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知识共享的动因、障碍分析

2011-10-16洪丽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虚拟企业合作伙伴成员

洪丽芳

(泉州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知识共享的动因、障碍分析

洪丽芳

(泉州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虚拟企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识型企业,合作的基础就是开展知识共享活动.由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开展知识活动有别于传统企业,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动因、存在障碍,并构建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动因;障碍

1 引言

自1991年虚拟企业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虚拟企业就以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第一竞争力,是约束虚拟企业整体运作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共享,使虚拟企业能集众之所长,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把握住市场机遇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国内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才刚起步,研究成果还不多.

虚拟企业中知识共享分为两种情况,即成员企业组织边界内部进行的知识共享及成员企业间进行的跨组织边界的知识共享,由于前者与一般企业的知识共享问题等同,因此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来说,主要针对后一种情况[1].本文拟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知识共享的动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几方面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做一些基础性的梳理和研究,以期对我国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2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动因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指虚拟企业中,员工的知识财富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组织中其它成员或为虚拟联盟企业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虚拟组织知识财富[1].其开展知识共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知识的利用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对市场机遇的把握,动因归纳如下:

2.1 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必须能够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快捷地制定、修改或放弃商业计划,这些都要以快速获得知识和信息为前提.通过开展知识共享,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企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及时捕捉外部信息,进行整合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力,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2 应对知识缺口的需要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各企业在不同的专业环节上形成不同的知识优势,各企业的知识出现异质性.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仅凭自身所拥有的知识难以响应外部市场需求,存在知识缺口.企业急需从外部寻找相关资源,需要与其他拥有互补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赖的联盟关系,通过成员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弥补单个企业在面对市场机遇时的知识缺口.

2.3 实现协同运作的需要

虚拟企业是由不同的合作伙伴组成,彼此间的协同运行是虚拟企业组建时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协同运行能保证合作的有序进行,实现虚拟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各成员企业要实现协同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共享基础上.

2.4 实现人力资本开发的需要

在虚拟企业中,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是企业成功运作的核心,各类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学习、吸收、创新是提升虚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由于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人的头脑中,难以实现编码化,因此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管理,通过激励知识人才参与知识共享,开展多种渠道的交流、共享来实现知识的转移、转化、创造,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

2.5 提升组织学习力的需要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开展组织学习.虚拟企业的组织学习既包括各企业内部的学习,即对企业内部现有知识进行整合和利用,也包括从外部开展学习,如成员企业间的学习,企业从媒体、政府部门等获取知识.组织学习能力是企业吸收及转换知识效率的体现.

3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知识共享障碍分析

尽管开展知识共享活动是发挥知识效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虚拟企业有别于传统企业的特性等因素,知识共享活动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发生,知识共享中存在着诸多障碍.

3.1 知识存储交流障碍

虚拟企业是一个涉及众多部门、众多企业的复杂的网络组织,各企业具有不同的背景,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市场营销到客户服务,各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知识自身有具有模糊性,难以为人们所精确认知,在这种情况下,虚拟企业开展知识共享有一定的难度.

3.2 虚拟企业成员自身能力障碍

3.2.1 利己思想

虚拟企业是一个动态组织,在其生命周期中各合作伙伴随时可以加入或退出,合作伙伴又是相互独立的经济个体,彼此间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因此各成员难免存在利己思想.

