谋化、谍战化的倾向,以致于有些评论称电影《战国》为战国的“无间道”,其片名所指的历史宏大的画卷也被由此缩小到个人的阴谋和爱恨情仇。

当下世风是各路老板抢占矿产资源,地王圈地盖楼;炒作各种人文地理概念,消费前人历史积淀和遗产。这是否会带来诸如“小煤窑”浪费资源无序开发的类似问题?曹操墓居然都可以拿来炒作,那么虚构的电影故事更是可以合法“开矿”了。

《战国》既出,从此同类题材电影虽可以重拍,但名字就不能再叫“《战国》”了。过度圈地占据资源的背后,也会带来片名和题材的雷同重复。对这些大帽子下其实精神内核相对较小,而且同质化严重,精神内核差别不大的电影,观众是否会买账?

注重电影片名与电影内容内核相符,挖掘和提升电影内核精神,可降几分大片虚火。

二、战国历史与人物的真实

1、影视中的战国和孙膑

华人影视剧中的和战国与孙膑有关的文本,大致可以看到有几个对电影《战国》产生了影响。

《晏子春秋》中有提到钟无盐向齐宣王自荐成为皇后的故事。后世以“无盐女”做为丑女的代称,典出于此。香港电影《钟无艳》(2001,郑秀文、梅艳芳主演)讲的正是这个有些民间传奇色彩的故事。梅艳芳骇世惊俗的女扮男装扮演齐宣王一角,让人感叹港式文化的无厘头。可以看到,港式文化对于战国历史的兴趣所在和对于所谓“严肃历史”的随意,不是正统CCTV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宣教下的大陆人民的思维范式了。每当有此类文化多样性冲突,其实都可以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在电影之前“他们”的电视剧和流行文化是怎么演绎这些所谓“历史”和“原著”的。

1997年,在大陆电视台上映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仇永力演)。从这个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大陆所谓“历史正剧”的经典诠释。虽然也有一贯的板着脸孔的历史说教,和大陆电视剧一贯的拖沓作风。但多少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有正剧色彩的人物“孙膑”。另外,关于中国的军事思想的顶峰,《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都有详细甚至繁复的多余的表达。

近年来的台湾偶像剧《钟无艳》。孙膑,男,56岁。跟着齐威王一起打天下的两代老臣,对“齐氏”忠心耿耿,从小看着齐宣王长大,把齐宣王的不成才看在眼里却爱莫能助,即便如此,当齐宣王接任王位,还是竭尽所能辅佐齐宣王。老是对齐宣王说些忠言逆耳的话;自从无艳来了以后,成为拥护皇后的“东宫派”。

从这些近年来关于战国和兵家大师孙膑的影视剧来看,大陆的孙膑当然更像国家干部一点。而港台的演绎却是使战国和大师走下了神坛。解构和娱乐化让大陆观众很难认同这个兵家祖先和史家经典里的战国。

2、历史人物改编与创造之度的问题

关于孙膑个人,根据《史记》,应当有战国时纵横家、兵家气质(是不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之徒都可以讨论)。出入于各国,见多识广,而且又有兵法著述。孙膑并不是一个只有花痴气质,单单作为和平主义者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历史人物。其士大夫气质,即便是做门客时,应当也是藏不住的。

对于一个伟大的战国时代背景,对于一个站在中国军事战略思想顶峰上的人物,过分得装傻,装小孩,装疯,装得过分仁义是不足以刻画一个伟大的军事家的。仅仅把其塑造成一个反战的和平主义人士也是不够全面的。《战国》公映之前宣传时,孙红雷自评演技只有20分,流露出强烈的不自信。对于人物孙膑,孙红雷的表演应当有静若处子守拙若愚的一面,也应当有动若脱兔金刚怒目的一面。刻意要将孙膑塑造成大智若愚的英雄,结果却让孙膑看起来既不够睿智,又缺乏男子气概。

