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保护在高校科研中的应用

2011-08-15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潘明财

河南科技 2011年22期
关键词:申请专利保护意识科研人员

南京理工大学 科技处 潘明财

知识产权保护在高校科研中的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 科技处 潘明财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就是鼓励创新,这是总结国内外相关事实得出的经验。而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专利制度,它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机制和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在当今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财富,其对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世界范围内的实力竞争主要围绕知识产权而展开。知识产权在西方国家格外受重视,也可以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微软今天的辉煌。发达国家正不惜余力地推进知识保护国际化进程。然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得比较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虽然近几年来,方方面面都在宣传、呼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然而各类企事业单位真正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内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运用制度来为自己的技术开发和企事业发展服务的还不多,并且高校的情况与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知识产权管理没有可以遵循的规范,从而导致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缺失,阻碍高校科研职能的发挥。

1.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为普遍。高校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我国在 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因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对外交流中把自己国家的技术成果、智慧结晶拱手送于外国人的事例举不胜举,如宣纸技术、景泰蓝技术、水稻插秧技术等。而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重成果、轻专利,对利用申请专利和登记版权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的意识仍很淡薄,而是更多地关注科技奖励、科研经费、科研立项、论文论著等与自己加薪晋级等眼前相关的所谓科研成果。

在科技创新政策的激励下,高校的许多科研人员出于个人目的直接利用本属于高校的职务发明,而高校对此却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从而导致科技成果流失现象严重。此外,高校科研人员出国交流、工作调动和社会兼职等活动比较频繁,也会导致大量技术信息被带出学校,一部分知识产权也流失到新单位,甚至国外,使原单位和国家蒙受经济损失。

2.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不理想。知识产权是重要的财产权,只有将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经济利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实效。我国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注重成果奖励和论文的数量、级别,而轻视申请专利。在这种体制的引导下,高校的科研人员没有将知识产权视为财产权,在科研成果完成后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专利的申请和维持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并且当职务发明人获得专利时,只有少数高校给予奖励,且奖励的力度较小。发明创造在其研发阶段和专利申请阶段都需要大量的智力和财力的投入,缺少专项资金的支持,长此以往难免会影响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3.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匮乏。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它集法律性、技术性于一体,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员无法胜任。由于高校没有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只是由科研处下属负责科技成果管理的人员兼管知识产权,而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不能胜任知识产权的管理。因此,机构不健全和人才匮乏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两个重要制约因素。

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国而言是舶来品,中国历史上并没有自生过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制度,也没有关于知识产权的文化。以往的科研人员、管理者、企业家等,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几乎一无所知,直至现在仍有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非常模糊,意识也非常淡薄。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高校科研中的应用思考

1.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角度,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2.加强知识产权的实施与转化。高校经营知识产权,实施专利技术转化,是近年来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现象。受到国外著名大学科技园成功经验的启发,国家支持发展大学科技园区。

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应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的方针,产、学、研结合,集团管理,开放经营,将其办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科技市场和金融资讯的集散中心。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不但可以直接孵化高科技企业,而且能吸引国内外大批优秀企业入园。同时,还能够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培养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3.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队伍。目前,高校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许多高校虽然科研力量比较强,但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比较生疏,所以要尽量吸引相关专业人才到高校就职,逐步扩大这支队伍,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送他们去进修学习,提高知识产权相关研究人员的素质,建立制度,落实经费,以此带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高校还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可以将上述提到的骨干队伍作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主要成员。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在校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研究人员进行技术开发和专利申请,并对申请专利人员给予奖励。该机构应制定一套可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于违反这一制度的人员给予惩罚。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以建设和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核心,通过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实现。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事关学校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花大力气去抓好。同时,高校也是知识产权成果的重要创造源头,只有建设以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依托的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猜你喜欢

申请专利保护意识科研人员
面向大学生专利申请服务平台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Joseph F. Engelberger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