作为知识接收方的企业在共享活动中表现出诸如尽可能多地吸收合作伙伴的知识并使自身的知识输出最小化,然后将所吸收的知识转化为与合作伙伴相似的技术或产品,并将其打入原属于合作伙伴的市场,侵占合作伙伴的市场份额[2]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合作伙伴利益的同时破坏长期合作关系;作为知识提供方的企业在进行知识共享时,总是倾向于尽量保护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知识,尤其是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知识,避免因知识外溢使自己丧失竞争力.这些行为都阻碍了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

3.2.2 传递知识能力

虚拟企业整体知识存量与成员企业对知识的传递能力相关,企业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编码、传递,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化,但最具价值.企业对知识的传递能力主要指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转换、对显性知识进行编码的方式以及将进行处理后的知识进行传递的能力.企业的传递能力太低,会使本该参与共享的知识无法传递出去,降低虚拟企业知识存量,使虚拟企业因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3.2.3 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学习能力包括组织吸收新知识以及转换知识的能力,是组织长期知识积累和知识投资的结果.组织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知识共享的效果,通常来说,二者间成正相关关系,组织学习能力越低,知识共享效果越差,越难实现预期目标.

3.3 知识共享环境障碍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因素诸如政治、法律、人文等因素,单凭企业自身力量无法进行调控.因此,本文仅从虚拟企业内部出发分析其微观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3.3.1 组织文化差异

虚拟企业的组织成员来自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语言、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使虚拟企业在进行知识共享时存在“两面性”.一方面通过来自不同文化知识的碰撞更容易产生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成员企业在进行沟通交流时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传递、接收和理解知识上容易出现遗漏或偏差,甚至引发文化冲突,阻碍企业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3.2 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异地性使得彼此间开展知识交流、共享都离不开完善的技术支持平台.由于各成员企业实力不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难免存在差异.对于那些知识管理系统相对滞后的成员企业,容易出现诸如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差,与其他成员企业间、外部环境进行知识传播交流的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法与其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相兼容等问题,阻碍了企业参与知识共享.

3.3.3 信任程度低

在虚拟企业的管理中,为使虚拟企业获得更大利益,需要进行多方合作,而合作的基础就是信任.信任是各成员企业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前提.成员企业间的信任程度低,意味着企业不愿意与其他成员共享知识,对其他成员共享来的知识持怀疑态度,会引发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阻碍了知识共享的有效进行.

3.3.4 沟通渠道不畅

沟通渠道的不畅通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阻碍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如渠道形式过于单一,限制了知识传播交流的宽度和深度,使知识在传递、接收过程中容易失真;与传递知识所需的方式不相匹配,则会导致知识共享活动无法开展.

4 创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

受到虚拟企业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知识共享时难免存在障碍,阻碍知识共享的顺利开展,影响知识共享的最终效果.因此,有必要创建完善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保证知识共享顺利、有效地进行.

4.1 建立统一的知识表示机制

可以由第三方比如行业协会或者由虚拟企业中的主导企业来制定来建立本行业、本领域通用标准的术语集合,主要对本行业、本领域内通用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描述,形成虚拟企业统一的知识表示机制,最终成为本行业、本领域内成员普遍接受的标准.

4.2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知识保护机制

在强调信任、相互忠诚的基础上,保证各成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止企业核心机密知识外泄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成员企业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包括知识绩效机制、知识奖惩制度、知识成果考核制度、知识薪酬支付制度、知识晋升制度、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知识署名制度、知识培训制度和知识老化成员淘汰制度等[3].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知识保护机制能确保成员企业各自核心知识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成员企业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

4.3 建立积极向上的组织学习机制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由于被转移知识自身的模糊性、复杂性等特性,导致知识难以进行转移,称为知识粘性.组织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企业在知识尤其是粘滞知识的接收和理解上有一定影响,可通过建立组织学习机制,鼓励各成员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各成员企业对知识的接收、理解、消化和应用能力,缩短企业间的知识差距,从而提高成员企业在知识尤其是粘滞知识上的传递与接收能力,增强虚拟企业的整体实力.

4.4 培育良好的知识共享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凝聚、激励和强化的作用,能有效推动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虚拟企业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组成的联盟,良好的知识共享企业文化对于以合作为基础的虚拟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育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文化:

4.4.1 强化各企业、各员工对于“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这一价值观的认同,并将该价值观进一步内化为组织、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

4.4.2 注重对企业多元文化的培训和学习,提倡理解、尊重各成员的多元文化,鼓励各成员间多种渠道的交流,消除文化隔阂.

