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鄢陵:住在花园里的城市

2011-11-11王金辉通讯员丁子孙晓飞康运东

决策探索 2011年20期
关键词:花木发展

王金辉 通讯员 丁子 孙晓飞 康运东

花香木茂 风清气爽 生态花都曜中原

——许昌鄢陵倾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花木产业基地

绿色,是生命之源,是希望之魂。

绿色,能让人们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找到希望和力量!

所以,人们深深地把追求和梦想根植在赖以生存的朴实而厚重的土地上,根植在令人神往的绿色中……把休养生息、鸟语花香、树繁叶茂、花好月圆、自然和谐这些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这些,在许昌鄢陵这片古老而年青的土地上孕育了宏大的绿色之梦,并得到了圆满和升华。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而河南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地处华夏之中心。由许昌管辖、位于许昌东侧的鄢陵县,就是这股浓浓的绿色情结的源头。而今,一提起许昌鄢陵,人们很快就会和“绿色生态”、“花香木茂”、“中国花木第一县”等一系列美誉联系在一起。就是这个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不太起眼的传统农业小县,却依托祖辈传承下来的花木种植优势,一点一滴地付出辛勤和汗水,一代一代地传承弘扬,把花木产业做成了一篇深邃而厚重的文章,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这个生态绿色的产业中找到追求的动力,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依托优势 从传统产业中走出富民兴业之路

兴业则民富,民富则家安。

只有人民富裕了,才会有和谐安定的好日子。这既是广大老百姓的真实期盼,更是当地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

也许是大自然的恩赐,许昌鄢陵很适合花卉苗木的繁育和生长。据有关资料显示,鄢陵花卉栽培历史悠久,素有“花乡”、“花县”、“梅都”之美称,是我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前些年,由于传统的种植模式较为粗放,当地农民大多是以“小”而“简”的方式自种自销,经营规模小而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当地的党政领导从这项传统产业中看到希望,并逐步坚定了做强做大的决心,于是采取扶持、引导、整合、发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带领当地农民,日益壮大花木产业。而今,不仅真正成为鄢陵的优势主导产业,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一是种植规模化。目前,全县花木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二是生产标准化。先后制定了12项花木产品标准和16项花木生产技术规程。主要花木产品从育苗、种植到采收、包装、储藏、运输以及生产资料的应用等环节,积极推行标准化,提高了花木品质。三是运作公司化。积极打破分散种植、无序经营的局面,引导农户完成一定原始积累后,加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组建花木公司,提高市场应变能力;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一批花木企业。目前,全县有各类花木企业739家。四是经营集约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吸引大型花木公司进入,转变花木产业发展方式,杜绝粗放经营、无序增长现象,走数量、质量、效益有机结合的路子,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受益。五是链条延伸化。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药械花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催生了具有许昌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业,实现了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理念。

产业活了,当地农民从事花木种植及运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农民从中享受到这项产业带来的实惠的同时,对发展的渴望也与日俱增。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些年在花木产业升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进程中,鄢陵县委、县政府确实下了苦工夫,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此,我们还专门采访了许昌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熊广田,许昌市政府副市长(曾任鄢陵县委书记)张海涛,许昌市农办主任、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曾任鄢陵县委副书记)楚雷等领导同志,不难看出,他们与鄢陵花木产业的情感之真、之深……

近年来,为确保花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鄢陵县决定进行二次创业,着力打造花木产业的“航空母舰”。2007年8月,开始规划建设名优花木园区,整个园区涉及6个乡镇65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名优花木园区建设的思路是:本着花木生产、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原则,突出产业支撑,推进花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公司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坚持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打造现代花木示范区、生态旅游休闲区、新农村建设先行区。

郭庚茂省长莅临许昌鄢陵视察指导工作时,提出了“打造百亿元产业园区”的要求。围绕这一目标,提升站位、拉高标杆,着力在调整花木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实现重大跨越,力争“十二五”末实现产值百亿元。目前,园区已规模流转土地9.3万亩,入驻企业156家,完成投资9.5亿元。

