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视角解读“烎文化”

2011-08-15李静莹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义生僻字现代汉语

李静莹

(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陕西咸阳712000)

语言学视角解读“烎文化”

李静莹

(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陕西咸阳712000)

继“囧”和“槑”之后,又一个生僻字一时间成为众多网民的新宠,它就是由“开火”组成的“烎”。“烎”词“烎”语的不断出现促进了“烎文化”的流行。本文旨在考证“烎”字的古义,分析其新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烎”字新用的理据以及“烎文化”的影响,以期为新词语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烎文化;语言变异;认知象似性

网络的出现催生了人们对现有语言的深入反思,当火星文还没有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新一轮网络奇语又登上了时尚舞台,也许你还在对着“囧”和“槑”这两个字纳闷,“烎”字又变得炙手可热。随着“烎”词“烎”语的不断出现,“烎文化”获得了众多网民的认同,被认为是“亮剑精神”在网络世界的延续和深化。作为一个生僻字,“烎”字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走红网络,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语言学视角对此语言现象进行细致的剖析。

一、“烎”字的考证

翻阅《康熙字典》,我们看不见“烎”这个字,却只有一个与之相似的字,但上面的“开”是分开的两个“干”,读音为“yin(银)”。专家认为,“烎”产生于先秦时期,古音读“潭”音,是上火的意思,例如“忧心烎烎”。直到汉代,“烎”字才被引申为“光明”的意思。如今,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烎”字却被赋予不同的新义。

二、“烎”字的新义

查阅百度,原来此字的流行得名于某电子游戏大赛中一支名为“烎队”的DOTA(电子游戏名)战队,因其在与冠军团队Ehome的比赛中表现得无所畏惧,斗志昂扬,后虽最终以落败告终,却赢得了广大游戏迷的强力追捧,随即“烎”字便在网民中流行开来。借助互联网掌握话语权的网民,在享受获得发言渠道、表达自己观点的乐趣与快感的驱动下,很快让“开火”成为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代名词。对于大多数网民而言,“开火”意味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对社会、政治、人心等方面的不公、偏见、灰暗勇敢地予以批判,所以,他们认为“烎”代表着阳刚、明朗、直接和拼搏,不仅表示对正义感的伸张、良心的倡导及责任的承担,而且表示对超乎寻常之事的惊诧与戏谑。根据笔者对网络中相关例句的收集、分类,“烎”字的新义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烎”即为“开火”,引申为“遇强则强、斗志昂扬”之义。“烎”不仅表示一个人面对敌人敢于宣战、善于战斗,也可准确地显示其“虐杀”对手的“必胜”壮志。例如:

(1)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事业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骨干,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应保持“烎”的精神状态,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新华网2010年5月15日)

(2)据悉,一个多小时下来,《中华达人》现场气氛高潮不断,演员很烎,吴宗宪更烎。(武汉晚报2009年11月19日)

(3)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何怕中国网民的“烎”劲。(中华网2009年9月25日)

(4)烎!单位发的月饼也要缴个税(生活新报2009年9月17日)

第二,“烎”为霸气、彪悍、勇猛之义。如:

(5)13秒!用鼻子吹破热水袋。牛人、很烎!(北青网2009年10月5日)

(6)重庆观音桥步行街惊现烎雄哥,当街出卖“人头”。(台州在线2010年6月12日)

(7)羽绒上色多彩流行,搭出冬季最“烎”潮人。(凤凰网2009年11月17日)

(8)剩女“烎”解读:男人可以背叛我但房子绝对不会!(中新网2009年10月23日)

三、“烎”字新用的理据

目前,由“烎”字所派生出的一系列流行词语风行一时,作为古汉字,网民们却赋予“烎”字许多新义,这是为何呢?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烎”词“烎”语的流行其实是网络社群用来凸显和标识自己个性而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其形成是语言变异的必然结果。作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网络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生发的特殊语言现象,宽松的网络语言环境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而“烎”字新义的形成正是在网络这个特定的场合的特定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者故意偏离常规,套取古字字形,创造出新的用法,这样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一方面使语言表达音、形、意达到和谐统一,既能让表达生动形象而不乏趣味,也丰富了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体现了汉语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另一个方面也使网民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满足当代青少年网民追求非主流的心态,从某种程度上造成语言的变化及其表达上的突兀感,使用了最精妙而干练的语义表达的手段,体现了语言继承性与创造性地有机结合,这是无可厚非的。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窗口。Langacker(2001)认为,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基于认知和社会互动的。当然,“烎”词“烎”语也不例外。与日常生活用语相比,以陌生的古汉字字形来表达新义固然出现了大量变异现象,但是这种变异均基于人们的认知和经验,是靠认知象似性的纽带联结起来的。与Saussure提出的能指和所指的任意性关系符号理论相比,Peirce(1940)更为全面地考虑了能指和所指间出现的三种指称关系,其中的象似关系,即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他认为象似符分为三类:影象符、拟象符和喻象符。作为最为高级和复杂的象似符,喻象符即隐喻,它指将一个典型的、经验的、惯例性的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非典型的、陌生的、非惯例性的概念域上去,使后者具有隐喻性,获得隐喻义。从字形上看,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烎”这个字时,就很容易把它肢解成是由“开火”两个汉字组成的,隐喻象似联想思维让“开火”给人的感觉就是投入到战斗状态的意思,进而引申为“遇强则强、斗志昂扬”之义,也可准确地显示其“虐杀”对手的“必胜”壮志,又一次引申为对不同寻常事物的霸气、彪悍、勇猛等特征的惊异与戏谑之义。这种隐喻相似克服了文字符号自身的局限性,更形象地刻画了人们的精神状态,达到了人类早期使用会意文字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效果。

