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贪杨光亮的腐败样本

2011-10-27颜玉华

检察风云 2011年15期
关键词:巨贪情妇茂名市

文/颜玉华

巨贪杨光亮的腐败样本

文/颜玉华

新闻背景

2011年6月21日上午,被称之为最有“商业头脑”的巨贪杨光亮终于坐上了被告席,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在被告席上,杨光亮的贪腐事实被揭露:涉嫌受贿1100多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4100万元、另有违纪收入7535万元,其财产总值超过1.3亿元。另有2个情妇、14套房产和60多本存折。

传播学上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借用此意分析腐败现象,就成了贪官不断出现不是新闻,贪官的贪腐手段与众不同,伪装方式富含创意才不会让人们产生“审丑疲劳”,才能引人注目。广东省茂名市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就是一个属于“人咬狗”式的、独具特色的腐败样本。

以赃生财

如果单从杨光亮的上述犯罪事实来看,杨光亮并不十分突出。人家从政几十年,从小小的大队书记干到区委副书记、区长,副县长、县长、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捞个几亿银子在贪官队伍中数额不算最高;官至副厅才发展2个情妇,那些跟他级别差不多却拥有“3位数”情妇的“老大哥”一定要嘲笑这位“个位数”小兄弟没能耐;至于14套房产、60多本存折,人们相信“不是最多,只有更多”。

贪官杨光亮与其他的腐败分子相比较,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受贿,还将受贿所得运用于投资,以实现非法所得的“保值增值”。生意人,老板,经济核算师……这些标签,将杨光亮和其他腐败分子区别开来。他深谙“以赃生财”、“以钱生钱”的门道,“开创”了官员搞腐败的新方式,具有极其恶劣的示范效应。

杨光亮用手中的权力“运作”资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将资本进行“再运作”增值的主要方式是向企业参股投资,指使其情妇等人用赃款购买债券、基金、股票、放高利贷、经营房地产等,但凡能赚钱的“生意”,杨光亮都会也都在做。而“收益”则是:获利达数千万元。

2006年至2009年,杨光亮利用担任茂名市常务副市长的职务便利,接受茂名市东园大酒店总经理谭某、茂名市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某的请托,对上述酒店批示减免调节基金以及在生意上予以关照,分别收受上述两人赠予的人民币总计60万元。在杨光亮应占10%股份的情况下,该店负责人朱某另送给杨光亮10%的干股(价值人民币50万元),杨光亮将市政府的部分公务接待安排在该酒店,并于2009年批示减免了该酒店应缴纳的价格调节基金。

杨光亮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生意人。早在他担任电白县副县长时,就以收受的不义之财购车承包电白至茂名客运专线来赚钱。到茂名当上副市长后,他又以50万元参股茂名华海酒店,从2005年至案发,仅4年就分得红利40万元。

杨光亮还热衷于用赃款炒房,从1997年到2007年,他以本人真、假身份证的名字以及亲戚、情妇等人的名字先后在茂名、广州、珠海购入房产14套,并在茂名和深圳购地自建房屋2套用于出售或出租,截至案发时已售出房产5套、自建房1套。

杨光亮还将非法所得的巨款交给情妇刘某,令其代购了大量的股票、基金、国债等,自己则在背后遥控指挥,投资生利。放贷生利也是杨光亮以赃敛财的主要手法。办案人员在起获的赃物中发现了几十张借条,涉案金额达6000万元,利息高出银行贷款数倍甚至十多倍。

据杨光亮交代,他的收受“红包”数额是随着职务的升迁而“水涨船高”的。从1987年任电白县副县长开始,每年收受的“红包”约100万元;任电白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每年收受200多万元;任茂名市副市长期间,每年收受300万元;任茂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期间,每年收受约350万元左右。自1987年任副县长至今收受的“红包”总计约5000万元。他不想让手中的不义之财成为“死钱”,而是想以钱生钱获取更大的利润。于是,杨光亮除了购地自建房屋牟利外,以他人名义投资入股茂名菜篮子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以亲戚名义出资入股茂名市幸福楼餐饮名店……善于投资的杨光亮获利丰厚。2008年至2010年,杨光亮仅从他投资入股的幸福楼餐饮名店老板手中,就拿到90多万元的“分红”。

