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作家

2011-08-22阿声

当代人 2011年6期
关键词:通俗老舍文艺

阿声

他曾经被誉为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曾经是“论语派”的三大台柱子,他跟老舍、老谈合称“三老”,与老舍一起提倡通俗文艺、民间文艺的创作;他怀有深沉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是五四运动的产儿,是北伐军的马前卒,是抗战文艺的主将,站在中国现代历史的潮头……他就是老向,即王向辰,现代著名作家。

从农村娃到北大才子

老向1898年出生在河北辛集市小辛庄宋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名“焕斗”,字向辰,父名王吉星,字耕农。

老向6岁时县里兴办新式学堂。乡下人守旧,不让子弟上新学,仍入私塾读旧书。县里只好强派名额,他伯父家的堂兄被指派。伯父却不准儿子进新学堂,就出钱让侄子王向辰顶替。在一个庙宇村小学里,小老向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他聪慧好学,很快在同龄的孩子们中崭露头角,也深得老师的垂爱。老向深受华北大平原地区民间文化的熏染,家乡的地方戏剧、大鼓书、传说故事等等,他都十分喜欢听喜欢看,时常还跟着跑到别的村子里看戏听书,这给他幼年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据老向的自述,家乡当时由大户人家办的戏班子就有5家,有昆腔也有梆子腔,逢年过节常有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或者在打谷场上摆场子卖艺。这些不但给了他童年的娱乐欢笑,也为他的脑子里面暗暗地种下了文艺的种子。“大年三十还阴天,小丫的棉袄年前不能干?别人过年穿着新花袄,小丫穿着破布衫,咧着大嘴哭半天,哭半天,哭半天……”这是他少年时代自己编造的几句顺口溜。

袁世凯称帝那年,老向小学毕业后无钱升学,只得回家务农。学校一位姓丁的老师爱才,为其辍学而深感惋惜,送路费资助他先是投考保定,投考师范学校不中,后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当时,北京正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各种新思想、新思潮都深刻地影响着这位大平原农村走出来的少年,他广泛地吸纳着知识的养料,也逐步形成了新的进步的人生观。1917年,华北闹水灾,老向的家乡当然未能幸免,他的父亲偏又在这个时候去世了,一些乡邻就嘲笑他读不成书又做不了庄稼活儿,这对老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刺激,更加激活了他的求学梦想。他强忍着丧父之痛,发誓要活出个人样子来。待大水消退,他就带着急切而又热忱的心情,匆匆忙忙上路了。赶回学校,已经开学两周。

1919年老向参加五四运动,同年加入国民党。因为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被军阀通缉,逃离北京,在家乡躲避了一些日子,事态平息后返回北京继续读书。毕业后老向到一小学任校长,因为课余做化学实验引起火灾而被免职。1923年老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新文学的风云人物,像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等,聆听他们的教诲,对于社会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也确定了他的人生和文艺创作方向。他在学校里开始尝试着写作并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展露出不俗的文艺才华。1926年春,受大革命的影响,作为时代的青年,早已按捺不住激情澎湃的内心,老向随即决定休学去投奔南方的革命军。他与同乡何容一起参加了北伐,到武汉人张发奎的第十一军第十师政治部为指导员,参加了对北洋军阀的不少战斗。战争的血雨腥风和出生入死,历练了老向坚强、刚正的人生品格,使他在日后的抗战中能够和敢于挺身而出。当时在行军打仗之余拟写作“前方工作通讯”,断断续续地记录了北伐战争的见闻逸事,1936年整理成《北伐文献拾遗》书稿,1937年2月发表在《宇宙风》第34期上,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929年他重返北京大学学习,完成了人生的大转折。

从教书匠到文艺抗战的主将

老向先是定居北平,以教书著述为业。1934年前,老向在束鹿同乡任校长的福绥镜小学任办事员,其夫人在此校任教员。他以这段生活为蓝本,创作了长篇小说《庶务日记》。1934年到1936年,抱有民族悲愤和培育英才的愿望的老向在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所属景慧学校任校长,同时,发挥自己写作通俗文艺的才华,创作民谣、故事。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又占热河,冀东也在“自治”,华北特殊化,中国危在旦夕。为唤起民众去愚、脱穷、起弱、除私、救中国的思想,景慧学校每天清晨都要举行肃穆的升旗礼,直到学校被迫解散。当时华北特殊化,除了日本旗,中国旗帜已不见踪迹。学校升旗竟遭日本人的仇视,后来日军的坦克竟然开到平教会示威。作为校长,老向一直不为日军的恐吓所动摇。他总是谆谆告诫学生升旗的艰难和维护升旗的意义。最后一次升旗,他和全体师生肃立操场,每个人都是热泪盈眶。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向追随爱国将领冯玉祥去南京,1938年到武汉,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请进了自己的官邸居住,商量如何宣传抗战。他在老舍的支持下,创办了全国性通俗文艺半月刊《抗到底》。当时国民党中,有人投降,有人求和,有人骑墙,有人主张抗日到底。老向把自己主编的刊物命名为《抗到底》,旗帜鲜明地表示坚持国共合作,抗日到底的决心。他在发刊词中写道:“倡言妥协的假抵抗者是汉奸,真正抗日者必要抗到底。”。《抗到底》文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初识文字的看得懂,不识文字的听得懂,深受大后方老百姓的喜爱。

