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把字句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生成途径

2011-08-15吴伟军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宾语移位

吴伟军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试论把字句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生成途径

吴伟军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把字句从近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在生成原因及途径上有很大的一致性。“把”后的名词性成分NP2是多重移位的结果,是移位型空语类。随着NP2的话题化,“把”的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双重语法化过程。这种生成途径的一致性反映了汉人观察世界的视角和言语编码方式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稳固性。

把字句;生成途径;NP1;NP2;多重移位;移位型空语类;隐含型空语类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由于运用全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把字句的研究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但是把字句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语法框架内或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范围内。本文试图分析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的生成途径及原因,探讨在“把”及把字句语法化的过程中所掩藏着的把字句生成途径的一致性。

一、与把字句生成相关的理论

(一)空语类理论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与语类(category)或实语类相对而言的。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根据抽象句法结构形式判断某个句法结构中存在一个应出现而没有出现的由动词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二是指抽象的句法结构形式(这是一种原型结构)所限定的这些应出现而没出现名词性成分的句法空位(即动词所联系的主语,宾语的位置)。空语类的含义侧重于后者。因此,严格地说,空语类是位置性的。

汉语的空语类可以分为三大类:(1)省略型空语类,即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未在相应的位置(主语宾语位置)出现,但是这个位置可补出相关的词语,句法上自由。(2)移位型空语类,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未在相应的主、宾语位置上出现,但它在表层句法结构中已经移位至其他位置并且它有时可以移回原位有时不能。(3)隐含型空语类,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未在主、宾语位置上出现,也没有在句法结构中其他位置出现,并且,这个句法空位不可能补出相应的有形词语,在句法上是强制性的。[1]

(二)移位理论

汉语中三类动词的原型结构是 NP1V1 NP1V2NP2和NP1V3NP2NP3。这三类原型结构中名词性成分NP1、NP2、NP3的位置是名词的原始位置。句法成分 NP1V1、NP1V2NP2和NP1V3NP2NP3的移位(movement)是相对原型结构中的原始位置而言的。成分移位的结果体现在表层结构上,而成分的原始位置不一定能补出相应的有形词语,只能在深层结构上留下语迹。移位是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成分位置的变化。

二、把字句生成的研究概述

(一)传统语法研究所反映出把字句生成的观点

仔细观察传统语法框架内对把字句的研究,可隐约看到前辈语法学家对把字句生成的探索。

1922年,黎锦熙先生提出了“提宾”说,认为介词“把”的作用是把原先位于动词的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这在国内外语法学界的影响深远,并且对我们今天深入研究把字句子的生成过程及途径有很大的启发,但从生成的角度来看,单纯用宾语提前来概括结构形式复杂和语义关系复杂的把字句未免过于简单。后来有些学者,也坚持黎先生的“宾语说”。如李临定先生曾明确指出:“汉语里只有宾语才可以用‘把’提前,或者说“可以用‘把’提前的,就应该是宾语。”[2]

(二)结构主义语法研究反映出把字句生成的观点

与黎锦熙先生的观点相对立,朱德熙先生认为“跟把字句关系最为密切的不是‘主—动—宾’句式,而是受事主语句。”[3]这一观点可以称为“主语说”。朱先生这一观点把我们从表层句法结构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真正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法成分的位置变化去考察把字句,为把字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觉。但仅把 NP2的原始位置看成是受事主语句的主语位置也是不全面的。而且有很多地方不可用反证,例如有许多主谓结构前面不可加“把”。因此,把字句的生成条件及过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对把字句生成的研究

(4)在员工对“民主沟通和参与方式”的满意度评价中,本文依据文献,设计出如下二级评价指标:民主沟通和参与方式制度(U141)、企业中工会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力(U142)、以及民主座谈会(U143)。

