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投资分析

2011-09-06杨桓王娇

移动通信 2011年9期
关键词:联网服务发展

杨桓 王娇

摘要物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产业浪潮,在国际上的发展方兴未艾,在国内,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提出了“感知中国”计划,我国也正式将物联网建设升级为国家级战略,视其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文章归纳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概括了国内外产业环境和发展现状:通过对物联网产业链以及相应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及建议,并展望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链结构投资策略发展趋势

1引言

物联网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融为一体,带来了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掀起了全球新的信息产业浪潮。对此,国际社会现已广泛达成共识,认为物联网不仅代表了新一代信息发展技术,而且成为了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之一,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积极发展。在国内,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计划之后,物联网建设已升级成为国家级战略。

本文将重点分析物联网产业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重要意义,审视国内外物联网产业环境和发展现状,通过对物联网产业链以及相应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并对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企业准确把握市场方向,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成功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提供借鉴。

2发展物联网的重要意义

2.1经济意义

经济学家发现,在每一次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总要寻找新的出路,在这一过程中,科技进步被寄予了厚望。因此,物联网被普遍认为将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之一,即通过科技进步催生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也许正是物联网骤热的经济学原因。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主要体现在:

(1)整合全产业链,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两化融合,支持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整合供应部门,提升工业竞争力。

2.2国家战略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了世界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特别是二战后的信息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可见,每次大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变革不仅会引发企业间、产业问的变化,更有可能使国家间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动荡与变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应当紧紧抓住由物联网带来的科技革命的机会。

物联网体现的国家战略意义主要有:

(1)保障国土安全。物联网的军事应用将更有效地保障国土安全。

(2)领航信息革命。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才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

(3)大幅增强国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可以带来巨大的发展,从而增强国力。

2.3社会意义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生活的方式。作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物联网,同样也不例外,其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改变着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具体表现如下:

(1)物联网将应用于医疗、交通、家居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幅提升人类生活的质量,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2)物联网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提升生产效率;

(3)物联网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物联网所引出的新的增长点,将产生更多的工作机会,促进社会就业。

3物联网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3.1国内外发展现状

物联网概念的兴起以及新兴技术革命的到来,对于科技界、企业界、商家及普通民众都意义重大。面对巨大的市场价值,全球各主要国家都跃跃欲试。以期抢占物联网市场发展先机。

美国于2009年1月28日,在“圆桌会议”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随后,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6月18日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同年10月,欧盟推出“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力推物联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能源等18个主要领域应用,明确12项关键技术,试图取得物联网发展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日本在2009年3月提出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交通、医疗、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物联网是其中重点,以确保日本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位于全球第一阵营中。

此外,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正加紧部署物联网经济发展战略,并加快了推进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对中国而言,2004年,我国就将RFID的广泛应用视为形成全国物联网的发展基础;到了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物联网”概念在国内迅速升温,“感知中国”也提升至国家战略层级。来自高层的推动显然加速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此后,国家“973”、“863”以及自然基金委员会也加大了对物联网方向的科研支持力度,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卫生部等也逐步在行业生产活动中引入了物联网技术。

总体而言,全球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具备较好的基础。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中国理应抓紧时机,加快步伐,对物联网产业链进行梳理和整合,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可持续竞争力。

3.2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由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可以分析出,物联网产业链也应该包括三个层面:末端设备或子系统、通信连接系统以及管理和应用系统。借鉴同方股份所提出的DCM三驾马车产业结构,我们提出DCSA产业结构,即设备(Device)、连接(Connect),服务(Service),应用(Application)。

(1)设备(Device)

设备产业泛指物联网中所需的各种设备制造业,不仅包括感知层中的物联网感知制造业,如各种传感器制造业、RFID制造业以及各种类型的智能仪器仪表制造业;还包括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如网络通信设备制造亦或计算机相关设备;此外还包括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如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新材料、新能源等更上游产业。设备制造产业是物联网产业的物质基础,相当于人体的骨骼与肉体。

(2)连接(Connect)

连接产业主要指网络层中连接智能设备和一个使用系统的桥梁,用通俗的话说主要包括“地上走的”有线通信和“天上飞的”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但在“物物相连”的世界,该产业的规模将会更加庞大。而无线通信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获得了

广泛的关注,故其产业化的扩展空间更大,主要包括短距离的RFID、蓝牙、ZigBee、Wi-Fi、红外等,以及中长距离的GSM、CDMA、GPRS、LTE等。作为物联网产业的传输网络,连接产业就相当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3)服务(Service)

