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心脏介入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第九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成功举办

2011-08-15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心脏病学差距冠脉

在第九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 (CIT)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高润霖教授指出,我国的介入心脏病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是去年我国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已超过 29万例,位居全球第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去年完成 8050例 PCI,堪称全球单中心例数第一。另一方面是我国介入技术进步迅速,在桡动脉冠脉介入、分叉病变和冠脉心内外科杂交技术等方面有了点状突破,形成了与欧美和日韩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有所长的发展局面。但谈到中国介入发展的方向,高院士说,“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全国心血管介入发展不平衡,各地指南和实践的差距依然显著,仍有 50%的医院每年实施 PCI手术不足 100例,数量上的差距带来技术上的差距,技术提高和规范仍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今年 CIT的主题就是 ‘临床和实践',目的是保证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最大化,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

在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主席 Martin B.Leon则透露 ,鉴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中国同行的出色表现,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已经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缔结了战略联盟关系。

据徐波介绍,本次大会最瞩目的单元仍然是最新试验公布和特色研究首次报告,将有 17项研究首次公布,其结果将对未来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继续教育课程方面,为突出 “侧重临床,体现规范化和实用性”,共安排了900多个讲座,500篇论文交流,40多例示教演示转播;在共计 22.5h的直播环节中,国内 5家、国外2家中心进行了精彩的病例演示。这种安排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医生的需求,既对临床实践有切实帮助,又能掌握国内外最新进展,学到最新的科研和临床试验思路。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则是复杂病例演示、有教育意义和有争议的介入病例或临床疑难复杂病例的交流。

据悉,本届大会的参会人数超过了 5000名,已成为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是最具教育意义的教学课程之一。CIT由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理事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共同协办。

回首往事,高教授感慨万千,“十多年前,中国在国际介入的舞台上几无话语权,现在,我国专家优秀的科研成果屡有突破,中国专家在国际会议上的病例演示广受赞誉,中国介入产品也逐渐得到国际认可,中国介入领域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有了明显提升。CIT通过 9年的打拼,在其中做了很多交流、引进和推广工作,CIT的学术严谨程度及对技术规范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普遍认可,为中国心血管介入充当了一张闪亮的 ‘中国名片'。这次 TCT与 CIT缔结战略联盟关系,是CIT的荣誉,更是中国介入心脏病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

心脏病学差距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紧扣学术内核,延展传播边界
——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纪要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核心脏病学图谱:影像姊妹篇》已出版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征文通知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