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干部“考学”对策研究

2011-08-15河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4期
关键词:考学理论素养领导

□文/河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加强干部“考学”对策研究

□文/河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我们党长期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难以从书本知识和已有经验找出解决方案,学习已经成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一、当前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认识存在偏差。应该说,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赞同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但也有部分人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理论学习是修身之道、立身之本、为政之要,从根本上放松了对理论学习的追求;有的把学习理论当作可伸可缩的“软指标”,学多学少、学深学浅都一样,上级强调时抓一阵,临近考评时学一阵,平时则束之高阁,漠然视之;有的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只求篇数、字数,不求理解、吃透;只武装本子,不武装脑子;学而不思,思而不深,坐而论道,不求实效;有的干部对待理论学习的态度仅停留在“学归学,干归干”的层面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应用,这无异于隔雾观星、隔靴搔痒,知与行脱节,学与用脱钩。导致思想无根、知识恐慌、行动错位。在这种错误认识下,不少领导干部对建立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工作忙,没有必要这样做;有的同志怕考不好丢面子,影响自己的升迁;有的同志感到“难”,认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备考。没有认识到学习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党交给的任务,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还是一种组织行为。

(二)领导干部学习考核制度尚未形成刚性的约束机制。近几年来,虽然各级对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越来越重视,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整体效果还不理想。目前,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基本上只是停留在一般性地提出一些要求和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上面,至于学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则缺乏有效的检验手段。学习抓得紧不紧,效果好不好,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有的偶尔也组织一些考试,但多数是开卷考试,有的在考试前作出了标准答案,考试时互相之间只是抄抄写写,反映不出真实水平,甚至还出现了学得好的分数低、学得差的分数高的怪现象。导致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实际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

(三)理论学习尚未成为评价衡量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对干部考察考核和评价使用时,都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评,没有“考学”的专项内容;有的虽然把“学”包含在“德”里面一起考察,但往往没有具体学习情况和效果的评定。没有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评价衡量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这种状况在干部中产生了一种不良导向,给干部造成了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一个样的不健康心理,弱化了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导致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甚至鄙视和厌弃学习。

(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内容缺乏统一规定。目前,国家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内容还没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地方在确定考核内容时,没有考虑到领导干部队伍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没有考虑到职级层次和责任岗位的差异以及中央对他们理论学习的要求不同;考核内容没有从实际出发,对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提出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往往搞“一锅煮”和“一刀切”,考核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失去考试考核的原本意义和作用。不仅没有达到考核的目的,甚至还引起干部的惧考、抗考和厌考情绪,带来不利影响和负面作用。

(五)理论学习考核形式单一,难以反映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目前,对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考察普遍存在过于笼统和走形式的问题,有的简单用一两篇文章来说明一个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能把干部学习、运用理论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有的地方轻视甚至放弃对干部理论学习情况和理论素质的考核。由于缺乏规范的考核标准,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考评结果的表述,也往往是千人一面,不能反映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真实情况。

(六)没有把理论学习考核结果直接与干部使用挂钩。过去对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不可谓抓得不紧,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执行理论学习与干部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出现了学习培训和干部使用脱节的倾向。虽然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规定了关于提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党校、干校三个月以上的理论培训的规定。即把学习培训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法定下来了。但现在的问题是,这项规定还没有真正地“硬起来”、“铁起来”,执行得还不到位。党委在研究决定干部时,一般只是对干部参加党干校培训的规定资历做一下审查,有的在这个方面把关也不严格。很少把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理论水平的高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

二、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对策

(一)统一制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理论素养规范要求。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进行统一规范,是有效地进行考试考核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制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理论素养的规范要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制定规范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必须具备的理论素养,明确规定理论学习的要求和理论素养应达到的目标;二是编写规范统一的理论学习教材,使学习、施教、考核有统一的标准;三是制定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标准。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干部,理论学习的水准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评价干部理论学习的标准越是明确具体,就越容易操作把握,考核结果也就越真实。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和要求将原则性的理论素养标准细化,使之成为内容确定、便于操作和衡量的标准式;四是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的试题库。

(二)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形式和方法。采取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即明确“怎么考”,是实现考核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考核应从实际出发,坚持“简便、易行、小型、多样”的原则,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过多、过繁、过频、过滥的繁琐哲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应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三种形式进行。两种方法:一是考试。采取问卷、闭卷或撰写论文的方式进行,主要了解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是考察。与干部考察工作一块进行,主要了解干部对理论实际运用情况,了解其理论水平和理论素质。既要重视通过考试了解领导干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又要注重通过实践检验考察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种形式:一是培训班考试;二是在职自学考试;三是综合考察。把两种方法贯穿于三种形式之中。

(三)充分运用理论学习考核成果

1、运用理论学习考核成果督导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组织上要及时将理论学习考试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对象,或在一定范围内对考试考核成绩予以公布。让领导干部及时掌握自己的情况,既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鼓励、鞭策他们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2、把理论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学”与德、能、勤、绩、廉一起,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要素,在干部考察考核中对“学”进行单项考察考核,并把“学”的情况作为评价干部好坏和决定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使用干部不能只看干部教育部门规定的培训资历,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学习的实际效果。应该明确规定,理论学习表现情况考查被评为差等的、学科统一考试成绩没有合格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水平考核被评为差等的,都不能给予新的任用,更不能提拔重用。

3、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成果推动整个干部队伍理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所有干部都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在抓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丝毫也不能放松其他干部的理论学习。要充分运用抓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去影响、指导、规范其他干部的理论学习,推动整个干部队伍的理论学习走上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四)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工作责任制。建立责任制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干部培训、考核、使用相互分离的弊端,增强抓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理论素养提高的合力。一是建立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抓好理论学习的监督、检查、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工作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列入政绩考核指标,对党政领导班子的一把手还要考察其是否重视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二是加强干部培训部门与干部主管部门之间的配合。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工作,纳入干部培养、提高、选拔、使用相统一的轨道。干部培训部门要认真做好领导干部在校学习和在职自学的考试考核,并把考试考核的材料及时提供给干部主管部门。干部主管部门在考核干部时,要把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理论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并把考核情况反馈给干部培训部门。干部管理部门在讨论任用干部时,要注意听取干部培训部门对干部学习情况的考核,从而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落到实处;三是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工作要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办法。

本文系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课题全称“加强领导干部学习考核的对策研究”(立项编号:201020)

D 630

A

(执笔:李国印、陈卫波、赵丽霞、李岩)

猜你喜欢

考学理论素养领导
享思想交流盛筵 促理论素养提升
——评《北京大学理论名家大讲堂》(第二辑)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理论宣讲员要注重理论素养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