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农村改革的历程、主要经验与当代启示

2011-08-15陈定洋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安徽农民改革

陈定洋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 230022)

安徽农村改革的历程、主要经验与当代启示

陈定洋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 230022)

安徽农村改革经历了改革预演和改革起步、缓步推进、加速推进、全面推进四阶段。其主要经验是:尊重农民首创、干群密切互动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利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取向、注重体制创新是激发农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着眼发展大局、注重统筹谋划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成功战略;立足本省实际、力求因地制宜是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村活力的重要保证。其当代启示是:坚持从农村生产力实际出发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前提;坚持以农民为本是农村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

安徽农村改革;主要经验;当代启示

安徽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者和发源地。“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1]安徽几乎在农村改革的每个阶段都甘当先锋、走在前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一、安徽农村改革的历程

笔者认为,考察安徽农村改革要把握两个基点:一是要把安徽农村改革置于全国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来进行考察;二是突出安徽特色及其对全国改革的贡献。据此,我们将安徽农村改革历程划分为改革预演和改革起步、缓步推进、加速推进、全面推进四阶段:

(一)“责任田”:农村改革预演

1961年安徽推行“责任田”,展示了安徽人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跃进”期间,人民公社化运动引发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迫使人们去思考问题的症结和困境的出路。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安徽也积极探索农业发展良策,1961年创造出“责任田”生产方式。“责任田”突破了人民公社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激发了农业活力,成为安徽农民的“救命田”。由于当时“左”倾思潮压制,责任田命运短短一年就夭折。然而,“责任田”的探索却造就了安徽农村改革的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农村改革的预演。[2]

(二)1978年-1988年:改革起步阶段

该阶段主要特点是放宽农村政策,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权;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78年秋,安徽许多地区遭遇百日无雨的干旱,安徽省委根据这一严重灾情,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可以借一部分土地给社员种麦。肥西县山南区黄花大队和小井庄生产队把田地包到农户头上;凤阳县梨园公社严岗大队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自发搞起了包干到户。“大包干”使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小岗村实现了粮食生产一年大翻身,原来远近闻名的“乞丐村”变为“冒尖村”。到1979年底安徽全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全省生产队总数的65.9%,而且都大幅度增产。1982年“一号文件”以中央的名义肯定了包产到户[3],迅速走向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体制创新,它突破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为农业迈向市场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空间,也改变了中国“三农”发展路径。1983年中共颁布正式文件,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从1983年到1988年乡政村治的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起来。

(三)1988年-1998年:改革缓步推进阶段

该阶段主要特点是围绕家庭承包制逐步推出一系列单项配套改革措施,重点是搞活农村经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进入1980年代中后期,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步伐明显放慢,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负担却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农村改革在曲折中缓步推进。198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个稳定增长(粮食),两个加快发展(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建一个市场、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工作要求,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到1997年底,全省城乡集市共有4162个,比1978年增加了2062个;集市贸易年成交额为693.93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86.41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0个,超10亿元的市场7个,大中小结合、综合与专业批发共存的商品市场网络初步形成。

(四)1998年-2006年:改革加速推进阶段

该阶段主要特点是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着力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开始关注。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把三农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农村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为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安徽部分地区早在90年代中期就自发地开始了税费改革的尝试,如五河县进行多轮税费改革实验,探索历经波折,但积累了经验。安徽的探索得到了中央的肯定,2000年中央决定率先在安徽全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并最终在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在这项“前无古人的工作”中,安徽又一次成为全国的领跑者、探路人。王太华回忆说:中央提出进行税费改革试点时,“一开始有5个省报了名,后来都打了退堂鼓。我们是坚定不移的。”[4]

(五)2006年至今:改革全面推进阶段

该阶段突出特点是工业反哺农业,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关注和触及城乡二元体制变革深层问题。2005年初,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意见》,确定了18个试点县、市,并于2007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农村领域的投入,积极实施和推进民生工程建设。2007年,全省共安排69亿资金专项用于“十二项民生工程”,初步建立了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十七大以来,安徽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农村改革发展跃上了一个新起点。

