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根据地时期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探析

2011-08-15孙怀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根据地政治生产

孙怀安 张 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005)

太行根据地时期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探析

孙怀安 张 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005)

太行时期,邓小平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若干发展经济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改革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来源。具体体现在经济政治观、引进外资、重视科学技术、重视发挥开明绅士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富民政策、努力生产、注意积蓄等。

太行根据地;邓小平;经济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无疑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而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其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从1938年1月邓小平初次登临太行山到1945年上党战役结束后挥师东进,他在太行山渡过了8个春秋。期间邓小平根据太行区的实际情况,在政治、经济、科学以及其它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其中邓小平的经济建设的思想不仅帮助根据地人民克服了生活困难,使太行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也成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对太行根据地时期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脉络,为我们更加完整全面地掌握邓小平理论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帮助。当然,邓小平在太行根据地时期的经济建设理论固然与党中央、毛泽东的正确指示与领导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邓小平也是抗战时期我党较早注意经济问题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实事求是、唯实是务的思想充分开始初步显露出来。邓小平太行根据地时期的经济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政治观

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是指邓小平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问题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反应。经济和政治具有统一性。任何时期忽略政治的经济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太行时期邓小平把经济问题上升到克服困难,战胜日寇的政治高度。

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把进攻的重点转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日伪军实行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对根据地一面封锁,一面掠夺。敌人的摧残加上华北地区严重的旱灾,使根据地的军需民食发生了严重的困难,经济上能否自救,已成为能否巩固抗日根据地和克敌制胜的一个关键。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了克服困难,发展经济对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意义,把发展经济放到了战胜日寇的政治高度。1943年邓小平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中指出“然而,还有如人所共知的,就是我们在敌后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经济战线的斗争,而且获得了不小的胜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经济战线的胜利,我们才有可能坚持敌后抗战六年之久,并且还能继续坚持下去。”[1]邓小平不仅把经济工作的胜利与军事斗争的胜利联结起来,而且与政治战线和政权建设紧密联结起来,充分肯定了经济建设的政治意义。他说:“敌后的经济战线斗争的尖锐程度,绝不减于军事战线。敌人对我们的经济进攻,是与军事、政治、特务的进攻密切结合着的,是极其残暴的”,我们“如不采取有效办法,一旦人民元气耗尽,一旦军需民食没有保证,敌后抗战的坚持是不能设想的。”[2]因此,他强调根据地政权工作的重点应依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向经济建设倾斜。

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点,对于毛泽东关于经济问题的认识起到了参考和启示的作用。毛泽东说:“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我们要战胜日本侵略者,除其他一切外,还必须努力于经济工作,必须于两三年内完全学会这一门”。[3]

改革后邓小平提出的“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5]“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6]这些经济政治化的观点最早可在太行时期找到其历史渊源。

二、引进外资

太行时期,为贯彻党的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邓小平提出了引进外资的思想。

1941年3月,邓小平指出:“必须注意吸收地主富农的资金投入生产和存储银行,这对于根据地建设有很大的好处。”[7]1943年2月,邓小平主持温村会议时指出:积极吸引和奖励富农的游资,使其投入到农、工、商、合作、生产等事业,同时也要设法吸收敌占区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到根据地从事各种经营事业;对于有经营能力的中小地主在劳工法的原则下,允许雇工经营土地,使其由地租地主变为经营地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边区政府提出:“欢迎海外人士和敌占区同胞投资于边区生产事业,政府保障安全,并提供帮助”。由于根据地经济极端困难,而普通农民很难拿出富余资本投资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因此吸收地主富农的资本就显得的尤为重要。这一措施对促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邓小平在太行时期倡导的从国内的富农、地主和民族资本中引进“外资”的思想,在改革后进一步扩展为从国外引进外资,是今天“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思想的先声。

三、重视科学技术

抗战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各根据地自然会把军事和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然而,邓小平早年留学法国的经历使他形成了面向世界、洋为中用、重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此相应产生的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思想。对科学技术的充分认识是同期其他根据地所没有做到的。由于当时根据地首要任务是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因此,邓小平特别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他最早提出进行科技兴农工作,以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成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科学技术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导致了他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和爱护,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他们是“革命的新血液”。为使知识分子能充分发挥作用,他尽量给他们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中共党员张克威在美国留学时专攻农业技术,回到太行根据地后进行的引进美国玉米“金皇后”和西红柿新品种的试验引起了他的关注。在他的批示下专门为张克威设立了生产部,专门负责农业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与国内其他根据地相比,这是最早的专门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机构。生产部进行的引进美国“金皇后”玉米的实验取得了成功,穗大、穗粗、产量高,得到邓小平的赞扬。为了推广美国西红柿的种植,邓小平等领导人还亲自作出示范教当地农民栽种。1944年,在太行群英会上的报告中他指出“科学的力量是极大的,金皇后玉米这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得力于科学的力量。”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邓小平制定政策对农业科技的发明与创造进行奖励,颁布了奖励措施和办法。

邓小平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对知识分子的爱护,在改革后进一步上升为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四、重视发挥开明士绅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邓小平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发挥开明士绅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必须调动各阶级、阶层的积极性,必须正确处理协调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样才能团结各阶层人民为经济建设服务。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正确的政策,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而这些政策的订定,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8]