四、“烎文化”的影响

从网民的口头禅,到悄然流行,再火爆网络,“烎”词“烎”语的流行折射出网络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我们将这种网络文化称为“烎文化”。实际上,网络上除了“烎”这个古汉字外,还出现了许许多多奇怪的生僻字,“烎文化”代表了诸如“囧、槑、玊、奣、嘦、勥、巭、嫑、恏、兲、氼、忈、炛”等生僻字在网络上将会越来越流行,这种新的趋势,代表了网络上更加开放的文化,必将被众多的网民追捧。因此,“烎文化”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

谈起“烎文化”的影响,我们认为,此现象就像一把双刃剑。从正面来看,这种语言表达模式的流行既满足了言语交际者“陌生化”的心理追求,让网民敢于突破固有词语的使用范围,体现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弥补了现代汉语在网络交际中表达的不足,使现代汉语更具活力,也更迎合了反传统、反体制、反权威、质疑惯常秩序和理念、倡导异端价值、推崇个性、平等和自由的现代草根文化的需要。作为从游戏对抗赛而繁衍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韩浩月(2009)认为,“烎”是说破“皇帝的新装”的方式,“烎”是替弱势群体主持公道的办法,“烎”是表达公民言论权利的形式,正是由于近些年来互联网上“烎”声一片,才让那么多涉及机构腐败、官员堕落的事件被频繁曝光,也是因为这一片“烎”声,让那些见不得光的人想到网络监督便两股战战。毋庸置疑,“烎文化”的流行有其积极意义。从反面来讲,随着网民渐渐向低龄化发展,一些中小学生网民出于对另类语言的好奇在现实生活中也刻意模仿,让以“烎”词“烎”语为代表的生僻字从“网上”走到“网下”,这是不可取的,如果不积极引导,人们将很难交流。现代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本已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用语规范,所以“烎文化”的流行有损害现代汉语的语言运用规则之嫌。作为网络语言,“烎”词“烎”语的流行就是一场语言革命,在网络世界里,其流行随意、简约、多变,有一点象民俗、民歌一样自由,无拘无束,松散,所以规范起来难度非常之大,与国家推广的规范语言文字是有一些冲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如果“烎”词“烎”语只局限于在网络上出现和使用,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我们不妨容忍;但如果出现在书面用语中,尤其是青少年的作文当中,则会得不偿失。关于“烎文化”的流行,仍需要规范和引导。在语言政策上,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化,而另一方面要注意确认变异的合理部分。对于还在打语言基础的青少年网民,老师和家长应及时引导,而非强行限制。由于网民的表达方式无法限制,这就要求我们把规范的负面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摒弃出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满足网络交流的同时,不影响日常的语言学习。汉语作为领会式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字多义、一词多义、适用语境宽泛的特点,古汉字被人们重拾又赋予新义,我们应该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其实,古字新用,也是语言多样化及时代性的一种体现。每个时代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而语言文字不可避免地要成为时代特色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更多普及汉语汉字知识,让更多年轻人对我们的民族文字感兴趣。

Langacker,R.W.(2001).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A].InCognitive Linguistics[C].Walter de Gruyter.Perce,C.S.(1940).The Philosophy of Peirce.[M].NY:Harcourt,Brace.

陈廷敬(1997).《康熙字典》简化字(横排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韩浩月(2009).烎:网络群声鼎沸的缩写[N].广州日报。

2010-12-06

李静莹,女,硕士,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猜你喜欢

新义生僻字现代汉语
生僻字里识青铜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让语文老师也会怀疑人生的生僻字
旧裙新义
挑战动物生僻字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扒一扒“爱加戏”的生僻字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