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巨无霸

2011-10-27阿碧

检察风云 2011年15期
关键词:航母

文/阿碧

海上巨无霸

文/阿碧

十年后,中国的航母舰队将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海军,将改变太平洋的地缘政治面貌,而且还会影响到中国周边的一些争端。

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往往被称为“海上巨无霸”,因为它是海军舰艇中最大的舰只。建造具有一定战斗力的中大型航母,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多年的期盼。2011年6月初,陈炳德总参谋长在接受《香港商报》专访时说:“航母已在建,但还没建成!等建完再说。”这是迄今为止解放军高级将领首次对外承认中国正在建造航母。一年多以前,也就是2009年3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为什么要建航母

可以说,航母是世界上花费最为巨大的一种武器装备,动辄需要几十亿到上千亿美元的建造和维护成本。既然如此“烧钱”,为何一些大国还是根据自己的实力争相建造航母呢?这是因为航母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航母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母战功卓著、大出风头,一举登上“海上霸主”宝座。此后,便屡受大国推崇,成为解决和处置地区危机、海上冲突乃至各种规模战争的首选兵力兵器。航母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巨无霸”。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航母是国际政治的笔尖,这算是对现代海军最精辟的注解。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要在世界上发出能让别人尊重甚至听从的声音,不能没有航母。

作为发展航母的大国,美国拥有11艘航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的“霸主”,具有很优越的国际发言权,这是因为航母的确比之其他任何舰艇都有着不可比拟的特点与优势。首先,航母编队几乎兼具“全天候”行动的功能。和平时期,航母编队非常适合游弋、航行于世界各大海域,充分显示存在,展示实力;对于友好国家和盟友予以“强力”支持,由其挑头举行双边或多边演习,及时提供海上方向的援助。其次,航母编队最适合非战争行动和战争行动的功能转换。航母编队不仅配属有批量各型舰艇及舰载机,而且母舰本身设置有众多的舱室,装设有大量各类武器弹药、食品、药品、油料等物资,以及数千名具有特殊专长的官兵,可在最短时间内,由非战争状态迅速“切换”过渡到战争状态;又能从战争状态及时变更为非战争状态。

当一个国家有广泛的海洋利益后,就产生了对航母的需要。例如泰国的“纳吕贝特”号航母,虽然在世界航母家族中是“小字辈”,但它打破了大国才有航母的“专利”。我国的国土面积,除了常说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中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得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如果没有航母,一个大国只能通过岸基航空兵保证周边空防,很难具备中远程的防空能力。拥有具有超强战斗力的航母,可为中国的海洋争端谈判增加筹码,有效地保障我国的海洋领土。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海外贸易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创造和交流的通道。因此,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保障这种造福于各国的财富创造和交流行为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这一点,从中国舰艇参与亚丁湾打击海盗的行动上就可见一斑。它极大地维护了世界贸易通道的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现在,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作战航母的国家;建造航母不仅在解放军内部深入人心,而且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期盼。《环球时报》曾经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超过80%的中国民众支持本国的航母建造计划。

需要建造多大的航母

航母专门用于携带海军舰载飞机,供它们在海上起飞和降落,支持它们在空中的各种行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航母并非一个单纯的海上机场,而是一个可移动的国防基地。航母的类型不尽相同。从大小上来区分,航母可分为大型航母、中型航母和小型航母。大型航母的排水量在6万吨及以上,中型航母的排水量为3万~6万吨,小型航母的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也有人把排水量9万吨及以上的核动力航母称为超级航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排水量达到10万吨。航母的吨位越大,意味着其影响范围越广,功能越强大。

目前,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现役航母,开始建造于1986年,开始服役于1992年,排水量达10.2万吨。该航母的甲板长335.6米,宽77.4米,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该航母包括舰岛在内的高度达81米,有20层楼那么高。船舱有3300多间,可容纳6250多名船员。舰上搭载90多架F-18“大黄蜂”战斗机、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2C早期预警机以及直升机。由此可见,把航母称为“海上巨无霸”绝不夸张。作为首艘在美国本土以外常驻的美国核动力航母,自2008年进驻横须贺后,“乔治·华盛顿”号一直处于战备值班状态,负责整个东亚地区的巡航,每年都按惯例出海,定期参加区域军事演习,以检验战斗能力。

自航母问世以来,各个航母建造国就从未停止过这样的争论:究竟是建造大型航母好,还是发展中小型航母更有利?这个问题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科技实力,也与航母制造国的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等密切相关。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防费用已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而明显增长;加上中国国家利益和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进出口贸易90%以上要依靠海上运输;尤其是中国的台湾省还没有回归,中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中国发展航母,没必要在小吨位上徘徊,可能得先借鉴学习中型航母的建造经验,待时机成熟,再图更大的发展。

需要建造多少艘航母

究竟要建造多少艘航母,才能适合本国需要,同时又不给国家经济造成过重的负担?这是各航母发展国必须考虑的问题。当今世界有9个国家拥有航母,包括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除了美国拥有11艘大型航母之外,仅有意大利有2艘航母,其他国家现役航母都只有1艘。是这些国家不需要两艘以上航母吗?答案是否定的。按照航母和一般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基本条件看,至少应该保证有3艘航母在服役,1艘作战、1艘训练、1艘维护,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最初级、最基础的航母作战能力。中国至少要形成有两艘航母为组群的航母战斗群,这样才可以应对一些中度规模以上的作战行动。按照一般常识来讲,至少应该有三艘。

