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动矛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2011-09-06于晓琳闫明印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前腔排气量空压机

于晓琳,闫明印

(1.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2.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78)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推广非开挖作业。气动矛是一种用于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施工的新型气动冲击设备。气动矛在压缩空气作用下,矛体内的活塞作往复运动,不断冲击矛头,矛头在土层中形成钻孔并带动矛体前进,形成钻孔后可直接将待铺管道拉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非开挖地下管线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结构参数的确定是气动矛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气动矛的性能。张志兵[1]结合近年来对夯管锤的研究,就夯管锤结构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马克新[2]对无阀结构潜孔锤动力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对其重要配气参数进行了正交设计实验,得出了配气参数的最优组合方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气动矛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很多[3-5],但理论研究和设计方法都还不完善。

本文以型号为Hammerhead12"的气动矛为例,运用动力学、气体动力学原理,在建立气动矛活塞运动规律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分析,对气动矛活塞运动规律进行计算机仿真,绘制出各影响因素和气动矛性能参数的关系曲线,分析影响气动矛性能的各种结构参数和系统参数。

1 气动矛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气动矛系统采用后腔始终通高压空气的活塞式配气机构,依靠密封环形成配气通路,通过活塞上后阀孔的开启与关闭实现配气,其工作简图如图1所示。研究气动矛内部的动力过程关键是对活塞的分析,活塞的运动规律对气动矛性能参数冲击功和冲击频率都有影响,活塞的运动规律受气动矛结构参数和系统参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1 气动矛结构简图

2 建立仿真数学模型

本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为求解气动矛系统工作状态的性能参数:冲击频率、冲击功。影响这些输出参数的数据都应作为主要因素不能忽略。为此,在分析气动矛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做如下假设:

1)空压机的气体为理想气体,其压缩和膨胀过程视为气体绝热过程且压力恒定;

2)前腔与后腔均发生绝热变化;

3)气动矛内外泄漏可忽略不计;

4)活塞与矛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忽略不计。

2.1 气动矛矛体运动方程

由于活塞与矛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忽略不计,因此矛体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M0为矛体质量,kg;F0为铺设管线过程中所受的总阻力,N;p1为气动矛前腔气体在冲程、返程不同阶段的压力,MPa;S1为气动矛前腔活塞受力面积,m2;X为气动矛矛体的位移,m。

2.2 气腔内气体压力动特性方程

由于前腔与后腔均发生绝热变化,因此在绝热过程中有

式中:k=cp/cv称为绝热指数或比热比,空气中k=1.4;p为气腔内气体的绝对压力,MPa;V/m为单位质量所占体积,m3/kg。上式两边对时间t求导,整理得

式中:V为气腔内气体的体积,m3;m为气腔内气体的质量,kg;下标i表示气动矛系统在冲程、返程过程中的各不同阶段。根据气动矛系统在冲程、返程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Vi、mi、pi可分别列出不同阶段的微分方程。

2.3 气动矛活塞运动方程

式中:x为活塞位移,m;t为时间,s;M为活塞质量,kg;p1、p2为气动矛前后腔内的气体压力,MPa;S1、S2分别为气动矛前后腔活塞受力的有效面积,m2。

2.4 气腔内气体流量方程

由气体流动连续性方程Qi=ρWA和 p0/ρ=RT0,ρ=(p0/ρ)1/k,W 为气体流速,m/s,可得气动矛气腔内气体的流动方程

式中:Qi为流过截面的质量流量,kg/s;A为节流小孔面积,m2;p、p0为上下游气体绝对压力,MPa;T0为上游绝对温度,K;R为气体常数,干空气的气体常数 R=287.1,N·m/(kg·K)。

3 影响气动矛性能的因素分析

建立微分方程形式的系统数学模型,得到冲击锤活塞运动规律动态过程的全面描述。气动矛系统性能参数冲击频率和冲击功利用仿真结果间接计算得到。冲击频率式中 t、t分别cf为冲程、返程活塞运动时间,s。单次冲击功Mv2,式中M为活塞质量,kg;v为活塞末速度,m/s。以 Hammerhead12"型号气动矛为例,利用MATLAB软件的计算功能,得到气动矛工作状态下数学模型的数值解,分析影响气动矛性能的各个因素。

3.1 系统压力P对气动矛性能的影响

系统压力即储气罐的压力P是对气动矛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气动矛的性能参数。在结构参数不变情况下,通过改变系统压力,得到仿真结果如图2、图3所示。

图2 系统压力P与冲击频率f的关系

图3 系统压力P与冲击功E的关系

由图2、图3可以看出,随着系统压力的增加,冲击频率和冲击功都明显增加,冲击功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冲击频率的增加幅度。这是由于随着系统压力的增加,活塞的加速度和速度增加,冲程和返程时间缩短,导致冲击频率和冲击功增大。因此,提高系统压力是提高气动矛性能的有效途径。

