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似仙境落凡间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

2011-09-28撰文梅小燕

浙江林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畲族云雾梯田

□撰文/梅小燕

疑似仙境落凡间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

□撰文/梅小燕

云和梯田原称梅源梯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近年来,云和依托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丰富的人文历史精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公众参与,着力构建“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发展格局。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打造“中国最美梯田观光基地”,建成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梯田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公园。

梯田是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公园涉及梯田总面积1550公顷,其中核心景区总面积900公顷。右起南山、左至栗溪坑、上到梅竹、下及梅源,介于海拔300—1100米之间,层叠700多层。梯田面积集中连片,规模大,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山、水、梯田、村庄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景优美,水源补给稳定。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生物景观资源以垂直地带性森林景观为主,包括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矮林灌丛、落叶阔叶林、山地草甸等中低山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及森林季相景观、湿地景观、森林—湿地复合景观。公园内挂牌的保护植物和名木古树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共204株,主要分布在下垟、坑根、栗溪等地村口,以栗溪古树群规模最大。栗溪古树群位于崇头镇栗溪村水口,距离公园中心景区1180米,由枫香、苦槠、甜槠、木荷、青冈栎、蓝果树、多脉榆、冬青、刺柏、马尾松、柳杉等树组成,约117株,最高的30米,最大的胸围8.53米,平均胸径0.8米,郁闭度0.9度,林冠平均高15米,分布在栗溪坑的两侧,是村庄的天然屏障。临近金坞自然村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分布。该区域集古树群、古生物遗存、石拱桥、夫人庙、“留耕堂”等景点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游玩、观赏价值。公园内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白鹳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小灵猫、穿山甲、鬣羚等数百种省级保护动物。

“云雾景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湿地公园的一大特色与亮点。由于海拔较高,梯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凝成云雾,水分又被林木充分吸收,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与层次,从而形成区域特有的梯田云海奇观。每逢雨后初晴,整个景区在云雾的笼罩之中,从东北方向来的浓雾即会沿着峡谷飘入崇头盆地,站在山巅之上,如腾云驾雾般,大有飘飘欲仙之感。雾凇是梯田景区又一特有的气象景观。在冬春季,区内若遇连日的阴雨或低温天气就会出现难得一见的雾凇奇观,晶莹剔透,玉树琼枝,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区域是畲族聚居地之一。畲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民族风情,畲族文化是梯田农耕文化的直接产物,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生活深受其影响,畲民从饮食到服饰,从日常劳作到过年过节,从娱乐游艺到婚育寿丧,都保持着浓郁淳朴的风俗习惯,如樟树亲娘、牛大王、两头家、烀年猪、乌米饭、操石磉等习俗,是最生动、最丰富、最传统的人文景观。

猜你喜欢

畲族云雾梯田
云雾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甘肃梯田
魔法云雾
云雾是山做的梦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云雾是山做的梦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