时至今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都拥有大小不等、数量多寡的航母。而且上述国家都信誓旦旦,今后还要大力发展各型航母:美国将全力建造10艘新一代“福特”级航母。俄罗斯政府和军方高层多次提出要设计和建造6艘满载排水量为5万~6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分别在太平洋和北方舰队各部署3艘。印度海军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实施3艘以上航母的发展战略。英国海军也曾提出建造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法国也决定在“戴高乐”号中型航母的基础上,再建造PA-2大型航母。由此可见,建造并服役两艘或两艘以上大中型航母,已是或将是世界大国或地区大国的选择。

建造航母需要什么技术

航母的制造技术对一国的科技实力也是重大考验。如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拥有了制造大型船舶的先进技术和设施,但并不等于他们就掌握了制造航母的技术。航母在整个建造过程中,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根据美国海军工程规范,通常美国航母建造时要经过船体放样、船体机件加工、船体装配、设备安装等12道“高精尖”工序。其中航母的船体放样最为关键,它需要标准化的大型试验水池、风洞及超高速计算机作为依托,目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0家公司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

航母设计的核心之一是动力系统。从动力上来区分,航母可分为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以核反应堆为动力,常规动力航母以蒸汽轮机为基本动力。根据美国的相关研究,3万吨以上的航母采用核动力合适,3万吨以下的轻型航母采用常规动力较合适。从大型航母讲,核动力系统的重量与常规动力系统加上燃油的重量基本相当,但核动力不需要烟囱。设立烟囱会使岛式建筑变得很大,会带来诸多不利。航母的动力系统还决定了它的活动半径和续航里程。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填装一次燃料可以保证其自由活动3年。1975年,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开始服役,这种航母填装一次燃料可供其航行13~15年。2009年5月,美国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退役,目前美国的所有航母都是采用核动力。美国对未来航母的规划是逐渐实现全电力化,除了长寿命核反应堆外,还有高功率电力变换和调节系统,用于电力驱动、电力弹射,发射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粒子束等新概念武器。

航母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在建造航母时,需要在他国老式航母船体上进行改装和加装新设备,并进行新技术的尝试,不断摸索建造经验,这都需要时间。我国目前在造船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造船能力在世界上排到前三、四名,建造航母应该说问题不大。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建造,而且没有别人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撑,主要是靠自主研发,因此说自主研发的成本比较高、研制的周期可能要长一些。我们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今后必然会设计和建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巨无霸”。

航母需要配备哪些武器

当然,即使一个国家建成了航母,也不能说该国就能跻身海洋国防大国。航母不过是一个“壳”,决定其战斗力和防御能力的是舰载机。舰载机包括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反潜机等。歼击机和轰炸机可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公里之外的陆地或海域。从理论上说,没有一种舰载雷达的扫描范围能超过预警机,没有一种舰载反舰导弹的射程能超过战机的航程,没有任何一种舰载反潜设备的反潜能力能超过反潜机或反潜直升机。整个航母战斗群可以在航母的整体控制指挥下,对数百公里外的敌对目标实施搜索、追踪、锁定、攻击,所以无需再安装其他进攻性武器。不过,航母的目标大,容易遭受袭击,因此航母上也装备自卫武器,比如火炮、导弹等,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装有“海麻雀”/“改进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和“密集阵”火炮系统。

在发展舰载机的过程中,先进可靠的舰载机起飞和降落技术也特别重要。舰载机的起飞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航母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以俄罗斯航母为主的滑跃式和以美国航母为主的弹射式为主。滑跃起飞技术简单、起飞成本低,但也有一些弊病,不能让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这样对其活动半径、武器外挂能力影响比较大。美国目前采用的是蒸汽弹射器,其原理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与之相连的舰载机弹射出去的。目前,美国正在研发的电磁弹射器是下一代高效弹射装置。舰载机起飞执行完任务后要返回母舰,这就需要用到舰载机拦阻降落技术。拦阻降落技术直接关系到航母回收飞机及保障降落安全。据统计,航母上60%~70%的事故都是发生在降落时。所以,对于拦阻降落技术,各国海军非常重视,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目前主要采用捕捉钩和拉索联合使用的方法。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地步。飞行员在降落时需在常规动作之外,多一个放捕捉钩的动作。在航母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飞行员必须让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

除了要发展舰载机外,航母自身的防御也很重要。航母虽然配置了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其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需要水面与水下舰艇提供保护。航母战斗群一般包括一艘航母、几十架舰载飞机、两艘防空巡洋舰、4~6艘防空反潜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美国大概是15艘左右的军舰才能形成一个航母编队。如何让这个复杂战斗群各个部分协作起来,如何训练舰载机联队,如何研发和装备先进的雷达和指挥与控制系统……这都需要不短的时间,而培养一个成熟的航母指挥官至少需要5年时间。鉴于舰上极其狭窄的空间与面积,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的难度远比培训岸基飞行员大得多,危险系数更是比前者成倍增加。培养一批有战斗能力的舰载机飞行员也至少需要5年时间。

由上可见,中国距离拥有具有战斗力的航母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毕竟我们已经开始建造航母,向真正的海军大国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称,10年后,中国的航母舰队将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海军,将改变太平洋的地缘政治面貌;而且还会影响到中国周边的一些争端,尤其是南海问题。■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猜你喜欢

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航母大科技(上)
我们的双航母时代
超级富翁要圆航母梦 下篇
超级富翁要圆航母梦
航母爱出糗
航母的“带刀侍卫”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