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大熊猫疾控中心绿色建筑节水设计

2011-09-12波,杜

四川建筑 2011年5期
关键词:非传统用水量水源

李 波,杜 欣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1 工程概况

某大熊猫疾控中心位于青城山镇石桥村,为公益性的大熊猫科研保护、救护与疾病防控基地。该基地包括大熊猫救护与检疫区、大熊猫疾病防控与研究区、大熊猫康复与训练饲养区、公众接待与科普教育区、自然植被区和办公与后勤服务区等(图1)。总建筑面积12 428.06m3,总占地面积约51 hm2,最高建筑高度为11.48m。

2 绿色建筑节水设计背景

作为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汶川大地震灾震后恢复项目,该疾控中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口援建。受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由我院承担项目设计。根据投资方及业主要求,设计应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下称“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设计三星标准”的要求。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是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对绿色建筑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标准”中关于公共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规定共有控制项5条、一般项6条,优选项1条。

通过对条款的认真分析和精心设计,本疾控中心除一般项中“设置再生水”一条不适用外,其他均符合标准,达到了“绿色建筑设计三星标准”的要求,成为在节水设计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项目。

3 生活用水量及给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06.63m3/d,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24.40m3/h。其中熊猫圈舍区最高日用水量和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分别为132m3/d和12.25m3/h。水量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生活用水量计算表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场地东部较为平坦,为主要建筑规划区,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场地西侧山区为熊猫圈舍区,设转输水池和高位水池,以重力流的方式供水。

图1 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

续表1

图2 年均耗水量分配比例

图2为本项目年均耗水量分配比例。可见除熊猫饮用外,用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化浇洒,餐饮和人员用水,冲厕(大小便器),科研医疗用水。

4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4.1 系统概述

本项目节水设计的主要目标和难点在于满足“评价标准”在节水方面的各种硬性指标(主要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等)。通过上节对耗水量的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收集处理后的雨水作为非传统水源,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和广场冲洗,卫生间冲厕,熊猫兽舍地面冲洗等用途。

4.2 雨水收集范围和措施

项目所在地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为保障年内不同月份雨水的回用,雨水收集方案采用“分级调蓄收集”的理念。共有3个调蓄水体,分别为山区雨水塘、规划景观水体和现状湿地(图3)。

图3 雨水收集示意

场地西侧为山区,场地东部较为平坦,为主要建筑规划区。根据地形条件,山区雨水利用地势坡度就近汇入山沟沟渠。通过沟渠、溪流等形式最终汇集到雨水塘和场地东侧景观水体。建筑区雨水径流利用植被浅沟就近排入沟渠或现状湿地。考虑到可能存在污染问题,不收集建筑区地面径流雨水,仅收集西部山谷及景观水体上游部分汇水面积共约10.3 hm2内的雨水。超出部分通过溢流口等措施溢流,排入场地东侧水渠。雨水收集调蓄流程见图4。

4.3 水量平衡

4.3.1 可收集雨水量

原水来源根据平均日用水量及成都常年降水量数据计算。雨水利用设计径流总量按下式计算:(《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4.2.1-1):

W=10ψchyF=10×0.15×947×10.3=14631m3

式中:W:雨水设计径流总量(m3);ψc:雨量径流系数,取0.15;hy:设计降雨厚度,成都地区常年的年降水量为947.0mm;F:汇水面积,西部山谷及景观水体上游部分汇水面积共约10.3 hm2;雨水可回用量按雨水设计径流总量的65%计,约为每年 0.95×104m3。

4.3.2 非传统水源用水量

雨水经处理后主要用于绿化浇洒,景观补水,卫生间冲厕,熊猫兽舍地面冲洗等用途。根据“评价标准”第5.3.12条,“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通过咨询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标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本项目部分用水为特殊用水,进行非传统水源使用率计算时可不计入其中。不计入其中的用水项目包括表2中序号为1、2、3、9的生产用水、序号13的熊猫饮用水。