电影叙事的创新点应当放在故事和叙述方略上,而不要去无史料依据(甚至连野史上的依据都没有)地去“创新”历史。新的阐释需要通过缜密细致的叙事,自圆其说。即便这段历史已经无法还原为“历史真相”,历史的现场谁也回不去,也不意味着有关于历史的叙述就可以被任意编造。丰富人物的性格,增加叙事的角度和对叙事手法的细腻程度的增加。对于孙膑、庞涓的个人命运结局完全没有必要另出一种全不见任何艺术形式文本的全新说法。

3、“田忌赛马”还是“孙膑赛马”

关于电影中,到底是“田忌赛马”还是“孙膑赛马”的问题,因为考虑到绝大数的中国人在中小学教育中就从课文里学到了所谓“历史真实”:史书中的田忌赛马,孙膑献计。此处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不理解,觉得此处违背了历史真实。关于孙膑的电影很容易使人想起传统戏曲《马陵道》和传统戏曲电影《马陵道》(1965,李晨风导演,香港),和《史记》中的孙庞之争。如果以此为“原著”和历史正本。《史记》孙庞之争,构成了一般民众对于此故事的想象和所谓“记忆”。其实戏曲《马陵道》(淮剧版,1997年首演,梁伟平扮演孙膑)中的故事,同样创造出了历史全无记载的魏惠王女儿胭脂公主,甚至还有招驸马的故事。

在戏曲里,孙庞斗智,在戏份上也是弯弯曲曲地表现了两个人在智力、在心力、在个人人品上的特质。自我表达式的戏曲人物内省模式,奸忠二角对立。如果真有所谓“原著”和“真实历史的话”,那么关于所谓历史真实和失实,还有几处:庞涓,在历史中名声并不佳,是故事中的大奸角。其嫉妒贤能,背弃师兄弟情谊,陷害同门以至于割其髌骨,致孙膑残废不起。在剧中却是两人情谊之割裂,电影中的解释是因为更大的政治考虑。庞涓受齐国之命,卧底魏国,意欲救天下苍生与一般袍泽,意欲与《英雄》(2002,导演张艺谋)中的秦王嬴政的“统一大业”思想比翼齐飞。《战国》与《英雄》中表现出的商业与强权的逻辑,体现出当前社会对于权力的基本认识:崇拜权利与梦想对抗强权并存。

故事改编对历史的解构什么是度?过度的解构是否还有正剧?对于电影《战国》,还是有正剧不足,解构有余问题。港式的消解,使得这部电影和CCTV主旋律下的四大名著的央视历史大剧的那种矫揉造作和呆板风格大相径庭。

三、港式消解下的“春秋无义战”

1、港式肥皂剧

电影未必一定要表现沉重的历史,但如此好的一个经典战国故事,变成了青春偶像戏,是否太轻易地放弃了其中精彩的故事性。港式肥皂剧,喜欢把故事全部编进一个大筐,无非是某家犬子爱上仇家女,其母又是邻家男孩父亲曾经的初恋之类……

过多地将多重关系塞入一个血缘家庭,实在不行就让两个男人也发生暧昧关系,就太离谱了。太多的过于密切的亲属关系和港剧式的表达,使得电影的商业气质越来越港台琼瑶剧化,打斗的场面却又没有离开拳脚飞舞的港台武打片的内核。总之,是一锅多元华语文化下的八宝饭。

2、港式消解之江湖恩怨

电影中的马戏很是精彩,甚至看上去有些现代体育精神。男人孙膑在类似F1方程式赛车的赛道上,挥洒汗水和泪水收获女人在场下的艳羡,电影一瞬间为了很好玩的事情。香港的电影痕迹忍不住自己蹦出来了。

周天子的河洛大会,在开始的镜头里是旌旗猎猎,气势恢宏。诸侯大会开到一半却是各位会盟诸侯有如港式黑社会一般地吵起来。除去没有用港式黑话“操人老母”之类,其他几句不合鞋子就照脸打去,指脸打嘴的场面让看过港式黑帮片古惑仔的人都笑得有些凄惨。原来一个东周列国诸侯会盟就是这个样啊?

