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2011-11-07孙贤斌傅先兰杨本俊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受水区皖西六安市

孙贤斌,傅先兰,杨本俊

(皖西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安徽 六安 237012)

安徽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孙贤斌,傅先兰,杨本俊

(皖西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安徽 六安 237012)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以省会经济圈水源地为例,采用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分析法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意愿支付价格的补偿标准为4773.5万元,基于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为16.35亿元,基于水资源处理费用补偿标准分别为1.9797亿元。水资源处理费用补偿标准是补偿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实际价格,可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省会经济圈水源地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建议。

水源地;水资源;生态补偿;安徽省会经济圈

近年来生态补偿正成为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1-2]。生态补偿已经成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其作用也已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生态补偿出现了市场贸易、公共支付、政府或集体购买等多种补偿模式,但是由于补偿主体利益和要求复杂多样,所以补偿标准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内容[2-3]。目前,生态补偿的研究集中在生态补偿理论内涵、类型模式、标准、机制等方面,以及典型区域、跨流域、森林资源、水资源、调水工程等生态补偿实证研究[1,4]。从定量角度对水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补偿总量的估算,如刘晓红、李怀恩等人以水生态恢复成本、防护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钱塘江流域、闽江流域和南水北调等水资源补偿的标准[4-9];对于经济圈内不同主体功能区水资源补偿标准和运行机制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安徽省会经济圈水源区为例,依据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结合水权分配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标准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为省会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会经济圈地处安徽省中部,具有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以及联系东西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本文省会经济圈研究范围包括合肥市、六安市、巢湖市。经济圈区域面积3.44万km2,约占全省1/4,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2178.7亿元,占全省29.6%,人口1629.4万人,占全省24.4%。巢湖市和六安市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产品资源,为省会经济圈发展提供了的资源条件。

皖西境内的大别山生态系统保护完好,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中淠河属淮河流域,位于六安市北缘,上游有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白莲崖四座大型水库。淠河干渠水质良好,淠河引水工程是淠史杭灌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市处于淠河灌区下游。据水库管理处统计,工程建成以来,进入合肥市的年均引水量6.5~7.0亿m3,有效耕地灌溉面积15.33万hm2。自1980年,灌区开始向合肥市供水,显著改善了城区的饮用水水量和水质。

皖西大别山区是合肥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是巢湖、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及通过淠史杭干渠输水的佛子岭、响洪甸水库等,其中巢湖的水质目前已受到严重污染,合肥市现已基本不用其作为饮用水源。合肥市目前从淠河干渠引上游四大水库水量约占合肥市区引水总量的90%。董铺、大房郢水库的补水也由淠河干渠引入。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从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本角度看,水源地需要进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等工作,由这些工作的具体支出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即可得到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具体标准。同时水源地为了避免对水源的环境污染而限制了部分产业发展,通过估算机会成本的大小,作为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最高标准范围。采用受水区城市居民支付意愿来计算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范围。

2.1 支付意愿法

支付意愿法,即根据受水区居民支付意愿价格来确定水资源的价值,作为水源地补偿费用的标准。一般消费者通常会选择较低的一个标准来支付补偿,支付意愿值就作为水源地生态补偿最低标准。

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采用受水区居民支付意愿价格与该区人口的乘积获得,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标准,WTPu为受水区居民支付意愿的价格,POPu为受水区总人口。

2.2 机会成本法

由于自然资源有多种用途,但价值使用是有限的。机会成本法是指当自然资源选择了某一种用途就会使作为其他用途价值的机会丧失,也就失去了发挥其他相应价值的机会,在其他用途中最大的经济价值就是该资源价值的机会成本[10]。所以,水源地就为保护水资源而损失的机会成本估算由以下3部分组成:

式中:P为补偿的数值,L1发展权损失,L2退耕还林损失,L3水土流失治理成本/年。

(1)发展权损失。发展机会法是采用参照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水源地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估算出与参照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由此反映发展权的限制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作为生态补偿的参考依据。具体补偿的测算如下[10,13]:年补偿额度=(参照区域的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水源地区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区域城镇居民人口+(参照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源地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水源地区域农业人口。本文中的参照地区为合肥市,水源地区域为霍山县和金寨县。

(2)退耕还林损失。退耕还林损失计算式为:

(3)式中,S 为退耕还林损失(万元/年),N 为区域退耕还林坡耕地面积,P为国家每年退耕还林补偿成本。

(3)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本。根据每km2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成本[11-12],以及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时间,计算六安市和巢湖市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为:

式中,S为水土流失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 (万元/年),L为水土流失面积,P为每km2治理成本,T为水土流失治理所用时间。