让鄢陵花木融入中原经济区、借力中原经济区,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为打造生态河南、锦绣中原增光添彩。

抢抓机遇 让花木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亮出独特风采

河南地处中原,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战略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层面给河南各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科学有效地结合实际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入到加快中原崛起、振兴河南、发展河南这一重大战略中去,使地方经济在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中顺势而兴?为此,记者采访了鄢陵县委书记袁宝根。

袁宝根书记说,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我省贯彻中央领导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也是新时期河南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生态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伟大实践。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施,许昌鄢陵的发展获得空前的历史性机遇,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功能区定位,给鄢陵加强以花木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带来了强有力支撑;中原经济区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鄢陵重点推进以花卉苗木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添了强劲动力;中原经济区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给鄢陵发展生态旅游、会展经济带来了明确的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提出走新型城镇化之路,为鄢陵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宜居花城指明了方向……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鄢陵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更加坚定,完全具备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跨越發展的坚实基础。

袁书记说,回顾过去的五年,面对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使鄢陵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准确判断形势,提出了 “实施开放带动、特色拉动、产业联动、城乡互动,建设花木名县、生态美县、旅游强县、工业大县、宜居花城”的总体要求,使发展的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目标更科学。我们致力于特色发展,及时果断行动,高起点规划建设名优花木园区,被命名为“全国优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花木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我们致力于创新发展,注重搞好运作,中原花博会升格为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联合主办,成为许昌乃至河南的一张特色名片;我们致力于转型发展,持续提升金汇产业集聚区,快速建成箱包工业园,优势工业正在逐步得以振兴;我们致力于统筹发展,扎实推进老城区和“三村”改造,积极开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我们致力于开放发展,相继吸引国家电网、浙江赐富、上海新亿阳等一批企业集团投资鄢陵,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增添了后劲;我们致力于和谐发展,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狠抓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为此,鄢陵县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原平安杯”、“河南省园林县城”等多项殊荣。可以说,这五年是鄢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五年。

科学发展 使全县的各项事业得到稳步推进

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加快领导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合理转变,让当地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有序的发展,对于鄢陵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构画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美好蓝图。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宏伟目标,把蓝图变为现实,只有切实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努力提升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执行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既定工作部署,站位全局、主动融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埋头苦干,深入贯彻“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科学工作方法,和以“树立三种形象”为重要抓手的决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这样,广大干部群众才能信服,才能团结和凝聚更多的力量,把各项事业向前推进。

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鄢陵GDP每年以12.7%的速度递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26%的速度递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4%的速度递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以12.8%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2.8%的速度递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16.6%的速度递增。三项产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围绕如何使鄢陵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使全县的整体发展水平能稳步推进这个问题,我们专访了鄢陵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志宏。王县长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对如何科学发展、整体推进这个战略问题非常重视。他说,实践充分证明,“花木名县、生态美县、旅游强县、工业大县、宜居花城”就是鄢陵科学发展的目标,“招商引资上项目、优化环境促发展、改善民生保稳定”就是鄢陵转变发展方式最有力、最有效的抓手。我们要继续紧紧围绕这样的发展目标和关键措施,用执行力的有效提升加快领导方式转变,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许昌市“三区两基地”规划建设中,努力把鄢陵建成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和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招商引资一直是鄢陵县委、县政府促进发展的重中之重。王县长告诉记者,“招商引资上项目”是提升和检验执行力的硬性指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解决当前和长远、经济与民生、速度和效益、保增长和促转型等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抓手,也是执行力强不强、效果明显不明显的直接验证。2011年,鄢陵要大力实施 “5432”投资促进计划,实施50个以上的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带动产业集聚区当年投资突破30亿元、名优花木园区当年投资突破20亿元。要把延伸产业链、提高配套水平作为重点,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这些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制定督查办法,注重督查实效,大力推行问题督查、热点难点督查,重点抓落实、抓进度、抓投产。

