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交叉枢纽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011-08-15杜纪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外加剂骨料模板

杜纪奎,周 蕾

(黑龙江省桃山水库管理处,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1 工程概况

北部引嫩总干渠乌北段(11+000-50+054)位于嫩江左侧滩地上和嫩江一级阶地前缘,渠道总体南北走向,起自北引总干渠十里河交叉前226 m处(桩号11+000),止于乌裕尔河交叉(桩号50+054)。

新兴交叉枢纽(22+347)工程由总干节制闸和涵洞泄水闸组成,节制闸总长度为62.3 m,由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消力池段、海漫段组成,涵洞泄水闸全长128.18 m,由进口段、洞身段、闸室段、消力池段及海漫段组成。

2 温控防裂措施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受到寒潮袭击,表面保温不及时;混凝土养护不充分,表面发生干裂并向深层发展;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浇筑质量控制不严,存在某些薄弱面;混凝土浇筑分层分块不当;基础或者老混凝土对新浇筑产生强力约束;表面裂缝发现与处理不及时而向深层发展或危害性裂缝等。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为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1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1)砂石料堆高6 m以上,堆放时间适当延长,取料时,取料堆下部温度较低的骨料,粗骨料采用喷雾降温,采用地下水拌制混凝土。

2)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运输和曝晒时间。

3)仓面采用喷水雾的方法以降低仓面的气温。

4)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利用早、晚进行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施工。

5)浇筑完毕后及早养护和保湿,防阳遮盖。

2.2 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降低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

2.3 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和保护,避免表面裂缝发生

在高温季节,表面采用常流水养护。合理地进行浇筑分层分块,改善浇筑块的散热条件。

2.4 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裂缝由表面向深层发展

1)设专职人员对部位的混凝土进行裂缝检查,记录裂缝发生的时间、部位、长度、裂缝宽度以及当时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气温,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

2)配合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研究对裂缝的处理方案,并按确定的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裂缝的从表面向深层继续发展而成为危害性裂缝。

3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配合比及仓面作业等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1)水泥、外加剂、砂石骨料等要定期随机抽样检查与试验,其贮存满足相应的产品贮存规定,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拌和楼。高度重视碱骨料反应问题,和采用低碱水泥(碱含量<0.6%),不使含碱外加剂等。

2)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在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参数的条件下,掺用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初期硬化时的徐变能力;选用较低的水灰比,以提高其极限拉伸值。优化设计时考虑到碱骨料反应问题,控制混凝土中碱含量总量。

3)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措施。由于该工程混凝土系采用有活性骨料的砂子,因此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以避免产生碱骨料反应:①使用碱含量≤0.6%的低碱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总的含碱量。②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从而进一步控制整个混凝土中的含碱量。③不用或少用含碱的外加剂,控制其引入混凝土含碱量不超过1 kg/m3。④不使用含Nacl和KCl的砂、石骨料和水。⑤ 混凝土碱含量的控制:通过对原材料有目的地选取,检验与验收工作中对各项指标中严格控制,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中碱含量的总量。根据CECS53:93《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或DL/T5144-2001附录B,计算得出混凝土含碱总量控制值,使其小于设计要求。

4)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严格按试验室开具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使用的外加剂,提前做不同种类外加剂的适配性试验,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根据砂石料含水量、气温变化、混凝土运输距离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入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定期检查、校正拌和楼的称量系统,确保称量准确,且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拌和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在拌和楼同时生产几种标号的混凝土的情况下,采取电脑识别标志,防止错料;所有混凝土拌和采用微机记录,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存档或追溯。

5)测定控制。根据地形条件和工程体形设计上的特点,施工测量工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将设计数据准确无误地放样于实地,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6)模板施工质量控制。包括:①测量放样施工必须增密控制网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②模板安装必须尺寸准确、平整、光洁,接缝严密,固定可靠。③模板及配件在出厂严格检查制作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出厂。④为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加强模板的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布置一个模板维修保养站。

7)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质量。具体为:①成立混凝土施工专业班子,施工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②混凝土入仓后及时进行平仓振捣,振捣插点要均匀,不欠振、不过振;振捣器根据浇筑部位混凝土特性来选择,靠近止水片的部位采用人工撮料和用φ50 mm软管振捣器振捣。③止水、金结机电及其它埋件安装准确,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维护,以保证埋件位置准确。④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做到吃饭、交接班不停产、浇筑不中断,以免造成冷缝;过流面混凝土浇筑时,掌握好脱模时间,并在脱模后及时进行二次压面处理,消除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早期裂隙、微通道等,提高过流面表面质量,必要时采用真空脱水工艺。⑤为防止水气泡(尤其是侧面和顶面),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二次复振及使用真空脱水等措施。

8)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职质检人员旁站,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记录。

9)雨季施工时,设置专用可靠的防雨设施,及时排除仓面积水,认真做好坡面径流引排工作。

10)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认真落实温控措施;冬季混凝土施工,搞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

[1]齐志宝.刍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35(02):148.

猜你喜欢

外加剂骨料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