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黄工地上的“黑包公”
——记山西省引黄工程管理局生产技术处共产党员樊占良

2011-10-19田艺欣

支部建设 2011年19期
关键词:包公干线泵站

■田艺欣

引黄工地上的“黑包公”
——记山西省引黄工程管理局生产技术处共产党员樊占良

■田艺欣

“7月26日,引黄工程北干线进行试通水,位于偏关县下土寨的北干线分水闸首次开启,黄河水以每秒1立方米的流量穿越隧洞缓缓流向调节水库,这意味着同朔人民国庆前可引上黄河水……”近期媒体对引黄二期工程北干线试通水的大量报道,使“引黄入晋”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那些工程建设者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故事也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现年58岁的樊占良,是奋斗在引黄工地上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先后参与了南干线、北干线的机电设备验收、交接工作,以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闻名,被工友们称为“黑包公”。

“卸货”、“验货”、“交货”与“沟通”,是樊占良 16 年引黄工作的关键词。这项看似轻松的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有时甚至很苦,而老樊凭着一股“认真”、“能吃苦”的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参加工作以来,他在每个岗位上都有出色表现

樊占良不是检验员出身,亦没干过库管,来到引黄局之前他所从事的工作都与之相差甚远。

1977年,樊占良毕业于原平农校,响应国家对农林院校毕业生“社来社去”的号召,被分配到忻州地区五寨农业试验站,从事育种工作。1986年,他被调到五寨县农牧局工作。1988年,又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经济开发办(即现在的“扶贫办”),担任副主任。1990年,樊占良带领同志们取得了一个大项目,在他的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下,山西晋达中药厂落户五寨,这是国家支持的扶贫项目,几年间累计获得国家扶贫款项400多万元,药厂规模日益壮大,至今造福当地百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樊占良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工作着。无论是从事熟悉的农学专业,还是接手完全陌生的经济开发业务边学边干;无论以普通职员的身份在遥远的海南连续数月育种,还是以经济开发办领导的身份亲自跑项目办手续,他始终任劳任怨,尽心竭力,一丝不苟。他不善言辞,对自己的评价仅仅是“认真”、“能吃苦”两个词;而入党以来年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员”等荣誉,便是组织对他最大的肯定,是人民对他最真切的称赞。

1995年,樊占良调入山西省引黄工程管理局。

引黄工地上,他成了不折不扣的“黑包公”

山西人对“引黄”一词一定不陌生。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东缘的山西,境内丘陵山峦起伏,河川沟壑纵横,自然地势和天然气候的特点,使山西成为全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山西之短在于水,“引黄入晋”是解决山西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引黄工程管理局成立于1994年8月,负责引黄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初到引黄局的樊占良,担任“物资供应站副站长”一职,主要职责是协助站长工作。1997年引黄工程改革时,他参与了偏关石料厂、加油站的筹建工作。1999年引黄工程一期南干线建设阶段,项目设备进施工现场,他主要负责进口设备的验收、接货和交付,要做好商检部门、生产厂家、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

对性情随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樊占良而言,沟通不是问题,但在进口设备入场安装的过程中做好沟通,却有些难度。南干线上使用的设备有很大一部分系由日本进口,与日方代表交涉时,语言的障碍使得沟通环节不得不加入“第三者”——翻译人员。工作中,樊占良曾遇到翻译人员不能如实翻译的现象,他对日方提出的要求经翻译人员转述就“缺斤短两”,他对日本代表的强烈不满经翻译人员转述就语气弱化,沟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樊占良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毫不留情地换掉了翻译。透过这件事不难看到,他对翻译人员严格要求,对日商代表不卑不亢、刚正不阿,其性格特点与包公恰有几分相似。

樊占良的“黑包公”精神在填写交接单这件小事上也可见一斑。货品交接单一式五联,需要引黄局生产技术处代表、分局代表、设备供应商、安装承包商、监理人员五方共同签字确认。樊占良的原则是“人不到齐我不签字”,这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在引黄一期工程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时,南二泵站曾发生这样一幕:几个日本人与樊占良争论不休,樊占良任由他们软磨硬泡,都不为所动,始终老话一句“人不到齐我不签字”。事后,日方代表当面赞扬樊占良:“您就是到日本最大的企业工作,也是最优秀的员工!”