二、安徽农村改革的主要经验

安徽农村改革给安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农民首创、干群密切互动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能否尊重农民的创造,这关系到是否真心实意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安徽农村改革的起始与成功,得益于安徽基层干部、万里领导的安徽省委和邓小平同志对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安徽人民素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勇气。推行农业“三改”,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赞许;推广“责任田”,为后来农村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安徽人民的首创精神重新点燃,自下而上地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的探索在全国引起了激烈争论。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责包产(干)到户,要求“坚决纠正”。在压力面前,农村基层干部义无反顾,凤阳县马湖公社书记詹绍周抱定“宁犯错误也不回头”、肥西县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被人们称为“汤大胆”,积极推行包产包干。在关键时刻,以万里为首的安徽省委深入农村调研,坚定支持群众首创,“实践证明,联系产量的责任制比不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增产效果更明显。”“支持绝大多数农民的积极性。”在安徽农村改革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邓小平坚定地支持安徽农村改革:“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2]至此,以“包产(干)到户”为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决堤之水迅速遍及安徽、风靡全国。

回顾历程,我们体会是:安徽之所以能够在一系列农村改革探索中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取得成功,群众首创是本源,干群互动是关键,中央支持是保证。何谓尊重群众首创?说到底,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关心群众利益,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的创造。在实践中,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都要鼓励农民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尊重、支持、加强指导。实践证明,由安徽农民创造的这种经营制度,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适合农民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农民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二)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利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如何解决?关键是两条:保障他们的利益,维护他们的权利。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1]安徽农村改革的逻辑始终是围绕着两大主题展开的,因此才能得到农民拥护、取得成功。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是还与农民自主经营权、收益权,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因而生产热情空前焕发。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是保障农民利益和基本权利的进一步探索。面对1985年以来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安徽开始酝酿农村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发展。如1993年11月,太和县委经过调查研究,在省地领导的支持下决定在全县推行“公粮制”税费改革:农民按规定交纳公粮后,不再交纳任何税费,有权拒绝一切不合理负担。税费改革使农民人均减负48%,增收120元。太和县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安徽本省和全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太和县也作为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第一县载入史册。而本世纪以来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目标、以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在安徽首先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正如朱镕基所说“是前无古人的工作”,它为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经验和教训。

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为此,安徽农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出村委会“组合竞选制”经验。[5]1989年1月17日,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打破过去上级提名、村民举手通过的老框框,采取选区推荐、联名推荐和本人自荐的办法、各村民小组会议民主投票,最后确定4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一名农民技术员成功当选为腾云村首任民选村委会主任。

安徽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农业效率、创新农村体制、还予农民权利的过程,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家宝在回顾农村改革历程时指出: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几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6]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广大农民“求温饱”已经成为历史,那么目前最缺什么?这就是参与农村管理的民主权、与城市市民平等的公民权。

(三)坚持市场化取向、注重体制创新是激发农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一直是贯穿安徽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以“放权”为特征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安徽农村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准备,通过推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实现了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为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初,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等举措,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探索。大包干解决的主要是土地使用、劳动管理、收益分配等微观管理机制问题,是“三农”内部问题,没有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机制问题。为此,安徽从1980年代初开始积极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全省各地农贸市场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参与市场竞争,扶植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市场的发育。安徽省内个体私营经济开始萌芽,冒出了以芜湖市生产经营瓜子的“傻子”年广久为代表的一批私营企业主。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安徽农村改革正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到2004年安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克。与此同时,加快乡镇企业产权改革,乡镇企业与政府脱钩,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总结安徽农业市场化改革激发农村活力的历史经验,一是健全农业市场体制机制,使农村改革从框架式到结构式,从粗放到科学;二是建立了农业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使农村改革从自发到自觉,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活力。