80、90年代,由于受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影响,许多学者着力研究把字句的生成条件,生成过程途径及原因等。沈阳先生认为把字句中的VP的深层结构大多是两项并合结构,在深层结构中,构成把字句的 NP2一定是或一定可以是两项并合结构中后项结构的主语,即唯宾语成分和唯前结构主语不能成为把字句中的NP2。由于VP的前后项结构结合十分紧密,因此,NP2只能自由或强制地后移,这个后移的成分由“把”字重新前移至VP之前构成了把字句,只有名词的多重移位才能使把字句能用简单一致的形式构造复杂结构类型,同时才能表达复杂的语义内容及语义关系[4]。金立鑫先生从把字句句法语义,语境上的限制出发,绘制了选择使用把字句的流程图[5]。

三、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把字句的生成过程

尽管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把字句在句法构造,语义特征,语用功能上有诸多不同,但是从把字句的生成过程上讲,存在着很强的一致性:

A.(牢房里)把几个特务都跑了。

B.这些破事把他累倒了

C.他把衣服说干净了

D.妈妈把眼睛熬红了

以上这些把字句的VP分别是:光杆动词+体助词,动词+趋向补语(动趋式),动词+状态补语、(动补式)动结式,它们的原型结构和位移过程如下:

A中“跑”是一价动词,原型结构是:几个特务跑了。但在表层结构中有表处所的NP1占据了主语的位置,V1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几个特务”只有后移成为:“(牢房里)跑了几个特务”,“几个特务”可用“把”字位移提前,使其话题化最终形成表层格式:(牢房里)把几个特务跑了。

C中的“洗”是二价动词,原型结构是:他洗衣服。这个句子中还包含着“衣服干净“的语义,且在表层结构中,“干净”与“洗”结合比较紧密。因此,“衣服”就只能后移别“干净”之后:他洗干净衣服。“衣服”可用“把”字位移到“洗”的前面,使其话题化,最终形成表层格式:他把衣服洗干净了。

D中的“熬红”是动结式,是双项并合结构,深层语义应是:“妈妈熬(夜)+妈妈的眼睛红”,“把”后的 NP2是动词后项结构的主语。由于动结式的结合是十分紧密的,“眼睛”不可插到“熬”和“红”之间,况且,“眼睛”也并非“熬”的宾语,只能后移,“妈妈熬红了眼睛”,为了强调“眼睛”受到的影响,用“把”字位移提前,得到表层格式。

下面是几个近代汉语的例子,也可以作同样的生成过程分析:

A.怎么忽然把个睛雯姐姐也没了?到底是什么病?(《红楼梦》79回)

B.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红楼梦》34回)

C.说罢,把头一掉,就几步跨出去了。(《儒林外史》12回)

D.应把清风遗子孙(唐·方干语)

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拔,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水浒传》10回)。

E.十三妹离坐一把拉住,按在身旁坐下,说:“不许跑。”把个张姑娘羞的无地自容,坐又不是走又不能。(《儿女英雄传》9回)

黛玉白日己经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李纨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红楼梦》98回)

F.两个公人自去炕上睡,把一条铁索将卢员外锁在房门背后,声唤到四更。(《水浒传》62回)

A例与现代汉语A句相似,“没”在近代汉语中也是一价动词,原型结构就是“睛雯姐姐没了”。但表层结构不能采用这样的简单格式,原句应存在一个隐含空语类P,它处于把字句NP1的位置上。它指称了某种不可言明的对NP2“睛雯姐姐”具有控制影响作用的自然力,因而不能在NP1的位置上补出相应的有形词语。这是一个隐含空语类,这个空位占据了主语的位置,NP2“睛雯姐姐”的主语位置是移位型空语类。它可以后移为“没了晴雯姐姐。”由于语义语用因素的影响,为了使“NP2”睛雯姐姐话题化,可用“把”字位移到VP“没了”之前,构成把字句的表层句法格式。

