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西沙

2011-11-06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12期
关键词:永兴岛西沙群岛西沙

黄 冉

行走西沙

黄 冉

2011年12 月初,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飞行,我从“零”度飘雪的北京降落在骄阳碧海近30摄氏度气温的三亚,当晚我便乘着四千吨级的“中国海监83”执法船开始了我的西沙之行。每年的这个季节正是季风肆虐的时候,海上的风浪经常是风力8级、浪高5米,四千吨级的大船在浪涌的夹击下也时常摇摆17度左右,就算是船员也会晕船呕吐。我虽不常远海航行,但在上船之前还是自信地在同行人员面前夸下海口——“晕船与我无缘”,因为2007年12月我也曾远赴西沙、中沙、南沙、北部湾和琼州海峡,有过同在这条船上17天、行程4000海里的经历,那一次我没有晕,但这次我却没能幸免。

船泊永兴岛

20时,伴着晚霞的余晖,“中国海监83”船驶离三亚凤凰码头平静的港湾,驶向浩瀚的南中国海。1个小时后,舱外漆黑一片,只有湿润的海风拥裹着我及身边的每个角落;而舱内,刚才还在餐厅玩笑的同行人员便纷纷开始有了晕船反应,有的散了、有的睡了,热闹的船舱瞬时安静下来。躺在床上听着浪涌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身,身体也随着船的晃动不停翻滚,虽有困意却无法安睡。经过昏昏沉沉的14个小时后,“中国海监83”船驶进了永兴岛港湾,这里常年驻守着我军守岛官兵和国家海洋局西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此时他们已经在码头上列队欢迎。我们一行虽一夜没有睡好,但都强打精神收拾整齐,用饱满的精神向这些卫国戍边的勇士们致敬。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北部,距海南省榆林港东南150海里、西距越南海岸240海里,主要由永兴岛、石岛、东岛、中建岛、琛航岛、金银岛、珊瑚岛等34个岛礁及7个浅滩组成;岛屿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其中永兴岛、东岛(和五岛)、中建岛(螺岛)各约1.5~2平方千米,其余各岛面积均不足上述岛屿的一半大。西沙群岛是由海底岩层和珊瑚礁构成的一群地平的岛礁和沙洲,除石岛外,其余高度均不超过10米。

有“西沙明珠”之称的永兴岛自古就是用兵南海的必争之地,得到中国各朝各代的重视与驻守,由于岛上有淡水资源,也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补给站。永兴岛等西沙群岛也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目标,永兴岛上日本占领时期筑造的碉堡就是铁证。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作为战胜国,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决定收复南海诸岛,并派军队驻防。为此,中国海军组织了舰队,并对相关军舰以岛屿名字重新命名,如,负责南沙群岛守备任务的军舰被命名为“太平”“中业”,守卫西沙的则命名为“永兴”“中建”。1946年11月23日,“永兴”“中建”两艘战舰开进永兴岛,并于29日与广东省政府官员一起举行了隆重的收复仪式。当时参与收复西沙的原国民党海军司令部海事处上尉参谋张君然就留在了永兴岛上,担任中国海军首任西沙群岛管理处主任,以他个人名义修立的纪念碑正面镌刻“收复西沙群岛”、后面刻有“南海屏藩”字样,记录了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失而复得的历史。

1982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上将为勉励永兴岛驻守官兵,同时也为绿化海岛、美化军营,在岛上栽种了一棵椰子树。从那以后,数百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永兴岛栽下树苗,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将军林”。如今的永兴岛植被茂盛,并且随着岛上建设的不断开展,现在已经有了海水淡化设备、蔬菜种植大棚、电视信号、百货超市等生活基础设施,网络及通信设备的发展也使原先闭塞的海岛不再是远海中的一叶孤舟。即使如此,岛上人员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眷恋并没有丝毫减弱,家中有事时守岛官兵只能眼含泪水紧握电话听筒安慰家人,因为自己驻守的岗位离家很远很远,自己担负的职责又很重很重。向戍边卫国的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美艳的石岛