3、港剧《我本善良》的桥段?

子曰:春秋无义战。所谓历史的真相和正义,其实也更像个伪命题。东周末年,周室衰微,群雄分起。周天子早已不是那个武王克殷,浪漫得可以云游西海昆仑,可以会西王母的周天子,东周也不是那个“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旧邦。

我怀疑这是一个港式笑话。电影《投名状》里对战场杀戮动机反复强调的是“抢钱,抢粮,抢地盘,抢女人”。名义上的,实际早就没有威信力的周天子大哥,对于如何解决诸侯小弟们的地盘(夜总会和赌场)之争,居然没有用美式的“左轮枪轮盘赌”或者中式的麻匪六弟式的自残比狠对决,他用的是经典的港式大佬的买马赌决。真是高啊!

《战国》恍惚间让观众回到了港剧《我本善良》,石家荣为救苏敏,在流氓面前设下一场以买马赌输赢解决卖身债的买马戏,借以了却恩怨的桥段。

电影有意无意的解构中,看到了“田忌赛马”的原型,虽然电影里已经被改成了孙膑赛马。电影中看到古代士大夫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还是让人颇为激动的。车马制式,基本上还是看得过去的。反映了道具美工一干专业技术人员的成熟和认真。

4、差异与宏大命题的港式消解

令人觉得搞笑的是,一起观影的大陆北京影迷,对于这一场戏的第一反应就是笑场了。我作为电影学专业研究生,也是影迷的湖南人,背景应当是湖湘文化或者楚文化中人,而不是这个北方文化圈中长大的人。事后讨论会上,北京影迷说什么看见郭德纲(我还真没有认出来),就笑得不行了,说是出戏了;看见什么何云伟(何云伟是谁?)又如何如何。北京影迷,他们注意到的是这些。对于南方观众,尤其是岭南文化区域的观众,听不懂看不懂“春晚”的北方式笑话、小品,这早已不是需要引经据典才能证明的常识了。

考究港式电影和港式笑话,会发现无论《投名状》也好,《狮王争霸》也好,关于政治,多有一种港式的黑色幽默式的消解。《狮王争霸》中夺得狮王金牌的方世玉(李连杰饰演)怒投金牌,说道:“大人为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劳民伤财,死伤这么多人,其实,在世人眼里,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望大人三思,这金牌,送给您作纪念吧!”对于所谓民族主义,对于国王君主权威,都是一种消解。合拍片地域与文化的交错,现代性和后现代的缠绕,让人对于两地文化差异多少有些唏嘘,差异大得有点恍若隔世。

四、武侠片内核与古代军事谋略斗争

电影开头很像《功夫熊猫》中雪山越狱的全景写意镜头,一个军事电影变成了武侠谍战片。谍战类型片的风潮似乎已经倾入到了古代。

电影空有一身私斗武功,刀来剑来只是打出一片视听震撼,却无法写就真实的军事历史。国产的古装大片里面,战争题材居多。人性的光辉和爱情的美丽在波澜壮阔的军事斗争背景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是军事斗争而不是个人化的武打打斗,体现了古装片的雄阔和宏伟。可惜,很多古装大片没能意识到这一点。

1、武侠片内核

港产武打片,撇开经典的武侠电影力作外,还有许多托借历史故事,托借大历史事件来行打斗之实的垃圾武打片。经常是宏大的历史军事斗争被简化成了两个强人关于女人的恩怨,如吴三桂与李自成的故事。宏大历史居然可以以两个人的三角恋和最后的私人打斗来了结。也可以看到,香港片关于宏大的两军对垒,出场还可以看见旌旗猎猎,只消几个照面几秒钟,两军对垒,马上冲杀就被完全简化。两军主帅扭打中摔下马来,马步冲拳的肉搏中将观众带回到传统大片中的拳头加枕头的故事中去,根本无需任何军阵、运筹帷幄。