反观其他腐败分子,不是将受贿所得藏匿起来,就是设法存到国外,或将受贿所得挥霍殆尽。而像杨光亮这样有“经济头脑”的实在不多,其狡猾之至,可见一斑。

三方通吃

茂名市茂南二建有块20亩地的土地纠纷案,由于情况复杂,涉及三个方面的利益,国土部门经多次调解未果,不得不将土地长期封存。“最有商业头脑”的杨光亮,出任常务副市长伊始就发现了这块有争议土地上的巨大“商机”,他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缨,要求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并表态,这块“硬骨头”一定要尽快啃下来!杨光亮的高调出场,令三方利益相关人通过不同渠道找到他说情请托。杨光亮都表示帮忙,经过几番“协调”,结果20亩土地顺利解封,杨光亮收受了相关三方贿赂共计650万元。杨光亮的这套“三方通吃”受贿法堪称贪腐一绝。

杨光亮通过“运作”土地来敛财的灵感来自于他担任电白县县委书记期间,曾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协调”、“变通”方法,为电白县某公司获得电白县那站新村两块共300亩土地用于开发房地产,先后收受该公司总经理岑某贿送的22万元好处费。从那以后,杨光亮就寻找机会在土地上动发财的脑筋,因此,通过“协调”,让20亩土地解封,三方通吃,一下子进账650万元是毫不奇怪的。

杨光亮不仅会玩“三方通吃”的权术,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摸索出“多方通吃”敛财法。他在分管财政期间,各行政事业单位若要增加财政预算,如果光有书面报告,礼物不到,无论你跑多少趟,不管你事情多么急,都会一直处于“研究”之中。

杨光亮曾公开宣布:“经济问题要用经济方法来解决”。其弦外之音耳聪人一听即懂。于是,各单位向杨光亮送红包成了公开的秘密。那些想增加财政预算的单位负责人心中也有一本账:若争取到1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即使送5万元给杨光亮,单位还赚5万元,划得来。单位竞相给杨光亮送礼行贿,日积月累,杨光亮的受贿额不断增加,难怪他有4100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一个副市长的上亿财产从何而来?不是祖上的遗产,也没有中什么大奖,更不是合法经营所得,而是将副市长的权力当作了敛财的工具。杨光亮虽说是一名副市长,但更像是一个钻进钱眼里的贪婪之徒,表面上看他热衷于投资谋利,实际上是精于以权换钱、以钱生钱的敛财之道。试想,如果摘除了杨光亮头上的乌纱帽,他还会有滚滚财源吗?他还会有这么多的投资本钱吗?他还会有这么高的投资回报吗?

歪理陈述

好像历史注定了杨光亮是个独具特色的腐败样本。

在6月21日的审判法庭上,杨光亮的“最后陈述”语出惊人,令座无虚设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旁听人员大为震撼。一个涉嫌受贿人民币1048万余元、港币200万元,涉案来源不明财产折合人民币3464万余元、欧元2.4万元,捞钱总数高达1.3亿元的巨贪,按常理在法庭作最后陈述时,一般会说“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之类的话,杨光亮却没这么说,相反,他高调宣布:“虽然我犯罪了,但是,我还是对得起茂名人民的,毕竟这么多年我的工作还是尽心尽力的,也为茂名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此话堪称歪理陈述。

