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店-张厂地区油气显示层录井解释方法探讨

2011-09-29方锡贤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年1期
关键词:气测本区录井

方锡贤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公司,河南南阳473132)

毕店-张厂地区油气显示层录井解释方法探讨

方锡贤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公司,河南南阳473132)

毕店-张厂地区是河南油田重点勘探区块,该区高凝油、普通稠油等多种油质及薄油层的存在导致录井显示的复杂多样,原有的录井油气层解释方法不能适应本区油气层解释的需要,岩电关系复杂则导致不同性质流体在测井资料的分异性较差,给本区油气水层的解释评价带来带来一定困难。在分析该区录井及电性显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录井异常显示层的划分标准以及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地化、电性等适应本区特点一些解释评价方法,为提高资料的综合水平,还提出了本区的地化-气测一体化解释图版,录井-测井一体化解释图版。

毕店;张厂;油气显示层;显示级别;地化;一体化图版

毕店-张厂地区是2009年河南油田勘探的重点地区,继泌359井获高产工业油流后,该区多口探井喜获工业油流,一个埋深适中、物性较好、单井产能较高含油区块已经诞生。总结本区不同性质流体在录井、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寻找适应本区石油地质特点的解释技术,对于下步本区评价勘探、滚动开发以及开展老井复查、有一定的作用[1]。

1 毕店—张厂地区石油地质特点

1.1 概况

本区于泌阳凹陷中部深凹区西端,南部与双河油田相邻,西北部紧邻古城油田,东北部紧邻王集油田。该区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和北西向正断层把向西北方向抬升的古城鼻状构造切割成若干个断鼻、断块,由于断层的遮挡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含油断鼻、断块构造。储层处于西北部古城和北部张厂三角洲砂体前缘相带,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以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分选好,胶结较疏松,物性较好,是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

1.2 油气显示特点

(1)岩屑录井含油级居中,一定程度上反映储层含油程度。本区岩屑录井显示虽然油浸、油斑、油迹、荧光皆有,但主要以油斑、油迹为主,荧光级别的一般为水层、干层。

(2)气测异常与储层流体对应性差 。据已试油井资料,虽然本区油层均有气测异常,但全烃异常相对幅度相差较大(2.0~20.9);同时虽然大部分油层组分齐全,但也存在着部分油层组分不全的现象。在组分构成上呈现甲烷相对含量呈两极化状况,20%~100%均可获得工业油流。

(3)地化录井对储层反映程度较好。本区油层埋深为1000~2000m,储层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储渗空间为孔隙,储层流体为油、水。在这一埋深及储集岩性、空间、流体条件下,地化录井较能真实地反映地下储层含烃量及油性。

本区油层地化S1(液态烃)值为7.392~22.178 mg/g,主要集中在9~13mg/g,油层地化 S1值集中度与非产层的分离度均较好。

1.3 油水层电性特点

本区油层主要为薄层,受围岩分流作用及束缚水的影响,本区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而干层及部分水层由于受储层含灰质、白云质影响,电阻率相对较高,导致出现“高阻水层”、“低阻油层”的现象,油水层电阻率差异小。

2 录井油气层解释方法

基于以上石油地质特点的分析,本区油气层解释要坚持以地质为基础,以地化为主导,充分分析物性、钻时对气测、地化资料的影响,分析其数值的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精细解释。

2.1 解释层的划分与选择

(1)本区试获油流层地质录井均有显示,油层一般为油斑细砂岩及以上级别岩性,油水同层为油迹粉砂岩及以上级别显示,因此岩屑录井选择解释层的下限标准是油迹粉砂岩。

(2)本区试获工业油流层全烃相幅度均大于2,因此全烃相对幅度大于2是选择气测解释层的基本条件。

(3)本区油层地化录井地层含烃总量Pg较高,一般大于8mg/g,试油层中获得工业油流层中分析值最小的是7.392mg/g,因此将 Pg≥7.392mg/g作为地化录井选择解释层的条件。但由于本区地化录井受分析及时性、样品代表性影响较大,因此,如果气测录井有明显的异常层段、岩屑录井达到油迹粉砂岩的、地化录井分析数据与上下地层有明显区别也应作为地化录井解释层。

2.2 油气层解释方法

2.2.1 岩屑(心)录井法

油层:油斑细砂岩及以上级别岩性,滴水不渗或微渗。

油水同层:油迹粉砂岩及以上级别岩性,滴水微渗或缓渗,纵向上岩性、含油级别及滴水情况不一。

非产层:荧光细砂岩、油迹粉砂岩、油迹细砂岩、油斑粉砂岩。滴水易渗或滴水渗,无油脂感,有水渍感或干枯。

2.2.2 曲线“幅差形态”法

钻时反映的是地层可钻性,地层岩性、物性不同,钻时曲线形态不同。气测测量的是钻井液中含烃量,储层流体不同,储层物性及能量不同,单位时间侵入钻井液中的烃类物质量不同,气测录井分析值不同,因此利用气测全烃曲线形态可以判断储层流体性质。

地化录井是通过热解方法对岩石含烃量进行分析,它的分析数据反映的是单位岩石不同相态烃类物质含烃量,物性不同,烃类构成不同、烃含量不同,在地化录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反映,因此地化曲线形态可以反映地层流体性质。利用钻时、全烃、地化曲线形态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已有较多的介绍[1-2],本文不再赘述。