那么,如何优化环境,保障招商项目,招得来又扎得了根,并能在当地健康发展壮大呢?王县长接着谈了他的看法,“优化环境促发展”是提升和检验执行力的核心体现。外商来不来投资、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好不好、工作作风过硬不过硬等,都需要通过发展环境来体现。鄢陵要重点治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违法行为,对那些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的街痞村霸狠狠打击,对那些欺生排外、敲诈勒索者一律严惩不贷,为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安全、有序、优良的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工作的引导和考核,搞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形成互信、互助“利益共同体”,加大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立足投资者和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整治不作为,整肃乱作为,整顿慢作为;继续加强行风评议和效能监察工作,发挥效能监察中心和“整规办”监督的作用,对环境创优中排名一直落后、缺位、错位的单位,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富民强县。关注民生,是地方党委、政府为当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服务,王县长接着又谈到,“改善民生保稳定”是提升和检验执行力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是提升党政机关执行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密切关注民本,努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按照“饮干净水、走平坦路、建沼气池、用卫生厕”的要求,认真抓好道路、饮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的角度加快城市建设,把“宜居花城”作为鄢陵的品牌形象,作为执行力提升的实验基地,全力打造“中原之中、花园鄢陵”;扎实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监管体制,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营造文明、舒适、整洁的宜居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和物价监控,适时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处理,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大平安,构建大和谐,促进大发展。

放眼未来 把鄢陵打造成秀美中原的生态和谐宜居花都

放眼未来,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不管是各级干部还是每一位普通的老百姓,都信心满怀,干劲倍增。用县委书记袁宝根的一句话说,就是:“面对大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大胆开拓,乘势激进,突出特色,跨越发展,把鄢陵打造成秀美中原上的一处生态和谐宜居之地!”

“十二五”期间,鄢陵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就是“突出特色、跨越发展,‘三化协调、五快两先,富民强县、和谐鄢陵”。所谓突出特色、跨越发展,就是突出花木、生态、旅游、会展特色,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快速扩大规模,快速增加效益,快速提升实力,以超常规的举措实现超常规的发展;所谓“三化”协调、五快两先,就是通过加快新型城镇化進程,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力争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平安建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所谓富民强县、和谐鄢陵,就是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一要务,更加注重富民、惠民、亲民、安民,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该县提出生态建设、平安建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的“两先”目标,是贯彻“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的具体体现。因为鄢陵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平原林海、天然氧吧”之称;鄢陵又是“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公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158个县市区连续四年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位居第8名,鄢陵有必要持续和提升这两个优势,让“生态”和“平安”两个牌子擦得更亮。

打造特色花木产业 扮靓生态秀美鄢陵

——鄢陵县林业局服务全县花木产业巡礼

提起这些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反响的“中原花木博览会”,就不得不提及河南许昌的鄢陵县。鄢陵县位于中原腹地,辖7乡5镇382个行政村,63.4万人口,总面积8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万亩。近年来,该县以花木为依托,以生态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初步走出了一条以花木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先后获得“中国花木之乡”、 “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腊梅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由于鄢陵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具备了发展花木生产的传统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

一、鄢陵的花木产业形成的“四大特点”

(一)种植规模化

全县花木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2010年,花卉苗木总产值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

(二)生产标准化

县里先后制定了《腊梅产品标准》《盆景产品标准》等12项花木产品标准和《腊梅生产技术规程》《桧柏生产技术规程》等16项花木生产技术规程,其中有3项花木产品标准被确定为省级标准。为此,鄢陵县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被命名为“国家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三)运作企业化

积极引导农户加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组建花木企业,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花木企业。目前,全县有花木生产企业790多家,加快了由一家一户经营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

(四)经营集约化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吸引大型花木公司进入,支持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变花木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受益。

鄢陵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但带动了物流中介、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催生了具有鄢陵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初步实现了市领导提出的“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带动三产”的目标。这也正是当地从事花木产业的农民得到的真正实惠,更是当地政府关注民生,促进发展的追求。

