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2011-08-15梁树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国际化政治思想

梁树清,李 磊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梁树清,李 磊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领域对国际化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通过输出、引进、融合构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育人、保证功能,服务于具有国际化意识、基础宽厚、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高级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化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通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面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有必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国际化人才具备的素质

青岛科技大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构建具有国际化意识大机械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培养“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信心承担起维护民族文化责任”的国际化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所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国际意识、专业知识的国际化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其能胜任劳动力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国际化意识,即具有全球视野及思维模式;专业知识的国际化运作能力,即掌握本领域国际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与信息,并能运用于工作中的能力;创新能力,即对各种知识有兼容并蓄精神,能够做到不断学习,能够追踪本专业前沿,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实践能力,即能够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即熟悉中外多元文化,熟练运用外语对文化风俗、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能够熟知和准确把握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即能够和他人融洽相处和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中外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差异,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我国的大学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个不断改革和适应的发展过程,它既有儒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又有对苏联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模仿,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改革所创造的新方法新观念。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结合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及管理方式。学校在开展课程教学中,聘用外籍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教授语言课和专业课,实行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接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学生出现一些不适应,造成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应试学习方式,而不适应外方互动式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学习中大量的外籍语言课和专业课学习,造成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投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完全按照原有模式开展。

2.学生思想的新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学生层次多,情况复杂。青科大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的招生计划纳入了每年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但根据不同合作项目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招收的学生质量也不相同,有二本、三本、专科三个层次的招生,都是高收费招生。学生选择“高价”求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国际化培养能够出国留学,但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只有部分学生能实现出国的夙愿,而其他学生则会在国内深造或直接就业,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2)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国际化培养体系下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大多数属于“80后”“、90后”独生子女,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活跃,对生活水平要求高,消费观念超前,缺乏艰苦奋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自理能力较差。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而较少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精神。部分学生对社会接触相对较多,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导致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

(3)部分学生思想状况与主流思想冲突,知行难以统一。调查表明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学生中也存在一些与主流思想相冲突、知行难以统一的现象。

1)爱国热情高,政治意识淡化。72.3%的学生关心时政以及国家政策方针,而在平时关注的信息中有26.5%关注国际关系和国家政治经济问题,36.1%关注文艺娱乐,12.8%关注科技。政治意识淡化还表现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上,82%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上课时,部分学生情绪不高。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选择中,35.2%选择观看影视资料,32.6%选择研讨形式,25.7%选择实践形式,6.5%选择课堂讲授,可见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持消极态度,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不高。

2)成才意识强,社会责任感淡化。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期望通过接受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培养以及出国深造,拓展自己视野,增强自身竞争力。但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个人功利主义倾向,缺乏社会责任感。调查显示,在价值取向中65.7%的学生选择是否有自己的事业,26.2%的学生选择实现自身价值,8.1%的学生选择权力和金钱。社会责任感淡化,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目标迷失,缺乏自主学习动力,而对影响自己出国留学的雅思、德福、日语和韩语等等级考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道德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调查表明,83.6%的学生有比较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公德意识,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但在实践中15.3%的学生突出“个人主义”,造成知行背离。

3.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文化差异,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

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极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引进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时很多课程采用的是外文原版教材,使学生增加了很多和外教交流的机会,对西方社会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外教授课时,不时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等,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这对于社会经验较少、政治敏感性差、可塑性较好、对外来文化有浓厚兴趣、对国外生活充满憧憬的青年学生来说,很难自觉判断并抵制其中一些有害的和不健康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思潮、价值观的影响。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部分学生会赴国外求学,在国外学习期间很容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使得国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直接冲击,使学生产生观念上的差异。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三位一体”的学生思想、学业、生活、管理服务体系,在工作中要树立国际化的人才观念,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在钻研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学习、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不断开拓视野,了解更多国际各领域的信息,积极参加各种实践与对外交流,在实践和交流中不断拓宽自身的国际化视野,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中“辅”和“导”的作用,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注重学生多元化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2.营造适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校园文化

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时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各种文化学术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参与中扩大视野和知识面,提高精神境界,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增进身心健康。开展合作双方的学生学术活动交流,邀请外方知名教授来校开展学科前沿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国际化竞争意识。通过外文演讲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外语的学习能够深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组织国际交流,每年定期与别国的大学生进行互访、交流,甚至参加外国文化节、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节、辩论赛等国际性的活动,以此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3.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中西文化对比教育

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把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中华文化”为核心推进人文课程建设,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教育,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增强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清醒地看待外国文化并吸收其精华,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4.开拓多种渠道做好国外求学学生的思想引导教育

通过相关的语言考试后,部分同学将根据合作项目的要求在国外进行学习生活。长期以来,做好国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盲点。在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建立针对性的网站,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比如通过博客、E-mail、QQ、MSN等方式,搭建有效平台,及时向国外学生传达各种信息,及时解决他们在思想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由于地域界限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掌握网络新技术,构建网络平台,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让海外学子情感上有慰藉,心理上有指导,让他们有温馨感和归宿感,以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1]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08-31.

[2]李庆领,王守城,李镇江,吕耀中.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纪实——探索国际化特色教育,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04-24.

[3]黄桂芳.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4]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蓝强.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管理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LIANG Shuqing,LI Lei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06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in all area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rough the output,introduction,fus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mod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raining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they can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function of orientation,training and guarante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providing service to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senior,specially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with broad basic knowledge and high quality t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demand.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train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innovation

G641

A

1008-469X(2011)03-0092-03

2011-02-28

梁树清(1969-),男,山东诸城人,历史学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化政治思想
聚焦港口国际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