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农村住宅的质量分析

2011-09-12肖金贵

四川建筑 2011年5期
关键词:生土木结构凉山州

熊 梅,肖金贵

(1.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2.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西昌615000)

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我国在自然防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在城市建筑的自然防灾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和缺乏自然防灾知识等原因,农村建筑防自然灾能力依然非常薄弱。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的惨重地震灾害中,再次揭示了农村建筑脆弱的防灾能力,使得统筹考虑城市和乡村防自然灾害的问题也又一次引起政府和相关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该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104km2,总人口390万人。彝族占约总人口49%;汉族占约总人口48%;藏、回、蒙古等其他少数民族占3%左右。广大彝族聚居区在民主改革前还处于奴隶制阶段。从全州最高点恰朗多吉峰海拔5958m到最低点大岩洞金沙江河谷海拔325m,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 633m。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州内各地都呈现出立体气候,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 ~17℃。地震活动活跃,地貌以丘陵和沟壑为主,决大多数农村住宅均依山而建,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往往面临着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险,防灾形势非常严峻。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基础工作,笔者对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的住宅的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取得农村住宅质量的第一手数据。

1 山区农村住宅类型及安全等级评定

本次调研选取美姑、金阳和德昌三县进行抽样调查。美姑县和金阳县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山区县的典型代表;德昌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在每个县中选择四个镇,每个镇中选择四个自然村,共计48个自然村进行抽样调查,考虑到局部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而农村住宅的结构类型和安全等级与地方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为使此次抽样调查具有普遍意义,所选择抽样的镇和村分别涵盖所在县和镇好中差三类经济状况。在每个村中对一个村民小组的全部民房进行安全性鉴定,所鉴定的民房都是居民正在使用的。根据山区农村住宅的具体情况,本次普查结构类型主要分为砌体结构、生土木结构、土木结构、混凝土结构和其它类型结构(指上述4种结构类型以外的其它少量农村房屋结构类型)等5种结构类型。住宅类型抽样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抽样住宅结构类型分布

房屋安全等级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的有关内容规定,农村住宅的房屋安全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住宅安全等级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抽样住宅安全等级

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美姑县、金阳县地处山区,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自建的住房完全没有出现抢盖、加层的情况。所用建材都是就地取材的生土、石头、木材和砖瓦等材料为主。从表1可以看出,而这两个县的农村住宅结构类型都是以生土木结构和砌体结构为主。从1986年以来,凉山州实行高山移民,将部分农民从海拔2 800m左右的高山上搬迁下山,但美姑县至今还有居住在2 800m以上高寒山区和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地区仍有3 928户、19 796人,他们亟需实施易地移民搬迁;金阳县截止2004年底,居住在2 800m以上高寒山区和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地区仍有3 460户、15 378人,特别是高寒山区和部分自然灾害频繁地区的贫困农户仍然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亟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德昌县并不属于贫困县,不过,由于德昌县有二元经济现象明显的特点,安宁河、茨达河流域基础好、发展快,老百姓较富裕,而高山、二半山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收入低,较贫困。全县依然面临着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大,扶贫移民对象面广、量大,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的形势。按照“十一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逐年进行,农民自盖房的数量也逐年增多。盖房以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类型为主,占到抽样房屋数量的45%左右。施工技术水平较高,建筑材料质量较好,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新住房选择的位置较好。从表2房屋安全等级分布可知,这类住宅安全等级多为A和B级。生土木结构和木结构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建造年代经济落后,建造物质匮乏,材料质量、建造技术难以得到保证,加之建设年代久远,使用过程中缺乏对住宅进行必要修缮,此类民房多出现危险点,其安全等级以C级为主。对于一些建造年代更久远甚至上百年的生土木和木结构老宅,其整体或局部构件老化严重,影响到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安全等级多D级,此类危房已无加固价值。从表2还可看出,三县C级和D级住宅分别占各地区所有房屋数量的61.7%、62.2%、42.3%。这说明凉山州山区农村住宅的安全性普遍较差,而且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农民住宅的安全性越差。

2 农村住宅危险点分析

2.1 凉山州农村住宅基地选择存在的问题

凉山州农村为山区,降水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干旱和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枯水期降雨量不到全年的15%,降雨(约70%)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而降雨在这个时期又容易形成洪水,造成危害多雨的恶劣天气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农村建房,很多是靠山而建的,经济十分落后,农民文化知识非常少,乡村建设无规划,房屋建设大多未进行科学选址,随意烂挖乱建,致使不少房屋建在陡坡(图1)、陡崖脚、滑坡、崩塌(图2)、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存在严重的灾害隐患。

