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建设跨学科技术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2011-08-15黄政艳戴建树

电焊机 2011年12期
关键词:广西实训院校

黄政艳,戴建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建设跨学科技术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黄政艳,戴建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高校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支主要生力军。跨学科技术团队可以极大地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科研信息的充分利用、科研人员的优势互补以及科研成果的集成创新。焊接专业方向与材料科学、电力电子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紧密相关,具有极强的交叉学科特点。在阐述技术创新团队的内涵和建设必要性基础上,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焊接专业跨学科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高职院校;跨学科;焊接;技术创新团队

0 前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发展的综合化和分支化趋势日益加强,传统学科间的界限在多学科交叉发展状况下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和交叉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科研人员来说,不仅要求具备解决单一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具有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够独立工作,更需要团队合作攻关。焊接专业方向包括焊接设备、工艺、结构、变形应力等内容,与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紧密相连,内容涉及机械、材料、化学、物理、信息工程、生物医药、力学、应用数学等多门学科,具有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技能训练、职业培训等多方面的学科特色[1]。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其重点建设的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建设跨学科技术创新团队,探索了一条促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的成功之路,为高职院校如何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案。

1 技术创新团队的内涵和建设的必要性

1.1 技术创新团队的内涵

技术创新团队一般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工作内容,由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为共同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相互协作的学科内及跨学科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技术创新团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以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活动主体,其核心成员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二是团队的成员可以是一所院校或多所院校专业教师组成,也可以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三是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四是以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主要方向;五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团队组建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调整;六是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开展项目研究。

1.2 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而如何建设一支高职业化程度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调研表明,高职院校近十年来虽然实现了迅猛的发展,但关于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加之高职院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相对落后,行业专业领军人物的缺乏以及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普遍没有形成利于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环境。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2]”“院校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保证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提升校企合作能力[3]。”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科研队伍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科研成果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2 跨专业建设技术创新团队的措施

焊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用技术,当前正在向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焊接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需要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内完备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雄厚的专业教师力量,紧跟焊接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步伐,主动适应技术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焊接技术创新团队,主要措施如下。

2.1 推进专业改革和建设,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学院确定了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在推进专业建设改革过程中,全面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专业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吸引优秀的领军人物创造必需的条件。学院围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符合学院发展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教师进修培训、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以及人事分配改革等方面制度,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注重领军人物的培养,领军人物在创新团队中发挥团队学术技术领导和团队核心作用,要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现有人才资源并加强培养,使一些优秀的学术人才和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他们能够活跃团队气氛,为团队的创新增添活力,通过着重加强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青年科技人员的早日成熟,为科学进步发展培育接班人。

2.2 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项目为载体跨专业组建技术创新团队

跨学科焊接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包括焊接技术、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教师和企业焊接技术骨干。团队开展工作以项目课题为载体,通过项目带动,发挥科研骨干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能锻炼和培养一批科研创新人才,能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同样也促进院校科研工作上水平。团队的工作任务是紧盯焊接技术发展前沿,紧盯区域产业升级需要,紧盯区域焊接技术升级,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企业急需的焊接设备,推动企业焊接技术升级,推广先进焊接技术应用,为区域企业解决焊接生产关键技术难题。

2.3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团队科研工作平台

科研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团队通过承担项目和开展技术服务得到锻炼和成长,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有力支撑。高职院校要建设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真实的生产环境,为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2.4 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促进团队成长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平台的作用和团队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高职院校要调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助和技术支持。通过技术转让或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集体攻关,可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通过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加强了团队的锻炼,促进团队成长。

2.5 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团队健康成长环境

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不能营造科技创新团队成长的良好环境。高职院校要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保证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提升校企合作能力。高职院校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加强对团队组建的引导和管理,对团队进行评估和业绩考核,定期考核创新团队的工作情况,考核结果应与相应设立的团队资助相挂钩。同时加强以“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为核心理念的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团队利益的有效结合,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发展自己。通过完善体制建设,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工作杠杆作用。

3 跨专业建设技术创新团队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跨专业建设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在开展技术服务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科研成果丰硕

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先后取得的成果有:焊接技术研发成果6项、焊接技术升级成果5项、技术推广成果15项、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10项,成功研发了实用型嵌入式焊接机器人、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管板焊缝自动化焊接系统、水轮机专用不锈钢药芯焊丝等。开展先进焊接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向企业推广应用研制成功的低成本嵌入式焊接机器人,校企合作完成“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的开发”与“管板焊接系统”科研课题的研究并推广应用。