石岛位于永兴岛东北侧,面积仅0.06平方千米,海拔13.8米,是西沙群岛中最高的岛屿,与永兴岛有约2千米的公路相连。在通往石岛的路上可以看到“丢掉幻想,准备打仗”的标语,使人时刻牢记这里是我国海疆的前沿哨所;沿途还可以看到一些风力发电设备,用以解决岛上用电难的问题。整个石岛由生物碎屑灰岩组成,各式各样的因风浪侵蚀导致的蜂巢状的岩石层理交错,这些岩石被形象地称作“龙头”,不知是谁在此立上了“西沙老龙头”字样的石碑,与不远处的主权碑遥相呼应。站在石岛制高点上又另有一番景象:近岛处海水清澈见底,由于水深较浅,海水呈翡翠绿色;而远离礁盘水深陡增,海水成墨蓝色;两种蓝色绝然分界,白浪隐现其间,时而成片、时而一线,仿佛蓝色锦缎上钻饰闪烁。石岛上有一片老兵林,据说是守护石岛的官兵们退役离去时栽种的,这些树木艰难地生长在石滩上,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身旁的碧海蓝天、海鸥翱翔相得益彰,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这里还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曾有人说,石岛上大量的海蚀地貌景观见证了大海的威力,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我觉得,这些自然的杰作更像是一把把面向南海的利剑,保卫着国家的蓝色国土不受侵犯。除了驻守的官兵外,岛上还有数十户渔民在此安家,夜幕下的椰林中传来隐约的笑语声,循声而去,灯光摇曳伴随着飘起的阵阵炊烟和饭菜香气,冲淡了这里的严肃气息,让人感觉仿佛正站在边陲小镇而非军事要塞。

琛航岛丰碑

次日傍晚时分,我们的船驶离永兴岛,又是数小时的颠簸,很多人因为晕船都没有吃船上厨师精心准备的晚饭便躺倒在床上。在摇晃并狭小的船舱里,人是无法侧卧的,只能平躺,才能避免在床上翻滚。平躺的身体随着波浪起伏而摇动,可以明显感觉被突然抛向空中、又突然重重吸回床铺——深入的睡眠成为了奢望。

晨曦中琛航岛已经隐隐约约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此时海上飘起了大雨,而岛上的官兵正屹立雨中奏响欢快的锣鼓迎接我们的到来。雨点在海面上击出层层涟漪,我们为官兵们所感动,也在雨中矗立船头向他们频频挥手,船在琛航岛激扬的锣鼓声中驶入港湾。琛航岛是永乐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之一,因纪念清末时期到此的“琛航舰”而得名。它是中部凹陷、四周沙堤环绕的岛屿,面积约0.5平方千米,呈弯曲三角形状。与永兴岛一样,琛航岛同处亚热带,属于典型的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热带风暴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6.5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东北季风期,6级以上大风频率大于70%,浪高3~5米;5月至9月为西南季风期,也是热带风暴及台风多发期。除热带风暴袭击外,这里平均风力3~4级,年平均降水量为1535.4毫米。琛航岛上的生活条件比永兴岛艰苦很多,因岛礁面积较小除了必要的基本设施外不再有其他设备;由于淡水供应十分紧张,这里的渔民除避风以外很少上岛。物资匮乏和生活单调给驻守的官兵带来了更多的不便,他们的营房每间大约10平方米,每个房间放置两张床铺、一张桌子和一台饮水机,除此别无它物,唯一的电器就是空调,但由于高湿、高盐的不良环境,严重的锈蚀使空调的室外机每隔两年就要重新更换一次。由于本岛有较好的航道,且又是宣德群岛和本岛的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曾一再为外国入侵者所侵占。为保卫祖国的尊严与领土不受侵犯,18位烈士长眠于琛航岛上。在琛航岛最高处建有纪念碑,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这里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位上岛的人都会来此凭吊。

琛航岛与广金岛由堤坝相连,风光纯美,处于原始状态,海岸上到处可以看见成片的珊瑚和贝壳遗骸,有些才被冲上岸不久依旧保持着亮丽的外表,有些已经被海浪打磨得如同卵石和沙粒。琛航岛的海水比起永兴岛更加清澈碧蓝,细腻的白沙在碧波的抚慰下安详沉静;近岸的海水使鱼类等水生物仿佛在水晶之中繁衍生息,人在其间也像在空气中漂浮一般;海岸边的礁石中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海胆,长长的背刺在波光中摆动,如一丛丛的小草生长在蓝白相间的盆景中。驻岛的官兵告诉我们,他们从来不去捕食这些海胆,也绝对禁止向海里乱扔东西——这是岛上严格的纪律,大家必须严格地遵守。我想,这里清澈的海水、洁净的沙滩和众多的水生物可以证明琛航岛的官兵们对环境的无比热爱与小心保护,“爱岛如家”决不是一句空话。

在即将离开琛航岛时,船上多了两位回家休假的士兵,他们掩饰不住归乡的急切与喜悦,站在船头给远方的亲人打着电话报归期。此时的我们也站在甲板上,海风推着我们的船只渐行渐远,离开琛航岛,离开美丽的南海边陲。西沙,我们美丽的蓝色国土!西沙,我还会再来!

猜你喜欢

永兴岛西沙群岛西沙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普查及风险评估
“鹰击”护西沙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
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