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务管理过程的研究与探索

2011-08-15朱明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教务优化信息化

朱明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0053)

优化课务管理过程的研究与探索

朱明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0053)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优化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务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对课务管理的优化过程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推动教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务管理;课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信息化

一、优化课务管理的必然性

1.教务管理信息化改革的需要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人数的增多,特别是选课制度与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和深入,教务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虽然近几年来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实现了微机管理,为教务管理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但是大部分都是单机数据管理,对有关信息的处理,仍然是靠人工的搜集、整理、分析等,任务繁重,而且有许多的重复劳动和数据的偏差。因此优化课务管理,实现教务管理全面信息化是新时代教务管理得迫切要求。

2.课务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专业的增多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课务管理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和手工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必须加强对课务管理的研究与建设,建立有效的课务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使课务管理纳入先进、科学、高效的轨道。

3.强化课务管理职能、提高课务管理质量的需要

课务管理职能包括“决策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优化课务管理,实现课务管理信息化,科学化,为课务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教务管理工作推动学校的发展,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实施或监督各项教学政策法规,以及各项教学事务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绝大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因此,优化课务管理,实现教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已成为衡量教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优化课务管理过程的研究与探索

1.优化课务管理模式

模式化管理是课务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是保证课务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必要条件。课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循环的管理过程,为了让教学工作可循、有序地进行,必须做到规范化管理。一切的过程活动,都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组成,他们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圆环,沿着上述四个环节反复循环,形成环环相扣的一个整体,以推定管理过程的前进。管理模式是科学与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可见,优化课务管理模式,克服课务工作中的各种弊端,使之更符合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规律,大大提高了课务管理工作的成绩和效果。

2.课务管理业务分析

业务流程再造思想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和CSC顾问公司的杰姆斯.钱皮在1993年针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全面改造而提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管理领域。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是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解、评价、重组,突出关键业务,减少没有价值的业务,重新设计更加高效的业务流程。

高校课务管理主要包括开课信息表的落实、教学任务书的下达与落实、课表的编排、校历的制定、学生选课的组织等与上课有关的业务工作管理。

3.课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化、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课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依托。

现行我省部分高校开发的网上选课系统,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网络服务器系统,在网上有自己的主页和子页。任何人只要连接INTERNET就可以登陆系统主页并使用一些基本功能,而属于系统用户的人员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内部操作界面,使用系统指定的功能。部分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对教务管理在线系统进行进一步开发,在该系统下开发教材计划管理子系统。可以完成校历的制定、教学任务的下达、课程维护、选课、开课信息的生成、教室的管理、教材计划的申报等以教务科为主的基本功能。

2006年5月,河南省高校教务系统成立综合教务开发小组,7月份开始对教务管理系统的二次开发,本次系统开发增设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质量管理、教学建设、教学实践管理五个功能模块,满足相关职能科室的日常事务的处理与信息管理。随着我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实行分级管理势在必然,要切实搞好分级管理,综合教务的管理系统的优化显得更加重要,在这次开发的过程过已全方位考虑到有关方面的细节,为分级管理的逐步推行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4.优化、完善教务管理文件与规章制度

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依据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令、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行政法规。高等学校要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 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障教学工作这一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5.优化教务管理队伍

实现课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课务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是稳定教学秩序,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在教学工作中具有组织、调控、监控和信息反馈的作用;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教务管理的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储备,从转变观念、优化队伍结构(专业、学历结构)以及教务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有了长远的规划,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教务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务员)进行培训,了解高等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熟悉高等教务工作规程,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的培训,以适应教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为教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的实现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1] 荣华,张建军,严以谨.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模式的比较与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6.

[2] 杨静.高校教务管理中模式化运行之我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9.

G423.06

A

1008-7427(2011)09-0125-01

2011-07-11

猜你喜欢

教务优化信息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