物联网服务层产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基础设施服务业和软件开发应用集成服务业。其中基础设施服务业主要包括当今广泛讨论的云计算服务,各种数据中心与存储服务,以及应用基础设施组建服务;而软件开发应用集成方面则主要包括有各类系统集成、操作系统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服务等。服务层产业发展是物联网产业的重要支撑,相当于人体的大脑与神经系统。

(4)应用(Application)

应用层面的产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以及公共应用,如城市管理、医疗服务或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二是三大传统产业的企业级应用,如农业精细化、工业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等应用需求;三是面向家庭或个人的应用,如智能家居与个人娱乐等。应用层面的产业发展是物联网产业的终极目标,相当于人体的核心灵魂。

4物联网产业发展投资分析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也是投资的大好机遇。据美国Forrester预测,未来物联网产业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要比互联网大30倍,形成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基于上文所提出的物联网DCSA产业链结构,现分别对四级产业链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

4.1设备制造业

设备制造业作为物联网产业的最上游产业,本已在物联网的兴起之前有所发展与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缺乏投资机会与丰富的利润回报。事实上,随着物联网下游产业的创新普及与应用发展,将大大带动最上游的设备制造商以及处于更加上游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从而促使设备制造业在物联网发展初期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然而从物联网产业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设备制造产业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其规模必将随着物联网初期的旺盛需求而大幅膨胀,竞争加剧必然导致毛利率逐步降低,从而形成依靠控制成本来盈利的完全竞争局面。而只有掌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源,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才是更好的盈利方式。

4.2网络通信业

作为物联网产业的中游产业,网络通信业同样有了一定的发展与积累。以中国为例,网络通信基本由三大运营商经营,主要采用通过流量收费的方式来获得运营收益的商业模式。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现在的行业整合状况来看,三网融合后以三网(互联网、移动网、广电网)共同运营物联网的趋势已逐渐明朗。

这里所指的通信网络涉及面十分广泛,有局域的、城域的以及广域的,其价值并不在网络本身。所以,网络通信业的产业发展并不能取得物联网产业中的主要利润部分,但是物联网却不能脱离网络通信业而存活。

4.3服务支撑业

作为物联网的神经系统,服务支撑业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沟通的纽带。随着传统软件业(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服务方式: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

基础架构包括虚拟主机、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库管理等,无需用户购买各类软硬件系统,完全根据需求通过网络进行租赁,从而构建符合其要求的应用系统;平台服务主要指提供应用服务引擎,如各式应用接口或运行平台等,用户直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需求进行应用或二次开发,从而避免很多重复劳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软件服务只要指提供常用公共应用软件,用户无需购买同样只需租赁即可享受各类应用服务。

不难发现,对于服务支撑业的投资,不仅需要大额甚至巨额投资来构建公共服务,同时也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团队投入开发,而通常需要长期经营才能盈利。由于各大软件服务商均已开展此项服务,竞争相对会比较激烈;但同时由于市场巨大,各家企业均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制胜的法宝就在于,打造良好的服务、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用“薄利多销”的方式获取市场利润。

4.4行业应用产业

行业应用产业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灵魂,是带动上述三个产业的源动力,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物联网发展最终也必然是以数据智能化应用为主的产业,具体以各行业的系统集成运营商为代表。从物联网发展初期来看,由于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从各行业中新兴并发展起来的系统集成商利润空间将会很大,收益颇丰,随着系统集成商的发展与积累,未来还很可能形成垄断寡头的格局。从增长空间角度来看,未来增长最大的应该是系统解决方案商,预计到物联网的成熟阶段,行业应用的产业产值将超过物联网整体产值的50%。

5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在2010年,物联网呈局部发展态势,但预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物联网就将实现跨越式的蓬勃发展。本节将对未来10年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发展走向与趋势进行大胆预测,如图2所示。

(1)2011~2013年,主要由政府政策带动以及投资引领,物联网市场主要由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应用为主,形成典型应用与示范项目,逐步引导企业的示范性应用。

(2)2013~2016年,在前期政府主导所形成的示范应用下,逐步推广到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应用中去,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这个阶段主要形成行业应用标准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在企业级应用逐步建立的同时适当引领个人及家庭市场的开发。

(3)2016~2020年,物联网产业将逐步从工业企业应用中成熟起来并扩展到农业以及服务业的应用中去,从而形成庞大而成熟的企业应用市场,大力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与此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将广泛渗入到家庭与个人生活中去,各种面向大众服务的商业模式将活跃起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大跨步跳跃式发展。

在前两次信息浪潮中,中国起步较晚,主要处于跟随和学习的地位。随着中国技术体系的成熟,在物联网时代中国将能够与其他发达国家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中国应当抓住机遇,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争取信息时代物联网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国家竞争力。

猜你喜欢

联网服务发展
“身联网”等五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抢占物联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