认真不等于死板教条,他在工作时中总能巧妙处理问题

2010年,一个冬天的傍晚,大雪不期而至。大梁水库地下泵站的设备滞留在距离目的地几十米外的一面陡坡下,恶劣的天气,使载着三十多吨重的机电设备的大型货车显得格外笨拙,近在咫尺的施工便道它愣是上不去。铲雪、车轮下垫棉衣、局部修路,种种措施均不奏效。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有的工友打起退堂鼓:“要不明天再想办法吧?”樊占良不动声色。无意间,他瞥见不远处的一台推土机,急中生智:“对!履带式推土机不怕打滑,一定能把货车推上坡!”几分钟后,在他的亲自指挥下,设备顺利抵达目的地,工地上一片欢呼。

引黄一期工程南干线建设期间,一次,天津港发来一批设备,要分别送往五个泵站。不同设备混装一车,卸货时有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货车先到达一个泵站,却要卸下远处泵站的设备才能取出此泵站的设备,卸货后还要把远处泵站的设备再次装车,送往目的地。正值冬天,夜色降临得早,不仅司机有情绪,设备安装承包商也不愿配合,樊占良磨破嘴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把所有设备安置在指定地点。事后,樊占良反思工作的不足之处:“何不把相邻泵站的设备装在一个车上,既能给国家节约资金,又避免了卸货环节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这一个小小的改动,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领导和工友们的一致肯定。

艰苦环境下工作,他从不抱怨苦和累

2000年元旦,樊占良在内蒙薛家湾接设备。那时候,从朔州到薛家湾一路都是设备,都需要妥善安置,精心保管。机电设备对存放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零下三十六七度的气温根本不能暴露在户外。于是,樊占良和工友们奋战在工地上,搭棚子、盖毡子、安装灭火器。直到最后,只留下樊占良一个人,回到驻地时锅炉房都下班了,没有热水,连方便面都泡不成。就这样,一天繁忙的工作下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甚至只能用干吃面充饥。类似情况还有许多,樊占良没有抱怨过,全力以赴在引黄工地上奋战。

冬天接设备,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夏天开箱验货,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樊占良在恶劣的天气下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的工作说来简单,他却从不因简单而敷衍。

舍小家为大家,他坚毅的外表下有颗柔情的心

最近一年,樊占良每月下乡25天以上。他习惯了东奔西走“不着家”,习惯了在恶劣天气下连续工作,习惯了工地上吃饱上顿没下顿;而他的家人,也渐渐习惯了工作给全家生活带来的变化。

2000年,樊占良的儿子上大学,女儿要去当兵,这些事情没少让他操心。作为父亲,他无法日日在身边辅导孩子们学习,却同全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儿子1998年中专毕业,当身边人都劝说让孩子早点参加工作别再继续念书时,老樊依然坚定地认为,不读书将来就没有出路。他毅然卖掉五寨的房子,凑齐费用支持子女上学。

同年冬天南干线建设期间,樊占良没日没夜奋战在偏关工地。一天晚饭前,他突然接到电话,老伴生病住院需要做手术,没有家属签字手术不能进行。挂了电话,樊占良心急如焚,他筷子都没碰,点起一支烟走出餐厅。等司机吃完饭已将近晚上7点,他们开车直奔太原。一边是术后身体虚弱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伴,一边是工期紧任务重的建设项目,樊占良不假思索选择了后者。他把老伴的母亲从乡下农村接来,还叫来了自己的姐姐,“就让她们替我照顾她吧,工地上实在离不开人。”他对老伴满心愧意,却不肯在太原多停留一天,因为工地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

2011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四,就在万家团圆欢度中秋佳节之际,樊占良却陪着海关的工作人员,再次赶赴引黄工地……

猜你喜欢

包公干线泵站
农田灌溉系统中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水利泵站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送《包公家宴》,享德育大餐
包公吃鱼
长江干线船舶非法储存汽油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女包公”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的灰色分析与预测
包公与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