将钻时曲线与地化、气测曲线迭合,利用其幅差和形态,能够较好地判断储层流体性质[1-2]。

(1)油层:钻时曲线、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均呈“箱形”形态或均呈“三角形”形态,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呈同向高值,与钻时曲线呈异向(正差异),幅差大,钻时曲线与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对应性好,低钻时处高气测、地化(见图1)。灌满系数(全烃异常厚度与储层厚度比)大于0.84。

(2)油水同层:钻时曲线呈“箱形”形态,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均呈“三角形”形态;钻时曲线呈“三角形”形态,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呈窄“三角形”形态;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呈同向高值,与钻时曲线呈异向(正差异),幅差由大到小,钻时曲线与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对应性较差(见图1)。灌满系数(全烃异常厚度与储层厚度比)0.60~0.84。

(3)差油层:钻时曲线呈低幅“齿状”形态,全烃曲线、地化曲线虽然同向,但全烃曲线呈低值,地化曲线呈高值,两者有较大幅差。钻时曲线与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对应性较好,钻时曲线与气测曲线呈异向(正差异)低幅差,与地化曲线呈异向(正差异)高幅差。

(4)水层:钻时曲线呈“箱形”形态、“三角形”形态,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呈低幅“三角形”形态或“箱形”形态(见图1),同向低值(或地化呈高值,但地化S1/S2呈低值)。钻时曲线与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呈异向(正差异),幅差小。灌满系数(全烃异常厚度与储层厚度比)小于0.60。

(5)干层:钻时曲线呈高值低幅,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呈低值低幅,钻时曲线与全烃曲线、地化曲线对应性较差,呈同向(负差异)或异向(正差异),幅差小(见图 1)。

图1 毕店-张厂地区不同性质流体典型曲线

2.2.3 图版解释法

将地化资料与气测资料结合和将录井与测井资料结合起来建立一体化解释图版,能够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以长补短,提高图版解释符合率。

(1)地化-气测一体化解释图版。在气测资料中,组分C1值是受钻井液添加剂影响最小的气测组分数据,同时通过大量对比分析,C1相对含量[C1/ΣC=C1/(C1+C2+C3+iC4+nC4)]是产层与非产层分离度最高的参数,因此将C1相对含量(C1/ΣC)做为地气一体化解释图版的一个参数。地化录井S1值反映的是单位岩石液态烃的含量,因此将S1做为地气一体化解释图版的一个参数。

经过探索,并借鉴其它地区的解释经验,以C1/ΣC-S1模型建立地气一体化解释图版(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油层与非产层分异性明显,图版可靠性较高。

图2 毕店-张厂地区地化-气测一体化解释图版

(2)录井-测井一体化解释图版。测井资料反映储层含油性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是电阻率 Rt,正如上文所述,本区录井反映储层含油性最明显的资料是地化S1值,经过资料交会图处理,这两个参数比别的参数组合能够更好地区分产层与非产层,因此选用电阻率Rt、地化S1值做为录井-测井一体化解释图版的参数。图3是毕店-张厂地区录井-测井一体化解释图版,从图上可以看出,同类流体集中度好,不同类流体分离性好。

图3 毕店-张厂地区录井-气测一体化解释图版

3 解释实例

B377井1022~1025m井段,岩屑录井为灰褐色油斑细砂岩,含油岩屑占岩屑含量15%,滴水缓渗呈馒头状,荧光湿、干照均为淡黄色,滴照乳白色,系列对比8级。

气测ΣC:0.148↑3.099%,C1:0.088↑1.832%,C2:0.003↑0.038%,C3:0.001↑0.005%,iC4:0.000↑0.023%,nC4:0.000↑0.043%;地化:S0:0.6191 mg/g,S1:22.1778mg/g,S2:11.0418mg/g;电测:电阻率162Ω·m,地化-气测一体化图版解释解释为油层,录井-测井一体化图版解释解释为油层,曲线“幅差形态”法具有典型的油层特征,综合解释为油层,投产后,投产后产油保持在20t/d以上。

4 结论与建议

(1)本区获得工业油流的油层、油水同层的含油级别为油斑、油迹级,因此建议该区今后选择试油试采层位时应充分考虑到岩屑录井显示。

(2)地化录井资料对本区油水层反应较为敏感,但由于受样品代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同时结合气测录井异常进行综合判断。

(3)在采用图版解释的同时,要考虑气测等“曲线形态”及“幅差”,综合分析。

[1] 方锡贤.栗园背斜油气显示层解释方法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5):27-29.

[2] 方锡贤,程岩,熊玉芹,等.P2井特殊烃组分气测异常显示层探讨[M].录井工程,2006,17(1):43-46.

编辑:彭 刚

TE132

A

2010-01-21

方锡贤,工程师,1964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广东石油学校石油地质勘探专业,现从事石油录井技术管理工作。

1673-8217(2011)01-0052-04

猜你喜欢

气测本区录井
汽车定量机油泵限压阀的气测研究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钻井液定量气测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
二维码在录井设备管理上的应用
国有录井公司做赢低效地热录井市场举措
录井工程2017年第1~4期分类目次
气测交会图板解释方法在渤海X 油田的应用研究
彬长区块核磁共振录井T2截止值确定方法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