4.4.3 各级领导层对知识共享活动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能够身体力行推动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用实际行动传达开展知识共享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4.5 构建统一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信息化平台

建立统一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能够帮助各成员企业有效避免因各自信息化程度的不同而引起的沟通、共享障碍,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5.1 构建虚拟企业知识库.主要任务就是对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参与共享的知识和外部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加工提炼,按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整合、分类,形成虚拟企业共有的知识资产.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搜集获取知识、分析整合知识、分类存放知识.

4.5.2 构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社区.由于虚拟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主要以显性知识为主,隐性知识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可通过构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社区来进一步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如建立博客、BBS论坛等,由专人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观点、经验,通过整合、提炼最终保存到虚拟企业知识库中.

4.5.3 构建统一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网络和知识地图的构建.虚拟企业成员可方便地通过共享网络访问虚拟企业知识库和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社区,从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或找到相关专家“解惑”.而知识地图具有知识导航功能,能指示出各类资源的位置,方便用户进行查找.

4.5.4 整合各成员知识.虚拟企业各成员可登陆知识共享平台来访问虚拟企业知识库和虚拟企业知识社区,除了通过共享平台提供自身愿意共享的知识以外,还可从中搜索、获取所需的知识或专家,在经过一系列学习、理解、吸收后,将内化后的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平台再次保存到知识库中供其他成员企业分享.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信息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架构示意图

4.6 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

信任是虚拟企业合作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虚拟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4.6.1 建立科学的合作伙伴筛选机制

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虚拟企业成立之初信任形成的基础,有利于虚拟企业成立后信任关系的良性发展,因此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是构建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的首要任务.可以从候选企业的经营业绩、核心能力、知识共享能力、共享意愿以及资信状况等方面出发,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最终筛选出合适的合作伙伴.

4.6.2 建立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制度

虚拟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市场机遇,创造财富,成员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否是虚拟企业合作成败的关键.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有助于促进成员企业信守承诺、积极合作,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又有助于提高企业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4.6.3 建立严厉的行为约束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规范准则从道德和制度两方面约束成员企业的行为,让各自独立的成员企业在虚拟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感觉到彼此间的相互平等,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对投机行为的严格惩罚制度,提高成员的“违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防范成员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维持虚拟企业的信任水平.

4.7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畅通的沟通渠道有利于企业间各类知识的传递和转移,成员企业间沟通的及时有效对增进企业的信任程度也有一定的帮助.保持渠道的畅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7.1 知识标准化

尽可能传递虚拟企业知识表示机制中规定的标准化知识,方便知识接收方的理解和接收.

4.7.2 沟通渠道的多样化和简易化

不同形式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显隐性知识的传递,增进成员企业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同时共享渠道还需要方便易用,共享过程简单,以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4.7.3 知识与沟通渠道的匹配度

若虚拟企业成员各自采用不同的知识接收和传递方式,由于被传递知识与所需的沟通渠道不匹配,知识传递将无法进行,因此需要构建与被传递知识相匹配的沟通渠道.

5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唯一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作为顺应当前市场竞争态势而产生的虚拟企业,其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作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环节之一,能帮助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虚拟企业的整体实力,可以说虚拟企业合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共享的过程.由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的知识共享有别于传统企业,因此本文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的知识共享角度出发,探讨其产生的动因,从知识、成员企业、环境三个角度出发,分析阻碍知识共享有效进行的障碍,并进一步提出构建完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来保证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

〔1〕周在天.虚拟企业中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5(9).

〔2〕朱玉岭,陈菊红,赵培勇.敏捷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分析[J].情报杂志,2006(3).

〔3〕郭韧.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0(9).

F270

A

1673-260X(2011)09-0084-03

猜你喜欢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虚拟企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中激励机制和制度研究
CHIP全球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