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型评估理论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概念框架

2011-10-20何建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学习型阶段

何建华

(贵州大学 图书与信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3)

学习型评估理论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概念框架

何建华

(贵州大学 图书与信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3)

信息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我国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文章在学习型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闭环的概念框架,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实现学习效果和教学技能双赢的目标提供参考.

学习型评估理论;信息素养教育评估;高校图书馆;概念框架

1 引言

信息素养已成为近年来图书与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按照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定义,所谓信息素养就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1]随着整个社会对信息素养认识的加深,信息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2)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研究者对于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笔者以“信息素养”和“高校图书馆”为关键词,在CNKI网上搜索到相关文献484篇.与之相对,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文献却少之又少.笔者以“信息素养”和“评估”为关键词,在CNKI网上搜索到相关文献只有3篇.徐晓琳和蒋亚琳阐述了信息素养教学评估的重要性,并利用文献综合分析法探讨了信息素养教学评估的内容、信息素养教学成效和大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方法[2].杜鹃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及我国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素养评估标准作了介绍与评析[3].刘孝文对信息素养评估问题作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并构建了信息素养评估的指标体系[4].显然,我国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评估对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其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能够证明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究竟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本文将在学习型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闭环的概念框架,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提供参考.

2 学习型评估理论

本文所构建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框架是建立在“学习型评估”理论基础之上的.该理论由Shepard(1989)[5]和Wiggins(1989)[6]等人提出.学习型评估理论认为,好的教学与好的评估是密不可分的.根据该理论,评估是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评估来促进学习.因此,不能将评估仅仅看作是一种评价过程,而应该将其看作是学习的主要手段.教育工作者不能将教学与评估相分离,也不能将评估看作只是对学生采取的措施,而应该将评估活动本身看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学习型评估理论从教与学两个层面提出了两大著名的观点:(1)评估即学习;(2)评估即帮助教师学习如何教学.

2.1 评估即学习

学习型评估理论家们不仅坚持评估与教学密不可分、学生的学习和评估可以同时进行,而且主张教学与评估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提出了“评估即学习”的观点.

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评估即学习的特征表现如下:当学生对自己所受的教育、所学到的东西以及所得到的信息对他们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反思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对学习过程本身的一种探索,也就是一种元认知的过程.他们探究自己是如何与呈现在面前的信息进行互动的,思考将来如何在这些方面做得更有效率一些.一个精心设计的评估过程可以强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受益.研究显示,对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身份有明确意识的人,即具有自我反思意识、能够系统分析自己学习过程的人,将成为一个好学生.他们能够从那种只会复制别人提供的信息的“表面学习者”,转化为不仅能够理解信息而且能够将信息恰当地运用于不同背景的“深层学习者”.因此,通过深思熟虑设计的教学评估能够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检查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更有效率的信息素养策略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经历质量.所以,评估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具有很大的贡献.

2.2 评估即帮助教师学习如何教学

学习型评估理论家认为,评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由于通过不断的教学评估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所以他们提出了“评估即帮助教师学习如何教学”的观点.

教学评估就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为中心,通过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水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在实施这一过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同样地,学生信息素养评估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员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检查自身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从而学会怎样教和教什么.

总之,学习性评估理论将教、学、评估三者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成为掌握更多知识的学生,使教师成为具有更高教学技能的教师.

3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概念框架

在学习型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由7个步骤构成,它们首位相连,循环迭代,形成一个闭环的评估过程.

图1 信息素养教育的评估框架

3.1 阶段1:确定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框架的第一阶段是确定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图书馆员对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审查.对于许多大学图书馆员来说,这一过程包括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对照检查.如果信息素养教育计划与具体的专业课程整合在一起的话,则这一过程还将包括课程设置或者课程目标的审核.根据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如下一些目标,比如:(1)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对信息及其来源进行批判性的评价;(2)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来源对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及其立场或偏见;(3)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描述为什么并非所有的信息来源都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研究目的,能够利用确定的标准区分不同的信息来源,并确定对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哪些信息来源是最合适的;等等.

3.2 阶段2:细化教学成果

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框架的第二阶段是识别教学成果.在确定了信息素养教育某一具体任务的教学目标之后,还需要将这些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使之成为在教学过程中可操作的、可评估的教学成果.这些教学成果当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反映出学生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之后所发生的信息行为方面的改变.比如:(1)学生将能够区分出大众性信息资源与学术性信息资源的差异性;(2)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完整的信息评价标准;(3)学生在使用某一信息资源时,会对其作者的资格和声誉进行调查;(4)学生在使用某一信息资源时,会对该信息与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匹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并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等等.

3.3 阶段3:设计教学活动

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框架的第三阶段是设计教学活动.一旦对教学成果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如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讲座、在线学习指南、示范、实地操作、小组讨论等等.在这个阶段,教学计划的设计必须以相关的学习理论、已有的最佳教学实践以及以前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了解的知识为基础.

3.4 阶段4:实施学习活动

在实施学习活动阶段,图书馆员将前一阶段设计的教学活动逐一实施.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是面对面的授课,也可以通过在线(同步的或者是不同步的)形式进行.在这个阶段,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理解检测类提问或者其他的一些课堂评估工具,快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反馈信息.利用所收集的数据,图书馆员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实时”修订(见图5).

3.5 阶段5:学习评估数据收集

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框架的第五阶段是学习评估数据收集.在这一阶段,图书馆员收集学生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的相关数据.用于数据收集的工具包括问卷调查、测试,或者其他的一些成果考核方式,如收集每一次信息素养教育讲座的工作表、对在线辅导问题的回答、进入数据库的搜索查询情况等.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将数据收集工具与要评估的学习方式相匹配,因为不同的工具是基于不同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收集形成性反馈信息,那么在前几个阶段就可以开始数据收集的过程.

3.6 阶段6:数据解释

在数据解释阶段,图书馆员将第五阶段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与综合.这一阶段可以使用软件包或者对学生工作样本进行编码来进行统计分析.一旦分析完成之后,图书馆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反思,以决定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作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决策.

3.7 阶段7:制定决策

在制定决策阶段,图书馆员制定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包括精炼学习成果、改进教学活动,或者改变数据收集和数据解释的方法等.同时,图书馆员也要将评估结果和主要结论上报相关部门.

重要的是,上述七个阶段构成了信息素养教育评估过程的一个“闭环”.因此,在完成第七阶段的决策制定之后,图书馆员将继续过渡到新一轮的学习目标审查阶段,这样才能保证通过持续的评估闭环过程来不断地改善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

4 结语

通过上述概念框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评估过程中,可以及早地确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并细化教学成果,经过收集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数据,肯定成就,诊断问题之所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可以提高图书馆员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孙海英,王杰英,陈焱.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之蠡测与实务[J].现代情报,2010,30(11):122-124.

〔2〕徐晓琳,蒋亚琳.高校信息素养教学评估[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2(3):177-180.

〔3〕杜鹃.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估标准评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3):7-10.

〔4〕刘孝文.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Shepard,L.(1989),“Why we need better assessmen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Vol.47 No.7,pp.4-9.

〔6〕Wiggins,G.(1989),“Teaching to the(authentic)test”,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Vol.47 No.7,pp.41-7.

G251

A

1673-260X(2011)09-0171-02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学习型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