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丽转身

2011-09-0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办刊建筑业

特约通讯员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领导及杂志领导合影

大事记

●强化规范化管理,走精品高端行业媒体路线,精兵强将,内容至上,全彩印刷

●获中国期刊协会授予的“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荣誉

●随中心战略转型,以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为己任

●参与组织策划数字城市大会,创活动品牌,做大做强

今天我们拿一本《中国建设信息》在手,精美的印刷、精心编排设计的栏目、热点深入的观点、精彩睿智的文字、庄重又不失时尚的版式,令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杂志这一华丽转身缘于2008年初。

这一年,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大了对民生工程建设、保障和城乡建设的统筹力度,新成立住房保障司和村镇建设司等职能司局,并开始就信息资源规划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展开调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可以说,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部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杂志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中心的主导业务开始向电子政务服务和行业信息化拓展方面转型。

与此同时,杂志在经历了几年新闻时政风格尝试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未来可持续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与《中国建设报》、《城乡建设》等行业报刊存在同质化竞争,在资源优势上又无法与之抗衡;与社会时政媒体相比,又缺乏新闻专业程度和话题的挖掘深度;内容与部信息中心的主导业务不贴近,无法得到中心主导业务的支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令杂志未来发展之路变得凶险而不可测。

中心领导层一直高度重视杂志的发展,在总结创刊以来的得失成败,在对新闻出版业和行业期刊市场作出了深入调研后,中心再一次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新的选择:决定杂志要从内容到形式杂志重新作出调整,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心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了中心业务转型和杂志办刊理念,提出了要不断提高杂志各方面的质量,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追求新高,贴近行业,服务好行业,与时代同行,与行业同行争做行业精品杂志的办刊思想。

做行业精品——杂志的办刊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对全体编辑人员来说,意味着要翻越一座珠穆朗玛。这不仅是勇气的挑战,更是对每一个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业务素养和综合水平的更高要求。

新的战略发展思路需要优秀人才来实现。为打造行业精品期刊,中心扩大采编队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由原来的两名专职编辑记者扩编为上、下半期至少各两名编辑。同时扩编了业务经营部门,编辑部工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为适应办刊要求,中心两次为编辑部更新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满足杂志内容需要精美图片的需求,中心特批配备了在当时是最新型号的专业单反数码相机,为办好杂志夯实了物质技术保障。

杂志在重大选题策划上下功夫

办刊物毕竟是另一门学科。具备良好的办刊条件,专业技术知识也格外重要。为提高办刊水平,中心领导以身作则,在完成中心日常工作外,认真学习新闻出版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新闻出版业务技能。杂志陆续送编辑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帮助编辑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编辑业务技能,为办好杂志打下坚实基础。

从这一年起,杂志高度重视内容的选题策划。要求每年年初要制定出一年的形象选题重点,每期要开编前会,确定选题,分配工作任务,严格执行。

在一系列举措努力下,杂志内容选题策划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杂志内容不断提升。

从这年的第三期开始,杂志进行了重大改版,版式由原来的黑白单色印刷改为了现在的全彩四色印刷,在保持部级期刊庄重严肃风格的同时,吸收了时下主流杂志流行元素,以更时尚、更靓丽的全新形象面对读者,获得了读者的肯定和喜爱。

在内容上,上半期内容由全面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作,倾向于侧重关注住房保障、房地产及房地产信息化,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作重点更贴近,突出了重点。

这一年恰逢“5.12”汶川特大地震,为深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艰辛工作,表现广大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工不畏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中心派出了杂志精干力量赴灾区一线采访报道,杂志用四期的大篇幅集中报道,第一时间关注了灾区供水、道路抢险、过渡安置房建设、灾后重建等重大题材。杂志因此获得了中国期刊协会授予的“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荣誉,获得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期刊协会的通报表扬。

杂志下半期确定为“建筑业信息化”专刊,全面探讨建筑业信息化领域前沿理论和最新技术,解读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热点,关注建筑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重点推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经验,以引领建筑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打造专业报道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期刊。

在发行上,杂志加大了工作力度。扩大了杂志赠阅范围,每一期新出版的杂志,第一时间被送到了部领导案头和部机关各司局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部委也在赠阅之列。杂志的知名度和受关注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保证杂志质量的高水准,中心高度重视专家队伍和编委队伍建设,发展了一大批院士、专家、学者和各地建设部门的领导同志、企业领导加入到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编委会里。

建立起与全国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信息中心的联系,部信息中心组织全国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中心领导在多次会议上呼吁,办好《中国建设信息》,将杂志办成全国信息中心工作交流刊,办成行业信息化指导工作刊。新疆建设信息中心、河北省建设信息中心、北京市建设信息中心等全国各地建设信息中心加入到杂志支持单位中来,各地信息中心领导也列入到杂志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中,为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

编委们对杂志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他们担任杂志的顾问和编委的同时,积极参加杂志的活动,为杂志的发展献计献策。有的还不辞辛劳,在百忙之中为杂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有的将多年辛勤研究的科研成果交给我们发表,有的就当前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他们的大力支持帮助杂志内容上了一个台阶,保持了高质量、高水准。

杂志领导层拓展思路,广开门路,树立服务意识,“打开门”办刊,吸收了“易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为杂志的理事会成员。通过与企业合作,更好地为行业做好服务工作。

杂志日益注重品牌建设,与搜狐焦点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结合不同时段的热点话题,举办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一些重大活动如数字城市大会等,邀请搜狐做全程网络直播支持。

在2009年度杂志年会上,杂志设计了嘉宾对话环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领导、保障房方面的权威专家、信息化方面的资深学者和知名企业领导欢聚一堂,就住房保障、建筑节能、建筑业信息化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深入探讨。

杂志紧密结合中心战略转型,在编辑出版杂志外,组织成立了“建筑业CIO联盟”。“联盟”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以杂志下半期和网络为纽带,为建筑企业的信息化主管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杂志还积极参与组织“中国数字城市大会”。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五届数字城市大会上,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情况,承办了“建筑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和“数字房产论坛”,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发展。

杂志主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倪江波畅谈中心业务战略转型

杂志常务副主编赵昕介绍2010年杂志运营构想

杂志部分编委会专家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办刊建筑业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