《抗日三字经》在《抗到底》发表后,随即由成都商务印书馆、西安大东书局等出版发行,加上军政机关和各地民众团体的印行,多达十几个版本。西安大东书局版本封面为红白两色套印,书籍的版本为大32开,正文字数在3000左右,计13页25面,书名则由当时著名的抗日将领冯玉祥将军题写。打开书本,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出版的目的:“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国家,务当先。”接着述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倭寇祸,起明朝;沿海岸,乱杀烧;戚继光,发兵剿;丑倭冠,鼠窜逃……”诗句既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又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此书一出竟是洛阳纸贵。《抗战三字经》(王向辰)初版15000册,三天内销售一空,再版又印15000册,五天内又脱销了,一个月竟销售了5万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在西安、汉口等地连印7版,成为华夏大地广大军民争相传诵的理想教材。随后,他用时一个月写作了《抗日干字文》,易稿不下百次,于右任、邵力子、陈立夫、老舍等都帮助他推敲文字。被作为当时教育部的非常时期民众丛书之一,《抗到底》杂志原预告刊登,结果因为武汉沦陷,直到第二年转到重庆才刊行出版。

有趣的是,因为对作者的生疏,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某地发现了西安大东书局出版的《抗日三字经》时,竟被认为是集体创作的,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1939年3月,他与阳翰笙、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时,老舍主持全国文协的日常工作,老向任出版部主任,编辑出版了大量抗战文艺作品。为开展通俗文艺运动,成立了通俗文艺工作委员会,老舍和老向都是主要成员之

,他们二人都身体力行创作了很

多通俗文艺作品。老向与老舍在多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在重庆他与老舍、萧伯青两家一起住,经常对文字交谊晤谈,尤其是在通俗文艺上有着许多相似的观点。

抗战期间,文化界人士云集陪都,著名作家茅盾曾采用六位文化界人士名字戏集成一副对联。联曰:“老舍老向凤子,胡风胡考龙生。”上下联一三字相叠,意思却不同。凤子,著名演员。因老舍常夸奖凤子,故有上联之言。老向,这里转意为老是偏向的意思。龙生即画家高龙生,山东人,性直率。胡风喜高龙生之画,常当众评论其优劣得失。高龙生对胡风的意见很看重,胡风满意的,高立即发表;胡风不满意的,高则重绘。高龙生常受此种“考试”,故有下联。

从京派文学到通俗文学

老向是文艺创作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故事、歌谣、各种民间说唱形式的作品都写,又能够兼具京派文学、幽默派文学、通俗文学的各种套路为己所用,是异常勤奋高产的作家,经常在《论语》《抗战文艺》《文艺半月刊》《抗到底》《弹花》《民众文章》上发表作品。

老向真诚地为“文艺下乡”实干苦干,为民众“雪里送炭”,不计个人名利,在纸醉金迷的旧社会,这种爱国为民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老向、老舍、老谈是当时有名的“三老”,他们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幽默、通俗、有乡土味儿”。他们的文笔通俗严谨,符合文法和漂亮的白话文,使文字和语言相得益彰。但三个人又各有各的性格,几十杯黄酒下肚,老舍哭,老谈骂人,而独老向笑。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吐露着北方汉子的肝胆相照和嫉恶如仇。

上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京派文学是活跃于北方文坛的一个重要流派。老向和一部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知识分子,潜心于文学天地,去追寻理想的境界和个性的发展。老向的小说与沈从文、林徽因、废名、萧乾等作家的作品是其代表。京派作家既继承了乡土小说的乡村题材,又善用创造社身边小说的抒情笔法。但在自身的发展演变中,他们逐渐淡化了乡土小说的现实性而向梦幻乡土延伸,淡化了身边小说的浪漫性而专注于悲悯人生的描绘,淡化了创造社小说的主观言说而专注于情境氛围的诗意抒写。

老向也像沈从文一样强调自己是“天生的乡下人”,“仿佛连灵魂都包一层黄土泥”,他的创作表达了对乡土的依恋。《黄土泥》《篱下集》等作品所向往的是20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构建的主要方式。

因为老向经常在《论语》上发表作品,老向还被称作论语派的三大作家之一。老舍、老向、何容等文章老手,成为《论语》重要台柱。老向名声不隆亦不佳,但他在抗战爆发后一直坚持在北平城向内地刊物写通讯、写纪实,勇敢尽职,表现出一个作家在国家兴亡之际的匹夫之责。20世纪30年代中期,《论语》杂志拟出版“鬼故事专号”,从征文启事发出到专号正式发排才15天时间,来稿居然足够编两期,可见文人对鬼的兴趣之大。除周作人此前此后均曾著文论鬼外,老向与老舍、丰子恺、梁实秋、李金发、施蛰存、曹聚仁、林庚等,都不是研究鬼的专家,却也都披挂上阵。

老向的演唱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老向的代表作是《割爱锄奸》《忍辱报仇》和《奇巧会》。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语言通俗,便于说唱,内容充满了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强烈憎恨和对人民大众的热爱,洋溢着爱国主义乐观精神,对抗战必胜怀有坚定的信念。老向的作品做到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大后方一些民间艺人采用他的作品到处演唱。老向不计个人得失,只要老百姓喜欢的他都写。

新中国成立前夕,老向不愿去台湾,避开特务的监视,辗转到四川,入“革大”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文化局搞戏曲改进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调重庆市川剧院整理剧目。“文革”中遭到批斗,1968年9月2日病逝于重庆。1978年后平反。198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分系》“通俗文学”卷中,收录了老向的5篇作品。1995年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辑,舒乙编选,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老向文集》,收录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通俗老舍文艺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1942,文艺之春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对话”小伙伴老舍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