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凤太地区丝毛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1-10-19吴建阳江满容

地质找矿论丛 2011年2期
关键词:八卦金矿矿石

吴建阳,张 均,江满容,汶 博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 430074;2.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陕西宝鸡7210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矿产勘查工作难度的加大、矿山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后备勘查基地的匮乏,找矿前景模糊的“鸡肋型”矿化勘查区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该类矿化勘查区进行诊断性评价的研究将成为矿产勘查领域里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

凤太矿集区近20年经过多轮金矿找矿工作,发现金矿点16处,1∶2.5万沟系土壤Au异常98处[2],但外围金矿找矿工作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通过对丝毛岭这一典型“鸡肋型”金矿的系统研究,对其找矿前景提出新的认识,以期能对本区“鸡肋型”金矿的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1 成矿地质背景

丝毛岭金矿床位于秦岭泥盆系金-多金属成矿带凤太矿集区的中北部,毗邻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区内出露地层以泥盆系为主,其次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图1)。区内断裂发育,目前发现的金矿床(点)均产于NW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含金蚀变带中[2],而丝毛岭金矿床就产于丝毛岭—荒草沟金矿化异常带中,在该异常带中还发现了小梨园、松树湾等多处金矿点。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化)体形态和产状

矿体均产于丝毛岭—松树湾向斜北翼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第三岩性段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中(图2),近 EW向展布,受NWW向脆-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带的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沿走向或倾向具膨大狭缩、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特征。在矿区的东、中、西部已圈定3条金矿体,以中部的 KⅡ-1矿体规模最大。

2.2 矿石特征

本矿区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石英脉型金矿石,以蚀变岩型金矿石为主,常见二者呈过渡关系。

矿石成分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石结构 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叶片状固溶体分离结构、共生边结构、交代结构等;矿石构造为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揉皱状构造等(图3)。

2.3 围岩蚀变

丝毛岭金矿的围岩蚀变较强,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以及毒砂化,表现为典型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组合。与邻区超大型八卦庙金矿床不同的是本区毒砂化尤为强烈,呈自形板状、针状、矛状等形态,常与黄铁矿共生呈叶片状固溶体分离结构、共生边结构等(图3F,图3G)。一般黄铁绢英岩化和毒砂化蚀变越强,矿体品位越高,二者呈正相关。

图1 陕西凤太地区区域地质金矿产分布略图(据文献[3]修编)Fig.1 Simplified map showing the regional geology and major gold deposits in Fengtai area

图3 典型矿石结构、构造显微照片Fig.3 Representative micro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ores

2.4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

凤太地区的金成矿具有多期次、时间跨度大、演化历史复杂的特征,这与秦岭造山带构造事件的多期次、多旋回性有着密切的内在成生联系。因此笔者以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事件为主线,在深入研究矿区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结构构造以及成矿作用的基础上,认为丝毛岭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点,大致经历了热水沉积期、剪切成矿期、热液活动期、表生期4个成矿期(图4)

图4 丝毛岭金矿床成矿期次及主要矿物生成顺序图

3 找矿远景评价

3.1 控矿因素分析

3.2 与区内典型矿床的对比

通过与邻区八卦庙、庞家河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类比(表1)可以得出:丝毛岭金矿床与八卦庙金矿床处于同一次级热水沉积盆地,含矿岩性为星红铺组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夹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组成的一套热水沉积细碎屑岩;矿床明显受区域NW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定位于NWW向脆-韧性剪切带与NE向断裂密集带的交会部位;在矿石组构特征方面,丝毛岭金矿与庞家河金矿具有更好的相似性,其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组合以及毒砂化,一般蚀变组合越强、毒砂含量越高,矿石品位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且毒砂为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

丝毛岭金矿床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八卦庙金矿床、庞家河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结合各矿床在区域上的空间分布,笔者认为丝毛岭金矿床有可能为八卦庙金矿床与庞家河金矿床的过渡类型,为热水沉积-构造、岩浆再造型金矿床。

3.3 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成矿

丝毛岭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在时间演化上的多期累积和在空间分布上的叠加富集,有可能形成品位较富、规模较大的矿体。但本区各期(各种)成矿作用的强度都明显弱于八卦庙金矿床,且发育的广度也不够平衡,只是在局部出现了叠加富集成矿。早期的热水沉积和NWW向脆-韧 性剪切作用虽然发育较为广泛,只能构成全区矿化的基础条件,由于后期热液的叠加富集并不像八卦庙金矿床那么强烈和广泛,使得矿区东段和西段的矿体规模较小,矿石品位也不高;只有矿区中部的KⅡ-1矿体在早期矿化的基础上叠加了后期的热液期矿化,使得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

综上所述,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最佳找矿部位应为矿区的中部,但是由于热液期的局部叠加富集和矿化强度相对较弱,致使丝毛岭金矿难以形成像八卦庙、庞家河那样的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其规模可能只是中-小型金矿床。

表1 八卦庙、丝毛岭、庞家河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对比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maoling deposit and Baguamiao、Panjiahe deposits

致谢:在野外调研及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了西北有色717队的领导、同仁们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1] 张均,曹新志,陈守余,等.“鸡肋型”矿化勘查区的诊断性评价——以湖北随枣北部地区为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1-142.

[2] 张万业,刘方杰,黄长青.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3,17(2):136-139.

[3] 韦龙明.秦岭凤太地区八卦庙式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成矿预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5.

[4] 汶博,陈明寿,柳小勇.八卦庙及外围金矿控矿因素与富集成矿规律研究[J].西北地质,2007,40:37-43.

[5] 李发林,王瑞廷,李晓雄.陕西凤太地区铅-锌、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选区[J].矿产与地质,2004,18(2):143-147.

[6] 李建华.陕西凤太地区“八卦庙式”金矿控矿因素及其找矿潜力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8,22(1):62-64.

[7] 王瑞廷,王涛,高章鉴,等.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J].西北地质,2007,40(2):77-84.

[8] 李宏平.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J].黄金,2002,23(10):6-9.

[9] 王建平.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床地质特征初探[J].铀矿地质,1993,9(5):266-272.

[10] 权志高.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J].陕西地质,1996,14(2):43-52.

猜你喜欢

八卦金矿矿石
两块矿石
伏羲创八卦
矿kuànɡ石矿石多美丽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世相八卦
世相八卦
锑矿石中锑的准确快速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