3.2 空压机排气量Q对气动矛性能的影响

空压机的排气量Q是影响气动矛性能的重要参数,它的大小不仅影响气动矛系统是否起振,而且决定了气动矛的功率输出,其对气动矛系统的性能参数影响如图4、图5所示。

图4 空压机排气量Q与冲击频率f的关系

图5 空压机排气量Q与冲击功E的关系

由图4、图5可以看出,当空压机的排气量增加,冲击频率、冲击功也随之增加,当空压机排气量达到一定值时冲击频率和冲击功基本上稳定,变化幅度不大。这说明空压机的排气量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优值。以Hammerhead12"气动矛为例,排气量在211L/s与258L/s时的冲击频率、冲击功差别不大,因此排气量211L/s为Hammerhead12"气动矛的最优值。

3.3 前腔余隙体积V1对气动矛性能的影响

前腔余隙体积V1直接影响返程阶段的储能,间接反映到活塞的行程。前腔余隙体积V1对性能的影响如图6、图7所示。由图可见前腔余隙体积V1在7~13L时,气动矛的冲击功随前腔余隙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冲击频率随前腔余隙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当前腔余隙体积在14~22L时,气动矛的冲击频率和冲击功变化不大。当前腔余隙体积大于22L时气动矛的冲击频率、冲击功均呈下降趋势。因此,14~22L是前腔余隙体积V1的最优段。Hammerhead12"气动矛的前腔余隙体积V1=15L是合理的。

图6 前腔余隙体积V1与冲击频率f的关系

图7 前腔余隙体积V1与冲击功E的关系

3.4 前后腔直径比d2/d1对气动矛性能的影响

前后腔直径比d2/d1决定活塞的受力情况,也影响到活塞的行程和气动矛系统的各性能参数。d2/d1与各性能参数的关系如图8、图9所示。由图可知,前后腔直径比在1.2~1.35范围内,冲击频率和冲击功都随着d2/d1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功的增加幅度很大;当d2/d1>1.45后冲击功下降。因此当前后腔直径比在1.35~1.45时,气动矛输出的冲击功达到最大。Hammerhead12"气动矛的前后腔直径比d2/d1取1.39,与仿真分析的结果相符合。

图8 前后腔直径比d2/d1与冲击频率f的关系

图9 前后腔直径比d2/d1与冲击功E的关系

3.5 节流段的长度Lj对气动矛性能的影响

节流长度Lj是气动矛的关键结构参数,它影响到前后腔气体交换及前腔向大气排气的时间长短,因此影响到前后腔气压和活塞的行程,从而影响气动矛系统的性能。图10、图11分别为节流长度对气动矛系统性能参数影响的仿真结果。

由图可见,随着节流长度Lj的增加冲击功增大,冲击频率降低,这是由于Lj增大使后腔气体的排出通路变长,后腔气体压力下降变慢,导致行程增长,冲击功增大,冲击频率下降。当节流长度Lj在125mm左右时,气动矛输出的冲击功达到最大。

图10 节流段长度Lj与冲击频率f的关系

图11 节流段长度Lj与冲击功E的关系

4 结论

1)系统压力越高,活塞的运动加速度越大,冲击频率和冲击功就越大。因此,提高系统压力是提高气动矛性能的有效途径。

2)空压机的排气量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优值。排气量超过最优值,多余部分就会从空压机储气罐的限压阀排向大气,造成浪费。

3)前腔余隙体积V1和前后腔直径比d2/d1存在最优范围,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气动矛性能。

4)随着节流长度Lj的增加冲击功增大,冲击频率降低。

[1]张志兵.夯管锤结构参数的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1,4(11):30-31.

[2]马克新,章易程.QD-70型气动潜孔锤配气参数的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1998,(12):1-3.

[3]张志兵,刘静,祝世平.气动矛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1,37(2):77 -79.

[4]杨建明,宁恩渐.气动凿岩机内部动力过程的电算模拟和性能分析[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89,(2):8-13.

[5]Polak M A,Lasheen A.Mechanical modelling for pipes in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2,16(1):47-55.

[6]陈家旺,殷琨,王文龙.KCM130型可控气动冲击矛结构优化设计[J].建筑机械,2002,(12):70-73.

[7]徐小荷.冲击凿岩理论基础与电算方法[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前腔排气量空压机
猪采血技术与体会
戏曲曲牌校注分段问题考释与辨讹*
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货运机车用压缩机型式对比分析及选型
空压机系统运行优化
KYJ-T型空压机试验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浅析如何改善空压机运行的节能技术
提高二氧化碳压缩机排气量方案比较
再生铜工业基准排气量的比较与分析
多台空压机轮转自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