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鱼池中水质恶化的起因与防治对策

2011-08-15安惠兵包头市水库管理处01403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耗氧量罗非鱼氨氮

安惠兵 包头市水库管理处 014030

1 水体污染的起因与危害

养鸡的人都知道,要吃鸡蛋需要用饲料换。养鱼也是一样,必须天天投喂饲料。投喂的饲料在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都可以被鱼吃掉,但是在鱼因缺乏必需矿物元素或维生素导致食欲不振,或因水中缺氧或氨氮含量过高产生厌食的情况下,都可能造成大量鱼饵淤积池底,即使被鱼吃掉的饵料,或是由于饵料原料不能被鱼消化,或是由于组成饲料蛋白的必需氨基酸配比不平衡不能被鱼吸收,或是由于饲料中所含微量矿物元素不能满足鱼的需要,影响酶的活性,导致蛋白质利用率降低。总之最终会有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作为粪便(含尿)排入水中。这些残饵和粪便在水温适宜的时候很快被细菌分解,造成了水体富养化,恶化了水质。

1.1 对氧气的影响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限制鱼类生长的首要因素。不同鱼类对氧气的最低需氧量不等,比如鲤鱼的最低需氧量是3mg/L,而罗非鱼是耐低氧鱼类,最低需氧量是1mg/L。当水中溶氧高于这个最低限量时,鱼类取食正常,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也比较高,鱼类生长迅速。当溶氧低于这个限量时,鱼类开始表现为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浮头,此时如不及时采取增氧措施,还会造成鱼类死亡。

水中溶氧量的多少,受水温、单位水体的饲鱼量和有机耗氧量的影响。水温越高,水中溶氧量相对就越少,水中饲鱼越多,鱼的耗氧量就越多,水中的残饵和粪便越多,细菌分解时的耗氧量越多。日本学者丸山俊一认为,鱼池残饵和粪便在被细菌分解时的耗氧量至少为鱼耗氧量的10倍。由此可见,鱼池中的耗氧量主要来源于残饵和粪便的细菌分解。

1.2 对氨氮的影响

氨是影响鱼类生长的有害物质。在水中同时以分子形式(NH3)和离子形式(NH4+)存在。事实上只有分子形式的氨对鱼有毒。分子氨在水体总氨中所占比例,随水中pH值和水温升高而增加,也就是说,在水温升高时,有毒氨在水中的含量也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电厂渔场的水中溶氧很足,而鱼却不长的结症所在。分子氨对鱼的安全浓度为0.25mg/L,在水温 25℃、pH值7-7.5条件下,总氨的安全浓度为4.4-1.4mg/L。

水中氨氮含量的多少受饲鱼量、残饵及粪便数量的影响。饲鱼越多,随粪便排入池中的氨氮也越多,残饵和粪便越多,分解产生的氨氮越多,氨氮总量中有毒氨的比例则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以上仅是从养鱼角度就残饵和粪便对水质的影响做了一个粗浅的分析。实际上,恶化的水质反过来又对残饵和粪便的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当水中溶氧减少和氨氮增加时,鱼类随之出现厌食反应,投喂的饲料不能被鱼所食,产生大量氨氮,造成水中缺氧,氨氮超标,恶化了水质。水体生态的恶性循环,在封闭或电厂冷却水养鱼系统中大为明显。这种恶性循环给养鱼业带来的后果,不仅影响了鱼的产量,增加了饲料投入,对电厂输水管道也会有一定影响。

2 打破恶性循环的对策和措施

恶性循环是个事实,怎么打破呢?恶性循环的起因是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全,造成罗非鱼厌食和饲料利用率低,所以打破恶性循环还必须从饲料入手,重点抓好以下四项措施:

2.1 采取科学的基础饲料配方

养鱼业的实质就是把饲料蛋白通过鱼的消化吸收转化为鱼体蛋白。在这里饲料蛋白是转化的物质基础。饲料蛋白被鱼摄食以后,首先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其中包括鱼类自己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饲料中获取的10种必须氨基酸,然后不同鱼类再根据构成自己体蛋白时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不同要求,按一定比例把由饵料蛋白分解得来的必需氨基酸合成鱼体蛋白,饲料蛋白中的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越接近鱼类体蛋白合成的要求,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就越高。反之,就会因为缺乏某一种必需氨基酸而影响鱼类对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利用,作为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基础饲料配方中的饲料蛋白含量是否符合鱼的要求,必需氨基酸是否平衡,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首要因素。而这项任务是由科学的基础饲料配方来完成的。

下面是我在养鱼实践中总结出的两个比较好的罗非鱼基础饲料配方,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配方一:进口鱼粉20%、肉骨粉12%、麦麸13%、米糠 18%、酵母粉 10%、玉米粉 18%、麦芽5%、豆油1%、罗非鱼复合矿物元素2%、罗非鱼复合维生素0.2%、氯化胆碱0.8%。

配方二:进口鱼粉20%、熟榨豆饼35%、酵母粉5%、麦麸15%、麦芽5%、玉米粉17%、罗非鱼复合矿物元素2%、罗非鱼复合维生素0.2%、氯化胆碱0.8%。

2.2 引进先进的饲料添加剂

如前所述,饲料蛋白是转化成鱼体蛋白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增进鱼的食欲和促进饲料转化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矿物元素添加剂,俗称促生长素。

众所周知,饲料在鱼体的消化是靠各种消化酶来完成的,利用饲料蛋白分解下来的必需氨基酸,再合成鱼体蛋白也是在有关酶的参与下完成的,而这些酶的活性却与Cu Fe Zn Mn Co等少量微量矿物元素的含量和存在形式直接相关,有的本身就是酶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些微量元素既是一种营养元素,又是一种促长生物质。鱼类对各种矿物元素需要量具有种的专一性,也就是说不同的硬骨鱼类对各种必需矿物元素的需要不同,因此各种鱼的矿物元素的添加剂配方也不同,科学合理的添加剂具有显著地增进食欲、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防病抗病等作用。

2.3 根据罗非鱼取食习性,改造饲料加工方法

罗非鱼喜食湿、软的颗粒饲料,投喂饲料如果太干太硬,罗非鱼吞食后还会喷吐出来,然后再吞进去,这样反复吞吐几次,直到把颗粒弄湿软后才吞咽下去。吞吐中,饲料营养成分难免造成损失,特别是在采用网箱养殖方式时,还可能把饲料吐出网外,从而造成浪费和残饵。因此加工罗非鱼颗粒饲料,要适当多些水分,风干时间也无须过长,上午加工的饲料,下午就可以投喂。一旦发现饲料太干、太硬,就要在喂前半小时洒些清水软化一下。

2.4 抓好职工培训,搞好饲养管理

罗非鱼取食不像鲤鱼那样连续地吞食,而是抢食一二颗饲料后调头就跑,躲到一边去进行 “吞吐”。直到把干饲料弄湿弄软后吞食下去,才回来抢食第二颗,于是就出现罗非鱼取食时的 “高潮-低潮-再高潮-再低潮”。因此投喂人员应该根据罗非鱼的取食习性,采取“喂喂-停停-再喂喂-再停停”的投喂节奏。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往往是撒几把料就走,甚至是倒下料就走的情景,结果造成饲料浪费,产生大量残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种可能是投喂人员不了解罗非鱼的取食习性,第二种可能是投喂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因此,必须加强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推动水产养殖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耗氧量罗非鱼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罗非鱼养殖模式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影响饮用水水质耗氧量检测的因素探讨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尤溪河某河段表观耗氧量与营养盐相关性研究*
氧化絮凝技术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氨氮去除的影响因素
间位芳纶生产废水氨氮的强化处理及工程实践
水中耗氧量的准确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