《战国》在这方面所做的是:两个兵法大师,一对战国红颜,演绎出一场让人心痛的战争。对于古代战争的表达,没有超过《英雄》,只是一味地模仿遮天盖日的箭雨。动作戏,基本还是传统的武打片模式。田夕身上“软甲衣”的故事,甚至直接告诉了我们这和《射雕英雄传》里黄蓉身上的“防弹装备”有关。

在《投名状》里,传统的香港武打动作被放在了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对于个人武功打斗的表现,相对没有那么露骨,而更多地表现在集体军事斗争的行为和集体的杀戮中。从《英雄》来看,关于古代军事斗争的表现,开始有了军阵、主帅计谋层面的表现。当然在《赤壁》里,军阵表现得就太离谱了,关于军队阵型,关于主帅军事计谋的表现,太过于奇观化了,更像是“封神榜”里的斗法,而不是切切实实地表现军事武略。

2、古代军事斗争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打群架

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远非现代人所能想象的。宏大的场面,尤其是表现军事年代的,需要更好更细致地表现军事和战术,而不简单地表现个体残杀。也不是简单地用权谋,甚至用谍战剧的阴谋诡计来解释有组织的兵法时代的军事战争。中国式大片走入了一个困局,也就是传统的武侠打斗已经不新鲜,但是如何表现古代军事斗争谋略?

孙膑的军事思想在《孙膑兵法•势备》一篇中有集中的体现。以宝剑、弓弩、舟车、长兵为比喻,重点论述用兵的造势、蓄势、任势、用势。军阵要像宝剑一样“有锋有后”才能既锋利又稳固,才能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古代军阵,就是通过在不同地形环境中布置各种不同的阵势,达到利用地形,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能,以倍增和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骑兵、战车、弓弩的数量,士兵的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往往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尤其在实战中,孙膑对于弓弩手,对于弓箭的作用,是极度重视和屡战屡用的。

电影《战国》在挑战一个极限:战国这个时代和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谋略的顶峰,但导演、编剧的古典军事思想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导演以武侠片的内核,在故事上开始尝试反间计和计中计了。纵观中外反映古代军事斗争的影片,如西方反映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军事斗争的《宾虚传》、《特洛伊》、《斯巴达三百勇士》、《亚历山大大帝》等,东方影视中反映日本古代军事的《乱》、《风林火山》等,这些电影在军阵、军事部队编组形式、行军打仗的军事日常生活方面,都作出了很好探索,都值得国产古装军事大片好好学习。

五、现代政治图解下的兵家

电影中也夹杂着大陆现代的社会、政治理念。孙膑和军士一起围圈说话,深入基层;面对军士大讲和平反战,鼓动军士回家种田;军士听完讲话后,热烈鼓掌,有如今天之领导讲话。现代政治图解下的兵家及其文化,似乎也在被当下大陆文化消解和异质。

1、《战国》与反战

看完《战国》,比较《战国》和其他电影中的反战精神,不禁想起《墨攻》。一个是被颠覆的兵法大师,一个是偶像派的墨家高手,其实讲的都是一个理念: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胜者。从电影故事角度来看,《战国》的立意其实不低。但影片的儿女情长消弱了这种天下情怀。诸侯割据彼此明争暗战,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对于一部两小时篇幅的电影来说,很难表现得尽善尽美。对于古代军事战争表现的疏忽,其实古装历史大片都存在。但对于权力、名望的争夺更使人担心。年纪轻轻的金琛导演从孙庞斗法的传奇故事切入,并围绕六七位主要角色展开一场错落有致、恩怨交织的战争,既要讲好行军打仗又要讲好与人斗与己斗的故事,真不容易!更让人感叹的是,战争与和平,其实不是个现代命题,古已有之。中国历史,其实也是血与火的历史,在两千年前的战争惨剧中显现着反战者的情怀。