其用水量计算见表2。经计算,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60.3%,符合标准要求。年非传统水源用水量为9 331m3,小于年可收集雨水量。收集的雨水可满足非传统水源用水量需要。

图4 雨水收集调蓄流程

表2 节水用水量计算表

4.3.3 雨水收集池

根据用水及降水曲线计算,并考虑到下渗及蒸发等因素,总蓄水容积定为3 000m3。即山区雨水塘和场地景观水体总有效蓄水体积不小于3 000m3(可利用部分容积,不包括景观最低水位以下水量)。

4.4 处理及供水系统

由于在规划设计中径流区域的原始植被未被破坏,雨水水质较好,设计采用“过滤+消毒”的处理流程。雨水处理机房水泵从水体水中抽水,经砂缸过滤,次氯酸钠消毒后进入清水池。处理后的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的规定要求。为了保证储水的水质,在清水池内设置水池自洁消毒装置。

本地块内各建筑物高差较大,为节约能源,采用分级调蓄的方案,就近调蓄、利用(回用)雨水,节省雨水回用管道,降低加压水泵的提升高程和后续运行费用等。清水池按照雨水利用系统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25%~35%设计。设备按每天10小时运行设计,处理水量为最高日雨水用水量。

非传统水源的处理和回用系统分区与给水系统相同。在山谷雨水塘堤坝下游附近(标高约为698m)设一套处理设备,供周边15个圈舍及管理用房,公厕等非传统水源用水。处理能力为3m3/h,清水池为8m3。在东部建筑区景观水体旁(与消防水泵房合建)设一套处理设备,供各建筑及绿化浇洒非传统水源用水,处理能力为9m3/h,清水池为34m3。处理后分别采用高区和低区变频装置供至各建筑用水点,场地浇洒及绿化采用专用变频给水泵。

5 其他节水措施

5.1 雨水渗透利用系统

本工程对雨水除了直接回收利用外,还设置了雨水间接利用,即雨水渗透利用系统。把雨水转化为土壤水,补充地下蓄水层。

设计利用原有植被、冲沟等生态化措施作为雨水径流的通道,减少对场地自然植被的破坏,既明显减少雨水管道系统投资和费用,同时能带来较好的生态和环境效益。同时园区汽车道、步行道、停车场等均采用透水混凝土,从而增加雨水渗透量。

5.2 绿化喷灌系统

根据“评价标准”第5.3.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绿化浇洒除水源为非传统水源外,还采用了喷灌系统。采用半自动化灌溉系统,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溉周期等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或采用手动控制,同时加强绿化灌溉的节水管理。

5.3 用水器具与管材选择

“评价标准”的“控制项”规定“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设计选用《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采用节水型的卫生洁具、冲洗阀;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配置感应龙头;各类出水龙头均采用充气式节水龙头;小便斗采用光电感应式控制阀,座便器均采用3/6 L两档节水型座便器;淋浴花洒均采用节水型花洒。所有器具应达标《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 18870的要求。

防止管网漏损也是提高节水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城市给水管网漏损率一般都高于10%,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根据“评价标准”,选用适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设计中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采用柔性接口。做好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并控制管道埋深。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等措施避免管道渗漏。另外结合水量的分项计量,在室外管道始、终侧分别设置水表,以便于发现管道渗漏问题,避免因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问题导致大量的水跑冒滴漏。

6 结束语

本工程采用收集处理后的雨水作为非传统水源,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和广场冲洗,卫生间冲厕,熊猫兽舍地面冲洗等用途。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60.3%。

设计了雨水渗透利用系统和喷灌绿化系统。选用节水器具和优质阀门管材等措施,均达到或超过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节水设计的要求。不仅总体经济效益较好,而且有一定的环境效益。其设计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1] 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GB 500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3] GB 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

[4] GB/T 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非传统用水量水源
保护水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南水源头清如许
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寻找水源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