(四)着眼发展大局、注重统筹谋划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成功战略

安徽农村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管理到经营、从制度到人文、从经济到社会、从农业到农民再到农村。这反映出我们对农村改革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最初,我们是以单纯的农业观点对待农村改革,把目标锁定为增产增收,把重点放在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上。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开始关注农民本身,关注农民利益和意愿。逐步深化认识到: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不是农村改革的目的,改革的直接目的是造福广大农民。于是,不断推出农村改革新举措,开始由单纯注重制度转向赋予人文关怀,由单纯关注生产经营转向更加关注生产经营者,维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在农村税费改革期间,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乡镇政府职能必须从“管治”转向“服务”,建设服务型、法治化政府。2005年,安徽省在18个县率先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努力解决乡镇政府职能存在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取得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改革成功和建立乡镇为民服务代理制。这为乡镇政府“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搭建了平台,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2007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农村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的利益和权利的实现,不能仅靠农民自己来解决,需要社会关注;三农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农业的办法来解决,也不能简单用工业化的办法来解决,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十七大以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的理念,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使农村改革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体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是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村活力的重要保证

推进农村发展,贵在务实,重在创新。这是贯穿30年安徽农村改革开放全过程的突出特点,也是农村改革顺利开展的基本经验。

安徽是农业大省,根据我省农村自然地理地貌特点和农业发展实际,198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决定》,全省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四大开发区域:沿淮淮北平原以粮棉油肉为主的综合开发区;沿江地区的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立体开发带;江淮之间优质米、“双低”油菜和高效经济作物开发区;皖南、皖西两大山区的经果林、茶桑药开发区。1997年组织实施以“8152”工程为名的农业产业化战略。2002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纳入全省“861”工程行动计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农科教结合是安徽人民的又一创造,1989年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农科教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全省地市县(区)建立了农科教统筹协调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通过实施“燎原计划”和创建农科教致富示范村,把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通过加强农村各类教育,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科教实现优势互补,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安徽是农业人口大省,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必然趋势。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外出一个月及以上)高达111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1.6%。“农民工经济”已成为安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全省各地采取了许多探索性措施,从鼓励农民工跨省流动、劳务输出,到引导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小城镇就业;从就地安置转移,到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多管齐下多方并举,成为发展地方经济、拉动就业的亮点。[7]

三、安徽农村改革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从农村生产力实际出发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前提

安徽农村改革历程生动地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等改革措施,由于符合了各时期农村生产力的实际,释放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而大跃进期间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也是一种改革)则背离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实际,人为拔高了生产关系,最终导致失败。因此,面对今后的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地分析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立足于农民经济的实践,科学制定农村改革措施,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8]

(二)坚持以农民为本是农村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

安徽农村改革经验证明,只有尊重农民的创造,让广大农民参与改革,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家庭承包制、村民自治制度、农村税费改革等农村变革,都是党在尊重农民创造基础上加以总结完善的。农村改革实质上是“还权于农”,让农民有劳动自主权、生产经营权、产品支配权和政治民主权,这是调动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的前提,也是农村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十六大以来,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改革,认真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追求。但是,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树立群众观念,认识到农民是农村改革、建设的主体,正确把握党与农民的“主导”与“主体”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

历史经验表明,党要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纵观安徽农村改革历程,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时期,都是中央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在政策上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部署上优先安排农村工作,在投入上重点向农村倾斜,在组织上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而农村发展遭受挫折时期,都是中央在对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上出现了摇摆。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连续以中央1号文件形式指导农村改革发展,成为中国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当前,“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基础仍然薄弱,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116.

[2]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安徽农村改革之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78、198-200.

[3]杜润生.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7.

[4]潘小平.一步跨过两千年[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149.

[5]辛秋水.“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J].学术界,2001(5):33.

[6]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3-5.

[7]陈定洋.安徽农村改革三十年主要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2):18-20.

[8]曾 平.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改革的几点启示[DB/OL].闽西新闻网,www.mxrb.cn,2009-10-13.

On the Course,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 of the Rural Reforms in Anhui Province

Chen Dingyang
(Party School of Anhu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Hefei 230022,China)

the rural reforms in Anhui Province has experienced four specific stages.Its main experience includes the respect for the farmers’innovations,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interests and right,the adherence to market orientation,the focus o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the embodiment of locality.The paper also probes into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rural reforms in Anhui Province.

rural reform in Anhui Province;course;experiences;inspiration

D235

A

1673-1794(2011)06-0017-04

陈定洋(1968-),男,管理学博士,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发展。

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建国以来安徽农村改革历程、主要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安徽农村改革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研究成果。

2011-09-23

猜你喜欢

安徽农民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