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栖居
——专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

2011-10-30关江娜焦丹丹

科学中国人 2011年5期
关键词:玉树城市规划规划

本刊记者 关江娜 焦丹丹

诗意的栖居
——专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

本刊记者 关江娜 焦丹丹

什么是好的城市?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在农业社会,战乱频繁,“安全”是头等大事。因此好的城防是一个好的城市的重要标准。在工业社会,“效率”是第一要务。因此像机器一样高效运转是理想中的好城市。在后工业社会,文化、生态成为关注焦点。因此,好的城市的标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精神环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总是渴望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如果把城市看做一个生命体,我们便是诊断城市病症的医生。可我们不再扮演全知的角色,而是执行大众的意愿,医生开始转化为助产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形象化地阐释了自己的职业。他主持完成了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申奥选址研究、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总报告、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等重大项目。他领衔完成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在2010年国际区域与城市规划学会获评杰出规划设计项目奖;他负责完成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项目获2010年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他带领中规院团队奔赴玉树灾区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因工作突出而使中规院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为了塑造“更好的城市”,他们更好的规划着。

玉树灾后重建规划

玉树灾后重建

尊重 聚焦城市人性化视角

如何塑造好的城市?我们悲哀的发现,其实我们改变一座城市的能力和我们的无能为力一样巨大。我们可以把上百年的城市遗迹一夜间抹去,可我们往往无力用财富重塑“好”的环境。尊重,是规划城市最基本的底色。

多年的规划实践中,杨保军始终遵循着一个核心的理念,即尊重。首先是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是尊重历史,反对割裂文脉,提倡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传承中创新;再次是尊重人,特别是当地人的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和发展诉求,倡导向生活学习,推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最后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四个尊重凝结成一句话,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这就是规划的灵魂。

“城市是林,不是木;城市是网,不是毫不相关的孤岛的堆砌。”尊重城市的发展现状,立足现状、继往开来是规划的基本要义。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一味守成、裹足不前是不可取的,但忽视历史现状、无端破旧立新、盲目拥抱未来更不可取。规划着力追求的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包括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历史元素与现代元素以及城市各种功能、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

对于该怎样建设一个安全、美丽的城市,杨保军用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库里蒂巴市是联合国首批命名的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联合国推荐的样板城市。就是因为它的规划尊重了自然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同时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库里蒂巴小汽车拥有率达到每三人就有一辆,但公交出行比例却高达68%,原因在于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非常契合公交导向的开发模式。另一条经验表明,好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持续的贯彻实施。

尊重人,以人为本。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杨保军认为,城市应以人性化视角来建设,广场无需过大,高楼无需过密,民众需要的是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和亲切宜人的尺度。城市规划方案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来研究问题,如美国有的城市设计广场的标准在于,民众是否愿意在此驻留。城市规划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努力营造积极空间,减少消极空间,祛除表面化的形象工程,重视地下设施的完善。好的城市空间是能够体贴人的生活需求,有办公的地方,交往娱乐的地方、运动健身的地方。而现在一些城市过分追求洁癖,热衷于市容整顿。如某市在拆除报刊亭的同时,也一并摒弃了文化氛围和底蕴。“好的城市是用来生活的,不是用来观赏的。”

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果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欠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舒适。以人为本,给予城市人性化关照,就要创建和谐稳定、舒适宜居的乐园。但在中国涌现出来的贫富差距、强拆、农二代、蚁族等社会问题,如果不能找到解决渠道,任由压力积聚,则其爆发之时,则远远不是发出“这不是一个好的城市”能作结语的。虽然打开城市规划的工具箱,我们几乎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但我们仍然能够有些作为。首先,提供充分的廉租屋,并且不总是把廉租屋放在城市的郊区,这在规划上是可以有所表达的。其次,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不要总是将村落夷为平地,可以暂时保留下来,然后用时间来有机更新。这些村落可以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完整家庭的、价格低廉的栖身之所。

文化 凝结城市内在化灵魂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当地历史、景观以及地形,不过恐怕中国的很多改造正在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在建筑设计师Bernd Seegers眼中,中国20年急速发展带来的结果是,“中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们的城市现在正在发生转变,由功能城市转向文化城市。这提醒我们更要去关注文化。文明进化的过程,如一条河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尊重过去,就要发掘这个地方的文化要素并加以延续。尊重创新,根据新时代需求去打造新的文化特色。“传承和创造,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城市是文化的产物,积淀了一代又一代的丰厚底蕴。这些内涵同样可以在新的事物中体现,如现代建筑本土化,运用现代化技术表现出地区的文化特色。”杨保军将文化视为城市的灵魂。

斯宾格勒说:“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杨保军批判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跟风现象,万千城市,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小城市学大城市,大城市学国外,呈现出了一个模子。美是体现在不同的文化特色之上的,山寨建筑只是愚昧的模仿,所以要挖掘利用好城市的文化特色,才能凸显出城市的内在魅力和生命力。城市特色的核心实际上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一座新城,无论其外在的环境多么好,缺少了岁月的加冕和人文的浇灌,城市精神很难长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保护和发扬我们的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的原因。如山西的太古曾经拥有比平遥更加宏伟壮丽的古城,在大开发热潮中,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拆除了古城,如今,徒留遗憾和惋惜。