B例与现代汉语B句很相似,其原型结构是“宝钗气十宝钗怔”。它的NP1是一个隐含空语类P,这个不能言明的指称对象对NP2“宝钗”有控制和影响作用,使其产生“VP”“怔”的状态。NP2占据的空位是移位型的它可移位至 VP之后,即:“气怔了宝钗”、又由于要强调“NP2”“宝钗”受到控制和影响的结果,所以用“把”字重新移位到“VP”之前,并使其话题化,于是就产生了把字句的表层格式。

C例中的NP1承前省略,它是可以补出来的。NP1占据了VP前主语的位置,NP2必须后移成为:“掉头”,由于要强调NP1对NP2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因此,用“把”重新移位到“VP”“掉”之前,使其话题化。

D例在现代汉语也存在。例句中的动词都是三价动词,VP只有一项结构,无所谓前项和后项。在深层结构中“清风”可作“遗”的主语。然而,在表层结构中 NP1占据了其主语位置,它只有向后移位。“遗子孙清风”由于“清风”被强调受到 NP1的控制、影响。因此,应用“把”字重新移回来。

E例VP有两项并合结构,V及“的”后的补语,以第一个句子为例,NP2“张姑娘”可以看成是前项结构“羞”的主语,也可看成后项结构“无地自容”的主语,因此它不是一开始就用“把”字移位至前的,是由于“V”“羞”和“的”后补语“无地自容”结合十分紧密,它必须得经历一个后移的过程,然后再用“把”字拉回到VP之前。

F例在现代汉语中也随处可见,如“我把花种在盆子里”等,同样可作上述多重移位分析。

把字句及把字的虚化实际上存在一个双向语法化(double grammaticalization),把字句要表达NP1对NP2的影响、控制作用而使NP2产生状态及结果,NP2后移只实现了这个语义的一半,也即 NP1对其的支配、控制。要突出NP2的状态和结果,只能使之重新移位到VP之前,但它不能是简单的回移,必须要有一定的语法手段,这就要求有一个介词,把NP2介引到VP之前,“把”字的产生满足这一要求。NP2话题化的过程,即突出它的状态及结果的过程,同时也是“把”字虚化的过程,近代汉字中的有些句子看似与把字句的形式完全相同,但它不能作如此多重移位分析,“把”字仍有实在词汇意义,NP2没有话题化,不能算真正的把字句,虽然这样的句子有的是出现在近代汉语晚期,但典型把字句早在唐代已出现,说明把字句在发展演变化程中的不平衡现象。例如:

约莫也吃了十来碗酒,智深问道:“有甚肉?把一碗来吃。”(《水浒传》4回)

例子中的“把”仍有实在词汇意义,有“拿”“持”之义,它还没有虚化,而“一碗”也没有话题化,因此不能算是把字句。

四、结语

把字句在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的生成方式,生成途径及过程是一致的。NP2在原型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是移位型空语类,由于语义,句法的限制,NP2向后移位,表达其受控制,受支配的语义。然后,为了表示其所受到影响产生的状态,就被“把”字重新拉回到VP之前,因此NP2便话题化了,在把字句中,NP1是第一话题,NP2是第二话题,现代汉语中,NP1在很多情况下是有形的词语,在近代汉语中NP1在很多情况之下是具有某种控制力,支配力的指称对象,它是隐含型空语类,不能用有形词语补出来。

话语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话语直接联系的是思想或概念世界。各个民族用话语间接联系真实世界的方式及途径不同。因此各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及习惯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从纵向上说,语言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一个民族用言语表达真实世界的方式存在着很强的历史传承性与稳同性,把字句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生成途径的一致性就反映了汉民族观察世界的视角和言语编码方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稳固性。

[1]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临定.汉语比较变换语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 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4] 沈阳.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J].中国语文,1997,6.

[5] 金立鑫.选择使用“把”字句的流程[J].汉语学习,1998,4.

H14

A

1008-7427(2011)03-0090-02

2011-01-15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宾语移位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宾语从句及练习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