二、围绕做大做强花木产业,鄢陵县主要从六个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更新思想观念

县委、县政府通过对县情的认真分析,认为鄢陵的优势在农业,潜力在农业,特色也在农业,要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花木为主的特色农业。为此,鄢陵把花木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来发展,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花卉生产的热情,为加速花木产业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二)实施示范带动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他们十分重视典型村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扶持先进典型。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专家指导、干部帮带等方式,培育一批花木种植大户、花木种植专业村。如柏梁镇姚家村立足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花木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逐步上档升级,经济效益连年提升,已成为许昌市典型的花木生产专业村、示范村、小康村。二是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了龙头企业对广大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设示范基地。以建设名优花木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大投资力度,建成了名优花木新品种驯化、优质花木种苗繁育、花木标准化生产展示等7大示范基地。

(三)坚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是广泛吸纳人才。先后与中国农大、北林大、省林科院等20多家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聘请2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科技顾问团,指导全县花木产业发展,解决花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运用“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培育优秀花木乡土实用人才和优秀技工2000多名,有力地服务了花木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科技开发。组建了“河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2个“863”计划项目和10多个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了腊梅、樱花、红叶石楠等近40个品种的组培技术研究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三是推广名优品种。坚持依靠科技调整产品结构,立足“三北”市场,积极引进、筛选、推广了观赏苗木、盆景盆花和鲜切花等新品种。四是发展鲜切花生产。鲜切花生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因此,他们把发展鲜切花生产作为调整花木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产业提升。五是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县森防站及时预测花木病虫害疫情,帮助花农和企业制订防治措施,定期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产地检疫,发现危害性生物,及时进行除害处理,确保苗木品质。

(四)加强配套建设

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注重用现代化的配套设施装备花木产业。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花木主产区内,他们努力做到“六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宽带网络、通有线电视。建设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智能化温室等设施,实现工厂化育苗和现代化生产。二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先后建成了花木交易信息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开通了花木信息网、农业语音听网系统、农信通短信业务、花木专家热线电话和农村科技网络DVD,实现了上下贯通的县、乡(镇)、村三级信息网络。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投资1.6亿元,建设了2.3万平方米的室内花卉园艺资材交易区,建成了“中国北方花木交易市场”。对311国道两侧的园林企业进行改造提升,形成了“前店后场”的生产销售体制;先后在甘肃、内蒙古、北京等“三北”地区建立苗木基地和销售窗口,通过在全国各地的6800多名花木经纪人,实现了内引外联、跨省销售。

(五)建设名优花木科技园区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花木生产、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三篇文章”一起做的思路,本着“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理念,聘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编制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园区规划涉及5个乡镇、42个行政村,总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万亩。二是搞好土地流转。在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同群众算得失账、算收入账、算利益账,消除群众思想顾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土地有序流转、稳妥流转、和谐流转。三是狠抓项目招商。县政府组织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吸引花木产业类和观光旅游类项目入驻园区,确保园区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着力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积极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使企业愿入驻、能发展、有信心。

(六)抓好产业融合

一是大力培育旅游业。先后建成中原花木博览园、万亩花卉游览区、花都温泉度假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等一批景区景点。仅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6亿元。二是着力打造会展业。以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为龙头,努力把鄢陵打造成区域性的会展中心。目前,鄢陵县已连续举办了11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成为花木展示、提升形象、扩大开放、增进合作的重要平台。现在每年承接省内各种类型的会议近300场次。三是积极培育休闲商业。立足生态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休闲商业。目前,全县休闲茶楼、特色餐饮、文化娱乐等场所200多家,成为区域性休闲消费的重要目的地。

三、经验总结

解放思想是先导。思想解放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近年来,通过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伴随着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才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确保了花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科学谋划是前提。他们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始终坚持速度、数量、质量的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结合,科学谋划,增强了产业发展的预见性、科学性、协调性。

政府推动是关键。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与政府的引导推动密不可分。近年来,制定了花木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土地、资金、信息、项目、技术等方面重点向花木产业倾斜,有效推动了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扩大开放是途径。只有大开放,才有花木产业的大推进、大发展、大提升。千方百计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花博会、参加花事活动、外出招商引资等形式,引进了一批花木产业类项目,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堅持不懈是核心。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将花木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作为特色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持了政策上的稳定性、措施上的连续性、目标上的一致性,保证了花木产业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花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逃离体能测试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了不起的爸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