汶川地震摧毁了许多人美丽的家园。杨保军所在的中规院在李晓江院长的率领下,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灾区,接受的规划与研究项目达数十项。备受关注的四川省城镇和乡村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北川县城搬迁选址以及新县城总体规划、北川老县城地震博物馆规划研究等项目皆在其中。在北川新县城的选址与规划中,中规院始终秉持科学的态度,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发展作为重点,把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目标,并利用中规院的综合技术优势,创立了“一个漏斗”模式,对北川新县城的规划建设实行综合技术把关、全程跟踪服务,使新县城建设经受了检验,获得了广泛好评。在“新玉树、新家园”的重建中,杨保军也希望能为玉树寻找到一种适合当地资源特点,并符合其历史文化特色的发展模式。“玉树的旅游和商贸前景非常光明,作为川藏青交接处自然形成的商贸集散地,其商贸中心的地位轻易不会改变,”他说,“同时玉树具有深厚的康巴文化特点,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果把这些要素综合起来,玉树会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文化的包容性,在人的精神层面体现为能够自由的思考和表达,在城市的外在形象上,则体现为多样性。理想的城市应当是文化多元包容的城市。杨保军认为文化的包容性是在满足大众化需求之后的艺术创新。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直接把生活当做艺术,也是不现实的。城市本身并非艺术品,是存在于现实的平凡生活。不排除先锋的建筑,要具有包容性和探索性,但前提是先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图获得2010年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

科学 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城市规划的依据和标尺。科学考量自然环境,注重生态系统如土地、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容量等因素的支撑能力。盲目的规划建设,如果超越了生态系统的极限,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在玉树的重建规划中,作为“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玉树不仅具有这些产业的天然优势,同时位于三江源中心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让其占领了旅游资源的高地。“但发展方向必须选准,”杨保军提醒说,“这里毕竟是三江源,是我们的生态屏障,绝不能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

火灾多发、交通拥堵、入园难、就医难、环境污染……种种现象不仅让城市居民心烦又无奈,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杨保军呼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亟待提高。“可以说城市规划是保障城市安全的源头,如果规划是科学的,那么我们的源头就是稳固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重新整治时的更大代价。“城市建设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大家已经快忘了,就是先地下,后地上。”如果地下基础设施不牢靠,那么隐患就开始深埋。如排水不畅、路面塌陷等。底下越扎实,上面越可持续。对于这样的科学常识,已逐渐被忽略。杨保军从事规划设计工作已有20多年,主持和参与过上百个项目,工作中他也看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有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只求速度,手续从简,而忽视了严谨的科学论证。

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专家,杨保军认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首先要符合科学规律,不是盲目想象出来的。其次是具备可操作性,在正常的现有制度下,是能够正常操作的。可一个规划能否得到实施,主要是外在因素的影响。而目前,法制化的环境建设尚不尽如意。我们国家存在有法不依、或是部分依法,部分不依法的现象。应加强制度的建设,避免一个将军一个令,使得规划丧失了持续性,无法正常实施。

近来持续不断的大暴雨,使我国不少城市发生地质灾害。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山洪,已将舟曲县城约250万平方米区域夷为平地。如何才能防止类似的地质灾害发生?杨保军指出,城市规划一定要依法而为,科学论证。首要原则是趋利避害,确保城市安全,尽量避免在有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搞建设,万不得已选定了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时,要采取工程措施及时防范,但避开灾害区是上策。规划首先要制作城市用地综合评价图,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工程、文物、地矿等等,要研究所有地上、地下、天空的历史数据;其次要重视专家意见,这是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的必要手段。为此,要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制,将专家意见作为规划审批依据,完善专家对行政审批的约束机制,明确专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规范专家评审会议制度,使城市规划真正做到依法并科学。

另外,杨保军非常注重决策的民主化,他认为决策前应广泛征求民众的意愿和专家以及相关部门的意愿,可以降低决策失误率。如杨保军带领团队在进行规划之前,第一步要做市民调查,采集民众意愿诸如:你喜欢你的城市吗,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你觉得哪个地方最能代表你的城市?你觉得你的城市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你们觉得哪些方面急需改善?在玉树灾后重建规划中,杨保军带领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特别是在德宁格“统规自建”区的规划中,力行自下而上的规划原则,在基层组织的协助下,与片区群众充分沟通互动,展开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51户。调查内容涉及到居民年龄结构、家庭组成、居民对公摊公共基础设施的偏好和态度、居民对居住地和服务设施的偏好等。为充分吸纳基层意见,体现民众意愿,与片区干部反复深入研究规划方案。为满足居民的户型需求和生活习惯,先采集居民亲自绘制的住宅平面户型图,再加以规范完善,直到居民满意为止。新玉树,是玉树人民的新家园,对于玉树民众的意愿调查也体现了规划师对民众意愿的尊重和人性化关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正在高速向城市化时代迈进,而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描画这个工程的蓝图,把人们引向理想的城市空间。杨保军挥动着手中的画笔,许下了诚挚的诺言:“为了更好的城市,我们能做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点,向着那个目标前进,哪怕只是前进一点点……”

猜你喜欢

玉树城市规划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区内中小型遗址保护的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规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