2.3 费用分析法

费用分析法就是依据水源地水处理费用来确定生态补偿的标准。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如果金寨县和霍山县的水源地提供水资源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的Ⅲ类,则皖西等水源地与合肥市受水区都不需要资金补偿,如果水质好于Ⅲ类标准,则合肥市受水区需要对皖西等水源地提供资金补偿,而水质劣于Ⅲ类标准,则皖西等水源地要对合肥市受水区进行补偿[3,13]。计算式为:

式中P为补偿额(P>0,即受水区补偿给水源地的资金额,P<0,即水源地补偿给受水区的资金额),Q为调配水量,Cc为水处理费用或污水处理成本;α是判定系数;水质为Ⅰ、Ⅱ类时,α=1;水质为Ⅲ时,α=0;水质为Ⅳ、Ⅴ类或劣于Ⅴ类时,α=-1。

以上计算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安徽省统计年鉴、六安市统计年鉴和巢湖市统计年鉴。

3 结果分析

3.1 支付意愿法的生态补偿标准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受水区居民愿意支付水资源方面的费用和标准均会相应较高。据本课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5%水源地农民的认为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由水费价格或经济发展水平而定,所以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紧密联系。根据前人的调查结果,石家庄市平均支付意愿标准为22元[3],根据合肥市和石家庄市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 (两市2007年人均GDP之比乘以22元,即为24.06元),确定合肥市最大支付意愿为24.06元。据调查,皖西大别山水源地近90%的居民愿意此费用由增加水费来缴纳来支付,因为此种方式有保障,不会造成资金流失,便于资金集中与管理。

2007年合肥市区的人口为198.4万,合肥市地区的水资源的支付意愿为24.06元,因此,六安市和巢湖市受水区生态补偿的总额为4773.5万元/年,其中六安市水源地得到生态补偿为4296.2万元/年(供水量占90%)。

3.2 机会成本法的生态补偿标准

(1)发展权损失。作为水源地的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水库等区域为了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限制某些产业而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采用发展机会法估算金寨县(响洪甸水库)和霍山(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水库)等地区损失的成本。

2007年霍山县、金寨县发展权损失成本分别为5.99亿元、10.53亿元(表1)。2007年省会经济圈皖西大别山水源地区域应获得的生态补偿标准为16.52亿元。此标准没有考虑皖西大别山区为交通不便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差,与合肥市区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以由此估算的标准偏高。所以,具体补偿标准还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根据水源地居民实际生活标准和期望值等方面来适当调整。机会成本法估算的生态补偿标准可以作为补偿上限。

表1 霍山县和金寨县人口、收入和发展权损失

(2)退耕还林损失。从水源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退耕还林的开支费用体现在植树种草、恢复植被、退耕耕地农民损失补偿等方面。根据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实际,生态补偿标准是:每造林666.67m2补助种苗费50元[7],每退耕还林666.67 m2每年补助 210元 (每 666.67 m2产粮食 150kg,按2007年粮食收购价格1.4元/1kg计算),以及造林补助资金20元。由此对安徽省会经济圈生态补偿标准进行计算,2007年六安市和巢湖市退耕还林面积为1572hm2,则退耕还林损失为660.24万元/年。

(3)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本。区域水土流失使人均耕地减少,对当地居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同时淤积水库,也影响供水水库水源涵养。六安市水土流失情况严重[14,15]。至2003年底统计,六安市和巢湖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2714.1km2,占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49.9%[16,17],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728.2km2。水土流失的治理的成本由植树造林、种草等费用来进行估算。按照前人估算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本15~33万元/km2[11,12],由皖西大别山区域地区实际情况,选择类似区域(汉丹江流域)的水土流失花费成本17.78万元/km2来计算[12],根据安徽生态省建设和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至2020年,计划以17年作为治理时间,计算六安市和巢湖市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为2853.4(万元/年)。六安市和巢湖市水土流失治理需要投入的资金约为2853.4万元/年,由此得到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本估算。

由此,以上3项为水源地保护水资而损失的机会成本,即16.35亿元,此为生态补偿的上限。

3.3 费用分析法的生态补偿标准

目前合肥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本大约在0.6~1.756元/吨,合肥市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处理费分别为0.76元/吨,而非居民目前收取的污水处理费用范围为0.795~1.765元/吨,在此取平均值1.28元/吨。 目前作为合肥城市主要水源地的淠河总干渠及其上游四大水库(占取水量的90%)多年水质为Ⅱ类水,水质均较好[18]。六安出境的水质均保持在Ⅱ类,因此,自六安调水的α=1。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合肥市供水总量为24680.8万m3,市区人口为198.4万,人均居民用水量为93m3/年,市区居民生活总用水量为18451.2万m3,工业和农业用水量为6229.6万m3,由此可以计算出2007年合肥市为水源地生态补偿额为2.1997亿元。其中,六安市供水占90%,按费用法可获得的补偿总额为1.9797亿元。采用污水处理成本替代水源地的各种防护成本,所以此方法简单易行,对水源地区域生态补偿标准估算是合理的。

