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2011-08-15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发绀反流早产儿

江 宇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 s并伴有发绀、心动过缓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低体重儿[1]。因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2]。该病的发生率高,危险性大,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其防范措施关键是要做到专人监护,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2006~2008年笔者所在科共收治早产儿66例,其中38例发生呼吸暂停。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胎龄24~34周,出生时体重1 500~2 250 g。16例伴有颅内出血,6例伴有硬肿症,3例伴有肺出血,其余患者均伴有肺炎。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治愈20例,好转8例,病死10例。

2 发生原因

2.1 原发性呼吸暂停 因早产患者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

2.2 体位 由于体位不当颈部弯曲,呼吸调节障碍而引起睡眠体位,气管受压,呼吸不通畅,而导致呼吸暂停。

2.3 胃食管反流 早产儿由于解剖生理的特点容易出现呕吐,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而导致呼吸暂停。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胃内容物刺激喉部黏膜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喉头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暂停。

2.4 体温及其它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防薄,汗腺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体温波动过大,原发病的影响,严重的继发感染及其它均可诱发呼吸暂停。

3 护理措施

3.1 呼吸暂停的防范措施 保持患者颈部伸直,密切观察面色有无发绀,喂奶时将患者头部抬高,喂奶后将患者取斜式侧卧位,以防溢奶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导致呼吸停止。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暂停多发生在出生后48 h,此期间应严密观察有无呕吐,呕吐时要及时清理呼吸道[3]。

3.2 呼吸暂停的急救措施 当发现患者面色发绀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弹足底,托背,牵拉耳廓等刺激使患者啼哭,无效时加压给氧,畅通呼吸道保持正确的体位,即头部抬高,颈伸直伴斜式卧位。24 h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3.3 喂养 为避免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刺激喉部黏膜化学感受器以溶液进入食管引起反射性呼吸暂停。有吸吮和吞咽能力的早产儿尽量经口喂养,无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差的患者,应采用鼻饲喂养,注意鼻饲推注速度要缓慢,以免速度过快发生溢奶或奶液返流而导致呼吸暂停。喂奶量从2~6 ml/次开始,根据患者情况增减奶量,注意喂奶前患者取仰卧位在肩下置软垫,用2个小沙袋固定头部,以避免颈部过度伸屈,头部偏向一侧,以保证气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梗阻。喂奶时床头抬高15~30°,防止胃食管反流。喂奶后取右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抬高上半身,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溢乳,面色变化,呼吸困难等情况,防止呕吐误吸引起呼吸暂停。

3.4 加强体温护理 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薄,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出现体温不升及硬肿症。因而保暖是早产儿护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应将患者置于温箱中,箱温应控制在32~35℃,温箱温度根据患者体重调节,体重在 1 501~2 000 g者,箱温 32~33℃,体重在 1 001~1 500 g者,箱温 33~34℃;<1000 g者,箱温 34~35℃。保持患者体温36~37℃,湿温保持在65%,时时监测患者的体温,给患者一个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这样可以减少氧的消耗,有助于改善缺氧症状。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应在温箱中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体温波动过大,而因寒冷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3.5 给氧 当患者发生面色发绀及呼吸困难时,及时给予间断面罩给氧,氧流量3~5 L/min,吸氧浓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氧中毒。待呼吸困难好转时改为低流量间断鼻导管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而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供氧。

3.6 早产儿睡水床或气床 此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采用50 cm×30 cm软质气垫床,充水或充气1/2~2/3,水温同温箱温度,床上覆盖一层小床单。早产儿睡在水床或气床上,一方面可增加前庭定位的冲动,另一方面刺激呼吸肌达到托背呼吸效果,减少呼吸暂停发生[4]。

3.7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呕吐和反流的发生,并且能有效地防止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5]。操作方法:操作者先温暖双手,喂奶后30~40 min行腹部按摩3次/d,15 min/次。

3.8 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儿抵抗力低,感染可诱发加重早产儿呼吸暂停,应实行保护性隔离。除必要的检查和护理外,尽量少接触患者,尽量减少人员进入病房。医务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进入病区需要更换隔离服、戴口罩和帽子,换鞋。接触患者前后要严格洗手,不可将身体靠在温箱或婴儿床。工作人员如患有感染性疾病应立即调离该病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室内空气和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温箱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每周更换1次温箱,婴儿用品专管专用,换洗下的物品用高压灭菌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减少感染机会。如发现患者有感染迹象应立即报告医师,隔离并加强观察。

[1]韩玉昆.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0.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0-232.

[3]徐秀定,陈春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原因与护理措施[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0(2):165.

猜你喜欢

发绀反流早产儿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大蓝环章鱼
·知识角·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缺氧程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