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高校电脑艺术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思路

2011-10-19马冬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23期
关键词:青海省青海艺术设计

马冬梅

(青海师范大学 美术系,青海 西宁 810008)

青海高校电脑艺术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思路

马冬梅

(青海师范大学 美术系,青海 西宁 810008)

本文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入手,结合“十一五”期间青海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以电脑艺术设计教育为例,阐述了基于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手段,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师生交流平台多元化,学习资源多样化,学生学习自主化等,最后对青海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高校教育信息化;电脑艺术设计;多元化交流平台;学习资源;自主化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网络开始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教育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在给教育变革和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现状以及学科边界不断弱化的趋势,教育必须积极调整自己的定位,开放自身体系,方能适应变化的现实世界。[1]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2]

二、青海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青海高校教育信息化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加大了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校园网建设

通过实施 “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一改青海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的面貌。该项目以西宁市为中心,建立青海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连接4所本科院校的宽带校园网和宽带2.5G的环状教育主干城域网,通过CERNET青海省主节点——青海师范大学,连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及互联网,构筑青海省教育和科研网络通信基础平台,为联网高校提供快速、便捷的网络通信服务。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传输等应用系统。这对改变青海省高等教育的落后状况,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区间的差距,全面提高青海省教育信息化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网上图书馆建设

2008年1月由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建的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该中心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采用ILASⅡ自动化集成系统,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等业务工作实现了全流程计算机管理。先后建成以CNKI、维普图书馆镜像站点、人大复印资料光盘数据库、Springer Link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Apabi电子图书馆为主体的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把青海省地方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与CALIS体系建设连接起来,进行青海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此推进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提高了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文献保障水平以及服务能力。

3.硬件设备改善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改善的投资力度,积极寻求合作项目,筹集资金为高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等,改善办学条件。以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为例,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教学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图1所示,PC机由2006年的35台提升至2010年的100台,并且配置显著提高,满足了电脑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要求;2010年配备了35台全新的工作站和绘图板,使得三维动画设计教育逐步步入正轨;而打印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给教师的备课和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只有满足了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基本前提,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才能有质的飞跃。

三、电脑艺术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

电脑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作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经过短短数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今的电脑技术已成为艺术设计人员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引起和推动了艺术设计方法的变革。正因如此,青海师范大学将电脑艺术设计课程列为教育信息化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和手段支持下,通过多年实践,笔者提出了电脑艺术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

1.师生交流平台多元化

电脑艺术设计教育有其特殊性,由于设计创作主要依靠电脑完成,故师生交流平台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2所示,在传统电脑艺术设计教学当中,交流平台局限于课堂内,主要包括:设计的投影展示、学生举手提问以及教师单独辅导等。其弊端在于:第一,学生有可能因为视力不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错过投影展示当中的某些步骤,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二,对于某些不理解的问题,有些学生由于胆怯或其他原因而放弃举手提问,不利于师生间的良好沟通;第三,由于没有联网,针对学生提出的相似问题,教师需要逐台电脑进行单独辅导,无疑加大了教师的重复工作量;此外,课堂以外学生如果有问题,很难找到与教师交流的平台,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校园网的连通,给电脑艺术设计信息化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校园网络建立了新型的交流平台,如图2所示,师生间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新型交流平台进行互动,弥补了传统交流平台的缺陷。第一,利用电脑网络传输技术将教师机和学生机联网,实现实时教学。通过这种手段,教师的设计操作会实时显示在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上,从而使学生更方便直观地进行学习;第二,进行在线互动。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由交流(语音或者文字),对于学生提出的相似问题,教师不必逐一单独解答,只需要通过教师机控制对应的学生机进行辅导即可,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辅导效率;第三,对于课堂以外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提交至教师解答专区,从而解决了课堂外师生交流困难的问题。

2.学习资源多样化

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3]针对电脑艺术设计教学,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专门设计开发了“电脑艺术设计学习资料库”,该资料库由固定学习资源、教师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三大板块组成。

固定学习资源:包括学校电子图书馆内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以及青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网上提供的部分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相关视频、教程、电子教案等,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的需要;还包括设计案例、作品赏析以及与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有效的学习资源(如中国教程网、设计在线和网页设计联盟等等)的超级链接。这些资源供学生免费学习、浏览。

教师资源:提供了任课教师的相关介绍以及课程研究方向,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相关信息进行自主选课,并可以选择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辅导教学。

生成性资源:包括自己录制的课程录像,音频、视频文件等。生成性资源主要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到资源库观看已有的资料,每个学生都可以共享其他人互动的过程和成果;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互动的资料和辅导的痕迹对教师的辅导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3.学生学习自主化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的学者由于各自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相比较而言,比较系统、广为接受的应属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齐莫曼教授(Zimmerman B.J.)对自主学习的解释。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4]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由教师所传递的信息牵着走,他们可以从网络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相对于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做到了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它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因此,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虽然青海省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其信息化水平较发达省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十几年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表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青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迎头赶上,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力军。☉

[1]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孙珠婷,杨伟杰.浅谈高校教育信息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0):5649.

[3]黄金龙.网络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4):96-98.

[4]李秀娟.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41-142.

(编辑:金冉)

G43

B

1673-8454(2011)23-0038-03

猜你喜欢

青海省青海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大美青海
青海行七首(录二)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