发挥开明士绅参加经济建设的原因在于:旧中国中国农民文化水准普遍较低,因此有时对于党的政策理解不深,而开明士绅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农村能够对党的各项政策进行宣传、解释和落实,有时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引下,受民族大义的感召,这些人愿意尽其所能为抗日尽心尽力,他们积极投身于根据地的社会事务和公益事业。正是认识到了开明士绅的积极作用,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根据地政府经常召开乡贤士绅座淡会,在征收公粮、减租减息、生产建设等方面让他们为根据地政府的工作献言献策。与普通农民相比,开明士绅手中还有些资本积累,在党的政策的引导下,他们能把闲置资本投入到根据地的各种经济建设活动中。例如开明士绅为太行山区兴办煤窑、举办小厂、修建公路水渠而积极进行募捐,将自家存款主动存入边区银行等。可以说开明士绅为根据地经济活动的开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搞活对外流通,刺激商品生产方面,邓小平认为大力发展公营商业外,还应积极鼓励私营商业的发展,提出让商人“合法赚钱”。他说:“组织商人参加对敌经济斗争,甚为重要。”[9]商人的加入加强了对敌经济斗争的力量,增加了税收,繁荣了市场,保障了人民的需要和军队的供给。

邓小平太行时期统一战线政策的实践,为新时期邓小平统一战线内容中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及发挥工商业者的作用,“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等内容提供了先期的实践基础。

五、富民政策

在太行区大生产运动中,邓小平提出了“奖勤罚懒”、“组织起来,由穷变富”口号,并付诸于实践。敢于提出让人们富起来的思想显示出了邓小平的魄力和远见卓识,这是其他根据地所没有过的。

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是一二九师的生产活动生机盎然,但受到了一些有“左”倾思想的同志的攻击,指责生产好的单位是“经济主义”、“金钱观点”、“富农思想”等等,这些言论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为了正确引导和调动部队的生产积极性,1943年9月21日,邓小平在太行、太岳、冀南军区部队和政府机关生产会议上作了《努力生产渡过难关迎接胜利》的报告,提出为促进生产发展,必须建立奖罚制度,反对贪污浪费,提倡节约。他说:“必须建立赏罚制度,在《命令》中规定,个人生产模范、劳动英雄,给予100元到200元的奖金。有些同志说,这是否过高了?我说不高。这是由于其劳动所获得的,又不是贪污所得,是应该的。对于懒惰不积极的,要给予处分。懒惰、生产不好的单位必须自己吃苦。否则,赏罚不明,就不能将一项工作做好。”邓小平的报告摘要被《新华日报》(太行版)转载时,邓小平又将奖金数额提高为200元到300元。当时由于太行山区经济极为困难,部队战士每月津贴只有一元五角,二三百元的奖金是个极大的诱惑。

1944年3月1日,八路军前方总部颁布了《藤代远参谋长、杨立三副参谋长预定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简称藤杨方案),确定集体单位和个人生产节约奖励分红原则。规定在生产中公私兼顾,使集体和个人通过生产节约都能增加收入。这个方案,提倡劳动、奖励劳动,提倡节约、奖励节约,对“一切归公”、“反对私有”的错误观点给予了批判。邓小平支持这个方案并身体力行,和其他领导人一起租用了二亩公地亲自参加生产,并立下“军令状”保证来年按规定交出地租。邓小平示范解开了人们发展生产、努力节约的思想顾虑,极大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在1944年12月太行区第一届英模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要把扶助贫农、奖励富农在反对封建剥削上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使贫的变富,富的更富,通过富民政策,促进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的奖勤罚懒和改革后的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观点以及富民政策,和改革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之间有着很深的理论渊源关系。

六、努力生产,注意积蓄

邓小平在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提出注意积蓄的思想。1944年12月,邓小平致电毛泽东,指出华北各区因敌人破坏和战争影响,除山东之胶东、滨海及冀鲁豫一部分地区外,普遍灾荒,经济上都已接近枯竭点。今后必须注意生产、讲求积蓄,不仅在人民中提倡“耕三余一”,军政方面也要注意粮食物资的积蓄。华北各地当然应从生产、精兵简政中求得自给,不能依靠他区帮助。毛泽东非常赞同和重视邓小平的意见,他于12月14日复电说:“努力生产,注意积蓄,准备迎接更加艰苦局势的到来,这是完全对的,请你坚持此方针。”[10]1945年1月10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上作了《两三年内完全学会经济工作》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在两三年内,使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解放区,做到粮食和工业品的全部或大部的自给,并有盈余。”可见邓小平努力生产、注意积蓄发展经济的观点方针对毛泽东制定正确的发展根据地经济的方针政策起到了重大的参考作用。

虽然太行抗日根据地时期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想不成熟、不完善,但我们不能割裂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改革后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与太行根据地经济思想之间必然存在着历史渊源、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对邓小平太行时期领导经济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必然会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研究和把握邓小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理论提供重要的理论渊源意义。从而也能使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是邓小平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原因。

(课题负责人:张峰成员:孙怀安苗富强侯廷生孙爱民)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77页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77、78页

[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24页

[4][5][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94页、第163页、第195页

[7]马书岐编著.红色寻光革命卷[M].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第178页

[8][9]解放日报[N].1943年7月1日

[10]余世诚.半个世纪的情缘——邓小平与毛泽东.[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第78页

[11]李春雷李亮著.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12]黄少群.邓小平关于党的基本路线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13]王兆弘.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发展脉络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A849.166

A

1009-5462(2011)04-0017-03

2011-11-30

本文为2011年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课题编号:201164)的最终研究成果。

孙怀安,男,山东聊城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讲师。

[责任编校:张勇]

猜你喜欢

根据地政治生产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