3.4 生态补偿标准的比较

从三种补偿标准的比较可以看出,基于水源地机会成本的生态补偿标准是对水源地供水方的利益损失的估算,基于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是根据受水区的支付愿望而确定的,由此得到的补偿标准是“买方”提出的价格,而由水资源供给区的机会成本计算的补偿标准是“卖方”提出的价格标准,这体现了补偿主体与客体各自的愿望和利益需求。基于费用的补偿标准与基于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较为接近,与供给方机会成本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基于费用法的补偿标准较能真实反映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直接经济价值,对生态补偿标准实施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4 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建议

4.1 开展生态补偿的基础研究

加强对生态补偿有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构建适合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入、财政、税收、收费、资源使用等制度,形成水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4.2 加强政府调控作用

加强水利部门具体负责水生态补偿的管理、组织和指导,省会经济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建设省会经济圈水源地区域与受益区域之间的协调,由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调配合、分工明晰、责权统一的管理体制。使用资源税、水费、政府财政补贴等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价格,构建以政府调控和市场交易的水价调控体系。同时,由环保部门定期监测水源地水质变化,便于对水处理费或污水处理成本的及时估算,为制定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4.3 构建多种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政策补偿、制度补偿、实物补偿、资金补偿、技术补偿等。省会经济圈的功能区之间的补偿除资金、实物外,还可以采取绿色产业带动合作、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以促进水源地地区经济的发展。

4.4 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研究

生态补偿在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灵活机制的作用。如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生态建设具有资金密集性,生态工程具有综合性,需要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当完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发展生态产业。另外,根据市场的环境资源价格,建立环境资源税费制度和调控体系,通过环境税费的征收,设立“水源地生态补偿与建设基金”,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破坏保证金(或抵押金制度),建立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的保护。

[1]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8,28(6):2870-2877.

[2]Brian C.Murray,Robert C.Abt.Estimating Price Compensation Requirements for Eco-certified Forestr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6):149-163.

[3]毛占锋,王亚平.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定量标准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18(2):15-18.

[4]徐大伟,郑海霞,刘民.基于跨区域水质水量指标的流域生态补偿量测算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89-194.

[5]刘晓红,虞锡君.基于流域水生态保护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标准研究—关于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7(8):129-135.

[6]刘晓红,虞锡君.钱塘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09,(9):46-49,53.

[7]李怀恩,谢元博,史淑娟,等.基于防护成本法的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875-878.

[8]白景锋.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测算与分配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4):657-661.

[9]胡熠,李建建.闽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与测算方法[J].发展研究,2006(11):95-97.

[10]孔凡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2):299-305.

[11]高旭艳.从加速生态建设谈我省水土保持规划[J].陕西水力水电技术,2000,2(1):10-12.

[12]李怀恩,谢元博,史淑娟,等.基于防护成本法的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875-878.

[13]王金南,万军,张惠远,等.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C].王金南,庄国泰.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14]李传武.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机理分析及治理[J].皖西学院学报,2003,19(2):70-74.

[15]黄润,朱诚,葛向东,等.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J].水土保持通报,2004,24(6):90-93.

[16]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4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17]六安市统计局.六安统计年鉴(2004)[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18]夏守先,李国.安徽省会经济圈水资源质量评价及水资源保护措施初探[J].治淮,2009(12):11-12.

A Stud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Water Source Areas Economical Circle in Anhui Provincial Capital

Sun Xianbin Fu Xianlan Yang Benjun

(Department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Wanxi College,Lu’an,Anhui 237012)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the core issue in the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Based on water resource in Anhui Provincial capital,and willness to pay,opportunity cost approach and coast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4773.5 million yuan based on willingness price to pay,16.61 billion yuan based on total cost of opportunity cos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1.9797 billion yuan based on cost of water treatment,respectively.From the results,it is acceptable to set the amount of the basis for standard setting at 1.9797 billion yuan.Thus some measures of the ecosystem compensation for the waters source areas are proposed.

Water Source Areas;Water Resource;Ecological Compensation;Economical Circle in Anhui Provincial Capital

F062

A

1674-1102(2011)03-0049-04

2010-12-03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85);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10sk397);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皖西学院)。

孙贤斌(1970-),男,安徽含山人,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生态与GIS应用研究。

[责任编辑:陈晓华]

猜你喜欢

受水区皖西六安市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cussion-sympto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concussion care seeking in a national survey of parents of middle-school children in the US
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配置研究
回马枪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浅析
回马枪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回马枪
宁夏固原城乡饮水水源工程受水区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六安市四院承担儿童“窝沟封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