一个捞钱过亿的巨贪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对得起人民”,这说法确实让人震惊,简直是天下奇谈,我们实在搞不清他是无知还是无耻,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巨贪真的“对得起人民”吗?杨光亮从茂名市电白县大榜公社“起家”,随后一路晋升,历任电白县羊角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电白县副县长、县长、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人民不断提升他的职务,把更大的权力授予他,本是要他用人民的权力来为人民服务,他却把人民给的权力变成受贿谋私的资本,这完全辜负了人民的委托,怎么可能对得起人民?而且,人民在授予权力的同时,也给了他相应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他却又捞了1亿多元,这又如何对得起人民?还要看到,当他受贿1000万元时,那些行贿者得到的利益起码在数千万元,而人民损失就更大了。这还对得起人民吗?

杨光亮说自己对得起人民,根据有二:一是,他为人民工作是尽心尽力的;二是,为茂名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也许不假。但这正是人民赋予权力后,你应做的。不努力工作,人民要你干什么?早就该罢免你了。至于经济发展,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综合效应,当然不排除官员个人的贡献,但官员不可把一个地方的发展全记在自己账上,同时,即使确实有功,也不过是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不是居功自傲的理由,也不是向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更不是受贿的根据。

杨光亮说自己对得起人民,正说明其政治素质之差。一方面,竟不懂党的基本理论,不知自己权力的来源,也不知党的干部该干什么,无知到连起码常识都不懂;另一方面,还暴露了杨光亮是个法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有再大的功劳,触犯法律还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以这种素质而握有大权,岂能不犯错误?这或许是其腐败的思想基础。

应该说,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像杨光亮这种认识水平的官员并不少见。许多官员就是因自己的政绩和手中的权力而忘乎所以,走上了腐败之路。

歪理陈述岂能成为贪官的救命稻草?等待巨贪杨光亮的将是威严正义的法律裁决。

面具人生

杨光亮生于1954年,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他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后台,完全靠自己奋斗,从基层大队书记起家,一步一步地爬到副厅级高位,成为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

无论是在机关、在家里还是朋友间,杨光亮都有不错的口碑。然而,不错的口碑是假面具掩盖而来的效果。让我们从以下几个侧面来一睹杨光亮的面具人生——

“清廉”面具

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海坡村,一个贫穷偏僻、半渔半农的滨海小村。杨光亮就在这里出生、长大。一栋低矮的白色小屋被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把守着,围墙边长满半人高的野草。这便是杨光亮的老家。杨光亮每年都会回这栋老屋小住,同乡亲们拉拉家常,有时还邀请省、市的同志到家做客,以表自己的朴素和清贫。

不仅如此,即使已官至茂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这位副厅级干部一家三代至今还“蜗居”在当年市政府分配的房改房里。市政府多次安排宽大的房子给他,他总是“高姿态”地让给别人。杨光亮一方面追求富豪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却在公开场合努力营造清廉形象,他曾公开批评权钱交易,在一次民主生活会议上,杨表示,一般的公务接待大多自理,很少拿发票到单位报销;全家主要靠工资吃饭,银行存款很少等。

杨光亮为了表示他的清廉,尽管不会写毛笔字,2007年,他还是亲自写下一幅“清正廉明”的条幅,参加当地的反腐倡廉书画作品展。2009年6月2日,被“双规”前不久,杨光亮在茂名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面对省委监督检查组说,自己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生活朴实,到目前为止还居住在处级干部标准的房子里。

然而,就在茂名市区和近在咫尺的电白县城,杨光亮拥有2套洋房和2套别墅,在广州、珠海,他也购买了多套房产。早在任电白县长时,杨光亮就让县建设发展总公司为其购买了一台奔驰S320。被“双规”前,杨还以他人名义花费100多万元,购买一台宝马X6。

