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肝破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1-08-15方吉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休克腹腔出院

方吉凤

陕西柞水县人民医院 柞水 711400

2006-01~2010-01,我科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2例,经积极急救、观察与护理,41例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8~75岁。开放性损伤11例,闭合性损伤31例。右肝损伤33例,左肝损伤9例。入院时合并休克者33例。全部病例均剖腹探查,其中被膜下血肿切开引流术5例,裂伤肝脏清创切除术33例,选择性肝动脉结扎2例,肝左外叶切除2例。治愈出院41例,1例因继发胆道出血转上级医院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抢救和预防休克:嘱患者卧床休息,取休克体位,减少搬动。保暖并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套管针直接静脉穿刺,快速补充血容量。遵医嘱给补液、止血、扩容,必要时加压输液、输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尿量。②氧气吸入:氧流量2~3 L/min。③心理护理:患者受到意外伤害后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应关心、体贴病人,及时予以心理疏导,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④术前准备: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尽快完善术前准备,施行剖腹探查手术。

1.2.2 术后护理:①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观察面色,四肢末梢颜色、温度的变化,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征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当患者咳嗽时可帮助按压切口,鼓励、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③体位:患者术后血压平稳由头侧平卧位改半卧位,使患者感到舒适,以利于引流,减轻腹部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防止膈下感染。④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性质,如果术后1~2 h内引流量>200 mL,颜色呈鲜红色,即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当腹腔引流量减少、引流液颜色澄清、病人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正常,可考虑拔除腹腔引流管。⑤并发症的观察:严密观察腹痛、呕吐、黑便、黄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协助处理。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并逐渐下床活动,以防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1]。⑥预防压疮: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温水擦浴受压部位皮肤2次/d,并用热毛巾局部按摩。经常更换卧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⑦饮食护理:待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食,以后逐步改为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⑧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数对预后产生疑虑,应用热情的态度及和善的语言给予安慰和劝导,同时耐心向患者讲述肝损伤后肝脏的修复过程及预后,使他们了解病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出院时向患者做好出院宣教。

2 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除1例因继发胆道出血转上级医院治疗外,所有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3 小结

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血供丰富,质地柔软而脆弱,在外界致伤因素的作用下,易发生损伤[2]。在腹部闭合伤中,肝破裂居于首位,而且损伤后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患者常因大出血而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术前抢救,预防休克,尽快手术,加强术后护理和对并发症的观察是保证患者成功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1]王彩霞,洪霞.严重肝脏损伤33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9):4 404.

[2]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4.

猜你喜欢

休克腹腔出院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