3.2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发挥技术优势,为广西制造业推广应用先进的焊接技术、焊接工艺、生产管理方法,推动了广西焊接行业的技术进步,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为广西电力集团铁塔厂改进送变电铁塔的生产工艺,推广应用CO2气体保护焊,年节约生产成本30万元以上;为广西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改进焊接工艺、推广应用CO2气体保护焊,升级手工焊接技术,年节约生产成本500万元以上;为广西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埋弧焊焊缝跟踪系统、气体保护焊焊接机器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获企业充分肯定;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挖掘机焊接生产工艺难题,每年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50万元以上;为桂林电容器厂推广应用熔化极氩弧焊,生产效率提高10倍以上;为南宁市化工集团研究厚铝合金熔化极氩弧焊焊接工艺,解决该公司在硫酸储罐生产中的焊接技术难题,并为企业减少10万元的经济损失;为南南铝业公司研究薄铝合金TIG焊焊接工艺,解决该公司出口铝合金产品的焊接技术难题;现场为中国十一冶解决压力管道氩弧焊技术难题为企业创收近600万元。

3.3 师资队伍建设有成效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被确认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焊接专业培养了1名行业领军人物,新培养了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名,建立了20多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焊接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中有广西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广西技术能手3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广西“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广西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1人。团队中2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5人晋升为副教授,8人获得工程师第二职称。同时,把师资队伍建设经验推广到其他专业教学团队,带动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机械制造等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

3.4 实训基地建设上新台阶

学院和行业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提升院校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企业生产现场重新规划、精心设计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广西焊接学会为广西制造业全面推广先进的焊接技术、先进的焊接工艺、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建设了“四位一体”的焊接实训基地:实训与教学、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生产与研发,打造广西焊接技术与职业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焊接技术中心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焊接专业充分发挥自己在设备、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及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为广西区域的制造业推广应用焊接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技术攻关。

3.5 对外培训实现新突破

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发挥技术优势,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为社会培训与鉴定焊接技术人才,近三年来培训鉴定学员达202人,培训企业员工127人,其中包括技师、高级技师30人。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项目,与越南建设部玻璃与建筑陶瓷总公司下属Viglacera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为其培训教师及学员,与越南太原机械厂、越南海防造船厂等企业合作开展设备维修与表面修复技术等服务。

3.6 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极大推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了行业领军人物的成长,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精神,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焊接专业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或荣誉称号,焊接专业“高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资强则专业强,焊接专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在校生黄锦同学两次代表中国到德国参加DVS国际青工焊接技能比赛获奖。焊接专业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历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专业优势日渐凸显。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极大增强学院的科研实力,增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增加承担各级重大课题的机率,提升学院的知名度。

3.7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在焊接专业建设改革中,校企共建的专业技术创新团队共同参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对外技术服务,并通过探索、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创新了“技术合作、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自然形成,增强了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实力。

4 结论

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长期精心的培育过程。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跨学科技术创新团队作为科研和技术服务的重要载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它还处于管理的初级阶段。下一步,需要认真分析制约团队建设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团队内部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团队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团队健康成长环境,才能促进技术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在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1]罗 键,赵国际.高等学校焊接专业方向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新方法与实践[J].电焊机,2010,30(10):1-5.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Z].

[3]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 27号)[Z].

[4]柳 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165-168.

[5]张雅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示范学院学报,2009(6):22-23.

[6]魏晓卓,吴君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瓶颈与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8(9):102-108.

[7]曾卫明.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40-4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welding specialty interdisciplina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rm build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Zheng-yan,DAI Jian-shu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Nanning 530007,China)

Universities are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s are an important for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terdisciplinary team can help the fus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research resources,th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the complementation of researchers,and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Welding specialty is of a strong cross-disciplinary feature,which includes equipment,technology,structure.It has a clos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materials science,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 and construction necessity.With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introduce welding specialty interdisciplina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rm building main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rdisciplinary;welding specialt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

TG408

B

1001-2303(2011)12-0089-04

2011-04-13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重点资助项目“高职高专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9A045)

黄政艳(1973—),男,广西容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广西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广西尼的呀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