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权谋化电影,开始为历史有“定论”的故事营造语境,试图来解释故事。因为过去的战国战争是不正义的,现代人都多少是和平爱好者,很难去接受和表现远古时代的那种屠戮和血腥,比如说秦赵长平之战坑杀40万俘虏,如何表达?在电影中,导演也确实在尽量淡化这种非人道的杀戮。

电影在试图重新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讲过去的杀戮故事,但用的方法不对。试图解释一个原本残忍的嫉妒贤能的故事主角庞涓,是如何地于心不忍甚至仁义,因为领导要去孙膑之髌骨;因为一个更大的政治阴谋让其迫不得已,不得不屈从于所谓上级领导的命令;或者是出于更大的人道主义理,要杀尽所谓昏庸的君主才能拯救天下苍生。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将罪推给所谓领导。

3、领导应该负全部责任?

中国电影似乎陷入了一个更大的认识误区,就是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战国》里的罪人“领导”,被定义为电影中的魏王和齐国喜欢杀戮的大将田忌。其实每个人都要承担这个罪孽。当下电影的一个问题就是,电影自身的叙事不好,将责任推给电影中的“领导”,就以为找到了矛盾的源头;或者将叙事断裂破碎的原因归于审查——电影外的“领导”,于是也获得了某种合理性。对于艺术表达,自我反思永远比把责任推给宏大政治和领导更有意义。

关于人性恶的反思,在西方电影中,罪与罚是个永恒的话题。在中国,谢晋电影《芙蓉镇》,姜文电影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陆川的《南京!南京》,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这种人性反思的痕迹。

很奇怪的是,这类主题在古装大片里面却很少出现,相反更多的是以宏大主题形式来表现,如《刺秦》、《秦颂》、《英雄》。即使有所表达,也是一种生硬的表达和变形的扭曲。为了“统一”、“反分裂”就可以牺牲无数黎民百姓,就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思考到底是源于电影作者的历史混乱思考,还是为迎合政治或者政治正确?我看,前者更多些。

这个电影在人性的反思上,在辨析战争义与不义方面,有所探索。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争中杀戮是否过于残暴,两国相争是否恃强凌弱,是否完全无视人道甚至反人类,还是可以分辨出的。不管是为了所谓国家高度的政治,还是为了所谓兵家绝唱鬼谷子兵法的继承发扬问题,手足相残都是不可取的。

结语

中国的历史遗产片,中国最辉煌的百家争鸣时代的历史到底应该怎么讲?对于世界文明,对于当代文明文化,我们拿得出手的到底是哪些?对于历史的遗产,我们以影像化的方式发掘,应该走怎么样的道路?一部《战国》电影是不够的,电影也是需要百家争鸣的,这部电影挑战“兵家”巅峰,是一个可以拭目以待的开始。

电影《战国》的本质是港式文化影响下的一部消费历史的故事片。电影中没有兵家,也没有很好地反映出古代军事斗争的特点。其内核是港式武打片的内核,中间也夹杂着大陆内地,尤其是北方文化圈,对于历史文化的政治图解和商业化的文化制造。港式文化中的市民文化、草根意识和无厘头的狂欢传统,遇到了代表所谓正统的精英的北方文化,难免有互文的情况发生。电影《战国》,正是两种迥然异质文化下合流的产物。当代文化,尤其是电影,就像一面哈哈镜,镜子里有战国也有我们这个浮华的时代。

[1] 魏东 经典的文体 不朽的理论 滨州学院学报 2009年8月刊

[2] 孙膑 《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出版,1975

李良嘉(1977-),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术方向:世界电影文学,西方文艺理论。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08

猜你喜欢

港式孙膑战国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共度好时光
孙膑与庞涓
香港楼宇命名修辞特点分析——港式中文研究实践
港式中文文体的修辞特点——以剖析一篇港式中文为例
麻辣战国
聪明的孙膑
孙膑和《孙膑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