2.2 生土木结构房屋

从调查结果看,生土木结构建筑是主要危险农房之一。此类结构以生土为墙体,木材为主要梁、檩条等承重构件,其中大部分生土结构的民宅建成时间较为久远,缺少必要的修缮,墙脚被水损毁严重,墙体风化开裂和木屋盖老化和虫蛀较为严重。此类结构典型危险点有:

(1)承重墙体沿受力方向产生缝宽大于200mm、缝长超过层高1500mm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达一层楼的竖向裂缝(图3);

图1 陡坡区建房

图2 崩塌区建房

图3 竖向裂缝

图4 承载能力严重削弱

(2)长期受自然环境风化侵蚀与屋面漏雨受潮及干燥的反复作用,墙体表面风化、剥落,泥浆粉化,承载能力严重削弱(图4);

(3)支撑梁或屋架端部的墙体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压产生多条竖向裂缝,或最大裂缝宽度已超过12mm,主要结构变形严重(图5);

图5 主要结构变形

图6 墙体产生倾斜

(4)墙体产生倾斜(图6),其倾斜率大于0.5%,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

(5)门洞上方墙体几乎丧失承载力(图7),且有轻微挠曲;

(6)完全失去使用能力(图8)。

图7 门洞上方墙体几乎丧失承载力

2.3 砌体结构

图8 完全失去使用能力

农村的砌体结构房屋大多建成时间较短,安全性相对较好。但由于场地条件、施工质量和未经合理设计等原因,还是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抗震要求和结构的荷载考虑不全。墙体厚度小(一般选用120~180mm);楼板多为预制板;梁的承载力偏小或根本不够;所用混凝土和砂浆强度低;

(2)几乎没有考虑舒适。未做防潮层或做得不完全;屋面一般都没有做保温隔热;屋面防水做得简单,同时还不到位,结果渗漏严重;

(3)房间大小功能随意安排,没有严格控制和逻辑分析,混乱不堪,平面功能及不合理;

(4)住宅周围的卫生没有有效处理。到处都是垃圾、脏水、蚊虫、臭气,影响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

(5)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成果,在农村得不到及时推广利用。①建筑材料。在城市工业、公共与民用建筑中,早已被淘汰和禁止使用的不安全的落后的不符合节能要求的炉渣保温、粘土砖等材料在农村仍在广泛大量使用。在城镇建筑工程中广泛推广使用的墙体、屋面挤塑聚苯板保温隔热材料、“SBS”防水材料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在农村建筑工程中没有得到推广利用。②施工技术与工艺。在城镇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砂浆采用机械化搅拌早已成为施工单位必备的基本条件和贯例,但在农村各种建筑施工中,采用人工搅拌仍随处可见,难以使混凝土和砂浆达到应有的和易性要求。

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有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村民自建房也要求有正规施工单位,方可办理相关手续。但实际上出现一些村民自行建好后,找到一些施工单位出证明(交一定的管理费)的情况,故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有待加强过程监督、审查与管理。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美姑县和金阳县48个自然村,总共1 065栋村民住宅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山区农村住宅结构类型以生土木结构和砌体结构类型为主,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新盖住宅类型以砌体结构为主;

(2)凉山州山区农村住宅的安全性现状令人堪忧,安全等级为C和D级的房屋分别占到抽样房屋数量的67.7%、62.7%、42.3%,并且以生土木结构为主,这些住宅将是今后村镇住宅受灾的主体,也是今后改造的主要对象;

(3)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山区农村住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存在薄弱环节的住宅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对经济较差的农村地区,应对农村住宅危房加固改造给予专项配套补贴;

(4)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建房者的意识,加快制定和实施针对农村建筑监管法律法规;研究推广使用适合农村住宅特点的环保节能新材料;加大对农村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才能使凉山州山区农民住上“坚固、适用、美观、舒适”住房。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有了足够的重视,如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的“彝族三房改造方案图集”、“彝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方案图集”;凉山州规划和建设局“凉山州‘地方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西昌市规划和建设局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农村地区建设布局与环境设计图集”等等,对指导农村住宅建设将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1] 俊劳,张翔.中国农村法律知识读本/农村房屋宅基地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 任保伦,李风刚.农村土地与房屋(修订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 尹建中.湖南省村镇住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 GB 50011-2010建抗震设计规范[S]

[5] 曾卫,张颖.关于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探讨[J].城市管理.2005(12)

猜你喜欢

生土木结构凉山州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生土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生土掺量对硫氧镁水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生土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萨格勒布木结构观景塔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聚丙烯酰胺对生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