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血小板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2011-09-19刘玲佩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7期
关键词:血小板肺癌体积

刘玲佩

(上饶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江西 上饶334000)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远处转移和肿瘤不可控制的生长是肺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血小板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本身可以促进血小板增多[1]。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及肺癌患者转移情况与血小板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均经病史、临床表现、CT检查、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42~82岁,平均年龄(59.5±2.3)岁。其中鳞癌22例,腺癌16例,小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11例,均经细胞病理学确诊。另选同期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检测方法

全部入选对象均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0mL。以EDTA-K抗凝,混匀后在库尔特Gen 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2h内分别检测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转移情况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所有试剂均采用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结果采用(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均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

56例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高(>300×109/L)17例,占30.4%,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增高(>300×109/L)1例,占3.3%,两组血小板增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其他病理类型的肺癌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PLT(×109/L)PCT(%)MPV(fl)PDW(%)30 207±43 0.17±0.09 8.9±1.4 16.4±1.5 16.6±0.9腺癌 16 210±61●★ 0.19±0.12● 9.4±2.32● 16.9±1.0小细胞癌 7 269±56★ 0.23±0.11★ 8.9±2.4★ 16.8±0.5大细胞癌 11 258±71★ 0.24±0.11★ 8.5±2.3★ 16.6±0.7健康对照组鳞癌 22 266±49★ 0.24±0.15★ 8.7±2.57★

表1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血小板测定值PDW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腺癌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分别与其他类型的肺癌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2 肺癌患者转移情况与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

表2 肺癌患者转移情况与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肺癌患者转移情况与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未发生转移组比较:P<0.05或P<0.01。

组别 例数 PLT(×109/L)PCT(%)MPV(fl)PDW(%)发生转移 19 336±89● 0.34±0.14● 11.6±2.4● 9.1±1.6●37 204±67 0.17±0.09 11.0±1.8 8.2±0.9未发生转移

表2结果显示: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分别与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 讨论

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复杂过程[2],尤其是肺癌的发展及预后判断目前没有更好的检测方法,仅以肿瘤增大、稳定及消失来判定疗效、评估预后。本研究对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小板参数的测定,是肿瘤学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它反映了机体的凝血功能,同时间接地反映了骨髓的造血功能。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认为血小板值的增高能反应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又有文献报道血小板增高能预测早期癌症[3]。

本组资料中,56例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高(>300×109/L)17例,占30.4%,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增高(>300×109/L)1例,占3.3%,两组血小板增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腺癌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分别与其他类型的肺癌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上述结果分析肺癌患者PLT升高的原因可能为:肿瘤炎性部位释放PLT生成样激素,刺激骨髓及促进肿瘤生长的某些细胞因子(如IL-1、IL-3),具有PLT生长刺激作用,可促使PLT升高;慢性失血和营养不良致PLT反应性升高;肿瘤组织坏死、PLT破坏加速,可能引起代偿性PLT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与文献报道相符[4]。

肺癌患者MPV和PDW增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肿瘤细胞产生衍生的血小板生成因子致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代谢活跃,多倍体增加,产生大体积的血小板;②肺癌患者经常发生静脉血栓及组织坏死,血小板破坏加速,反馈性引起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为迅速补充外周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新生的大体积血小板释放入血,引起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③癌细胞能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形成微聚集,使MPV 和 PDW 增高[5]。

许多文献报道,血小板增多的患者生存期比血小板正常的患者短。恶性肿瘤患者PLT明显高于健康者,提示恶性肿瘤促进了血小板增生,而有转移者PLT明显高于未转移者,提示血小板增多在肿瘤的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组研究显示,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分别与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本研究结果认为血小板值增高可以反映体内是否有活跃的肿瘤细胞,肺癌患者以多种机制引起血小板增高,同时血小板增高也可促进肺癌的生长和转移,对肺癌患者常规检查的血小板值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的发展。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5-1544.

[2]王阳,任强.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及其分期关系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7(2):105-106.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

[4]廖晓梅,朱乐攀,袁红霞.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11(2):17-18.

[5]本巴吉.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21):107-108.

猜你喜欢

血小板肺癌体积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