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差异与翻译的不等值

2011-08-15马生仓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等值符号词语

马生仓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论文化差异与翻译的不等值

马生仓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蕴含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翻译的不等值现象,指出翻译中要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持原作的内容,用最稳妥、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值。

文化差异;不等值;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Nida:109)一般来说,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可以相当确切地译入另一种语言。但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就构成了翻译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源文和译文之间建立文化对等。在构成翻译对等的诸多方面,文化对等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对等。

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无不在词语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语言的功能首先也是通过词语显示出来的。某种事物为一个民族所独有,而反映这种事物的概念的词语不能在别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等值的形式,这样便产生了词语的不等值和空缺现象。(杨敏:72)

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意义分为:1)指称意义(linguistic meaning)、2)言内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和3)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翻译的不等值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指称意义上的不等值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词语、句子和篇章所反映的客观世界。

英汉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很多词语在对方没有对应词,在语义与文化层面上有很大的不同。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这种不对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有些词语则源于宗教、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有些则源于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

例如,多数英美人从来没有睡过中国的“炕”,没有吃过“冰糖葫芦”,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 motel,没有吃过 hamburger,也不需要在上班时由time clock证明他们是否按时上班。中国人把生孩子、娶媳妇、死人等称为“红白喜事”,而西方国家把死人不看作“喜事”,因此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中国文化中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和神话中的“龙王”,在英语中都没有对应词。中国人对一年的节气划分很细,在这些节气中像“三九”、“三伏”等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词。英语中的食品名称如 pudding、salad 、 sundae 、 sandwich,虽然译成汉语的“布丁”、“色拉”、“圣代”、“三明治”,但大多数中国人不知其原料和味道。更有甚者,有些中国人还不知其为何物,从字面看不出是食物的名称。

2.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

有些词语具有文化内涵,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reflective 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 meaning)的不对应上。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植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

例如Lily(百合花),在英语中lily-white 表示纯白,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百合花象征纯洁、漂亮,白皙的姑娘常被比作a white lily, 正因为百合花洁白无瑕,不需要任何修饰,如果有人想给她上色,那纯粹是“多此一举”,英文Paint the lily 相当于汉语中的“画蛇添足”,中国人把百合花看成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是因为百合花的叶片到了夜晚就两两相对贴在一起,而在英语中并没有爱情的联想。

猫头鹰在英语中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owlish, 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怕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些形式和内容都颇为独特,无法相互取代的符号,这使语言和文化之间出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沟壑,严重阻碍了彼此的交流.这是产生翻译不等值的历史文化原因。

二、言内意义上的不等值

言内意义考察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如:发音、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层面上的排列组合。在发音关系上,比如英语中有头韵、尾韵、半韵、和音等音节处理技巧;词汇意义是指对词语的选择、搭配,如各种双关、谐音、粘连;语法意义即句子中各成分的语序;句法和语篇层面上如平行、回环、反复、对偶、设问、顶真等。可以看出,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可理解为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白丽梅,曹进:172)

首先是语音特征的不可译。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与语音特征有关的地方,如押韵、对仗、谐音、双关等都是不可译的。其次是文字特征的不可译性。这一点在英汉互译中表现尤为突出。英语为表音文字,汉语为表意文字,两者在书写形式上大相径庭,因此,两种语言的文字特征也是无法互译的。例如下列语言特征一般不可译:

拆字合字: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绕口令,谜语,幽默: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对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重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歇后语:狗撵鸭子……呱呱叫……

双关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tender,“Do you serve spirits”?

On Sunday they pray on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

回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No X in Nixon.(暗指尼克松办事果断,智慧过人。)

同音词:施氏食狮史

汉语的构词特征也是翻译的难点,例如“三个人品字式坐下,随便谈了几句。”汉语的“品字式”十分形象,但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拼音文字,我们无法在英译时像汉语那样形象地用英语将“品字式”表达出来。(郑建新,梁文青:120)

一种语言用某一形式表达了语义场内的某一意义,同时表达了该形式的某些特征,而另一种语言又恰好缺乏相应的形式既能表达出该意义又能表达出所要求的该形式的某些特征,翻译不等值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这是翻译不等值产生的语言学原因。

三、语用意义上的不等值

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它包括表征意义(indexical meaning)、表达意义(expressive meaning)、社交意义(social meaning)、祈使意义(imperative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符号使用者赋予文字的特殊意义或文字符号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这些信息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语言当中,需要译者去挖掘。语用意义的产生是由语法特征、场景和文化背景三方面的不对等造成的。译者必须熟知两种文化,恰当领会原语的语用意义,最终使原语与译语达到语用等值。

1.不同语调(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表示不同的语用意义,即使是同样的话语结构,语调不同,其语用意义也不同。

2.语气不同,产生不同的语用意义。陈述语气往往表示说明意见、陈述事实;疑问语气表示不知、选择、证实、强调等语用意义;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劝阻、命令、禁止一类语气的语用意义;感叹语气表示喜悦、赞扬、气愤、激动、兴奋、踌躇、讽刺、惊奇等语用意义。

3.社交场合用语:

1)“今天饭菜不好,请多包涵。来,先干上一杯!”这是主人在宴请客人时说的一番话。如果按原文语言形式直译出来,势必让外国客人大惑不解。(郑建新,梁文青:118)

2)各国人见面打招呼,由于受文化习俗的影响,往往采用不同的交际模式。如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吃过了吗?”,就无法直译成英语。

3)“请问您贵姓?”中使用的敬语,而英语中没有类似的敬语。

4)“二舅,您什么时候来的?”汉语中的称谓十分复杂,要把这些亲属称谓词翻译出来实在不容易。

5)汉语既有对别人的尊重,又有对自己的自谦,当别人称赞自己时常说:“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这种回答也无法直译成英语。

语言之所以会产生语用意义,重要的就是由于语言融入了语境之中。更重要的是,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套复杂的信仰、态度、价值观、行为规范体系,这一体系由该群体所使用的语言来承载。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民族文化具有排他性,所以翻译中就出现了不等值现象。

鉴于翻译是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转换活动,人们期望的“等值”或“等效”只能是一种理想,尽力使译文与原文相“似”倒是切实可行的。(陈宏薇:66)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和机械地复制原文内各单独要素的总和,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介绍的。翻译中,要达到等值的效果,我们就要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不仅要深谙源发语言和目的语言本身,而且应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还要考虑照顾译文的读者对象。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持原作的内容,用最稳妥、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值。

[1] 杨敏.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 外语界,2008,6.

[2] 白丽梅,曹进. 符号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06,4.

[3] 郑建新,梁文青. 语用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 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On the Heteroscedastic Variation between Cultural Variations and Translation

MA Sheng-cang

Chinese and English vary a lot both linguistically and culturally. Translation is to transmit some information implied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 a perspective of semei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heteroscedastic variation phenomenon from aspects of referential meaning, linguistic meaning and pragmatic meaning, pointing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not be confined by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and need 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and express its content with the most appropriate and most natural words, to get equivalence.

H059

A

1008-7427(2011)09-0094-02

2011-06-11

宁夏高校科研资助项目“跨文化背景下汉译英语用问题研究(2010)297号)”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系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等值符号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符号,比多少
找词语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基于戴维南等值模型的静稳极限在线监视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