“变脸”面具

杨光亮深得川剧《变脸》的真谛。在官场上,他西装革履,一本正经。但是,一有机会便携情妇出外旅游,这时,杨光亮立即换成另一副嘴脸——变成了大老板和富商的模样:手套粗大戒指,腕配高档名表,身着时髦服装,头戴进口礼帽,随身包中还常装着一些珠宝金饰,有机会就亮一亮。有一次他到南京出差,换上随身带来的行头,还专程租了一辆奔驰车跑到扬州与情妇见面。另外,杨光亮经常以大老板和富商的模样同情妇到广州和深圳的私人别墅内小住。

“忠贞”面具

举报材料和纪检部门调查显示,杨光亮是一个大肆受贿,生活腐化,阳奉阴违的典型腐败官员。而在家人和朋友眼中,杨光亮却是一个按时回家、相濡以沫的好丈夫,一个教子严格、循循善诱的好父亲,一个为人豪爽、颇讲义气的“好兄弟”……在家中,杨光亮的生活简朴而有规律,只要人在茂名市,从不在外面过夜。包养情妇一事,连他的妻子谢某都被蒙在鼓里。

杨光亮被“双规”后,谢某在接受纪委调查时,说什么也不相信杨光亮在外面包养两个情妇。她说杨光亮每天都按时回家,在家里过夜,他就是个好丈夫。事实上,杨光亮1992年任电白县代县长后,就开始在外面包养情妇。2000年杨光亮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曾把两名情妇先后叫到北京鬼混。杨光亮在被“双规”的前几天,还利用国庆假期带着情妇开车到广州等地游玩。

此外,杨光亮还经常告诫儿子“不要指望父亲”,教育儿子工作要“靠自己的能力,多向同事、领导请教,多加学习”。在儿子心目中杨光亮是个好爸爸。在对待亲戚上,杨光亮也很“公事公办”。

“义气”面具

多位接触过杨光亮的人认为,杨交友广泛,为人豪爽,帮朋友办事不遗余力,且喜欢与企业老板打交道,也愿意帮其办事,“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江湖观”比较根深蒂固。

杨光亮虽然有着“贪腐大鳄”之称,但办事有他自己的“原则”:找他办事都得付出代价,但付出了代价一般都能办成事,如果办不成事,他都会退钱,一些买官的,只要办不成,他一律退钱。

也正因为这样的“义气”和“信誉”,找他办事的人特别多。有人分析,杨光亮之所以贪大钱,是因为他觉得用自己的能耐帮人办成了事,拿人家钱财就心安理得。

其实,“义气”面具遮不住杨光亮贪婪疯狂的敛财嘴脸。据杨光亮的妻子谢某交代,杨光亮将钱拿回来后总是亲手放好,放在抽屉里面,然后弄成一扎一扎,十扎一捆,每捆十万元放在床底。到了一百万元,他就叫妻子到银行去存。

杨光亮把“做官”完全变成了“做生意”,把“官场”变成了“市场”,根本谈不上什么“义气”和“信誉”。

“证件”面具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面对越来越严厉的监管制度,杨光亮自有一套偷天换日的假证件面具。他对自己收受的巨额不义之财,深知绝不能把钱存入自己和家人的名下,以免招来风险。于是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家人、情妇和亲友都办了假身份证,把赃款、赃物放入这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名下。

杨光亮的大舅子身份证的原名是“谢宗良”,后将“宗”改成了“忠”,并办理了新身份证,将年龄也改小了10岁。这张本该作废的旧身份证留在了杨光亮那里,杨光亮利用职权将这张已作废的身份证复活,将一个户口变成了两个户口,并换取二代身份证。

从2003年直到2009年,杨光亮都是以这个“谢宗良”的身份存钱,包括放高利贷的本钱和收回的利息,也都是转到这个名下。■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猜你喜欢

巨贪情妇茂名市
“警界精英”携情妇“免分免罚”受贿上千万
贪官的情妇
我的弟弟
小官何以能巨贪?
做我的情妇吧
我们的心声
全健排舞对推动茂名市全民健身的价值及策略研究
“千万巨贪”的腐败加速度
被情妇“打”翻的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