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2011-08-15饶文韵

天中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修饰语歧义凯特

饶文韵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饶文韵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常常在交际过程中引起种种误会。从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来说,英语中的结构歧义是由同一表层结构有不同的深层结构而引起的。通过对句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可以探究出造成结构歧义的种种原因,并帮助人们消除歧义,进行流畅的交流。

转换生成语法;结构歧义;深层结构;表层结构

英语中的歧义大致可以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等不同类型。结构歧义是在一个相同的句子表层结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深层结构,因而存在几种不同的理解方式。结构歧义包括深层结构歧义和表层结构歧义。深层结构歧义是指句子相邻成分之间有多种潜在的语义关系,可以有多种语义解释。表层结构歧义是指句子的组成成分,在不改变语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句法关系进行多种不同的组合,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

一、转换生成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开始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乔姆斯基认为,每个句子都有两种结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指短语或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语法关系,但这种语法关系不能直接从它们的线形序列上看出来。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是对形成的句子的各句法成分进行线形排列的结果,是句子的外在表现形式。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强调,在研究语言的时候,应把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根据句法结构理解句子的语义。下面我们举例加以说明。

例:Steve likes the book on the desk 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

该句子的表层结构都是“Steve likes the book on the desk 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但它们的深层结构却不同,定语从句“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在句中,一个作句子中的宾语的定语,另一个作方式状语名词的定语,因而它们深层结构的语义也不同。

在这个歧义句中,表层结构即为:名词+动词+名词+介词短语。句型很简单: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短语。但定语从句“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既可以修饰名词“book”,也可修饰名词短语“the desk”。当定语从句“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做定语修饰“book”时,可以理解为“Steve likes the book,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史蒂夫喜欢那本从杰克处借的书)当定语从句“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做定语修饰“the desk”时,可理解为“Steve likes the book on the desk which he borrowed from Jack.”(史蒂夫喜欢放在桌子上的那本书,桌子是借杰克的)由此可知,which引起的定语从句,既可以认为是desk的修饰语,也可以认为是book的修饰语。

二、英语句法结构歧义的分类和分析

英语句法结构歧义的产生常常是由起修饰作用的定语、状语、非谓语动词、词性或句法功能不清楚等因素引起的。

1.修饰语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

当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处于不同组合时很容易引起句子的歧义。在英语里,如果名词后面紧跟两个修饰语,其中第二个修饰语既有可能修饰名词,也有可能修饰第一个修饰语。

例如:Bill beat the man with James who was once a boxer.

例句中从句“who was once a boxer”是修饰“the man”还是“James”呢?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这个句子有两种不同的深层结构,因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法:(1) “who”代替“James”,引导定语从句,修饰“James”。意思是比尔和詹姆斯一起打了那个男的,詹姆斯以前是个拳击手。(2) “who”代替“the man”,引导定语从句,修饰“theman”。意思是比尔和詹姆斯一起打了那个曾经做过拳击手的男人。

2.句子中某个部分的不同功能所引起的歧义

例如:The city was destroyed by the earthquake with a tsunami.

此句中的介词短语“with a tsunami”在句子的深层结构中,既能作为定语修饰名词短语“the earthquake”,说明这次地震引发了海啸;又可视为方式状语修饰“was destroyed”,可以分别理解为“这个城市被引发海啸的那场地震摧毁了。”或是“这个城市被由地震而引发的海啸摧毁了。”

3.词类理解偏差引起的歧义

因为某个词在句子中的词类不明确,也会造成句子结构上的歧义。

例如:The government of Obama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的,“demands”和“change”都能充当不同的词类,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不同的词类在句子中作不同的句法成分,从而引出两种不同的解释:

(1) The government of Obama demands to have some change.

奥巴马政府积极寻求变化。(demands 作动词)

(2) The demands of the government of Obama are different from before.

和之前相比,奥巴马政府的要求发生了变化。(demands作名词)4.分词造成的歧义在分词和动名词的-ing结构,过去分词和动词的过去式的-ed结构,有可能造成歧义。

例如:She saw an old friend crossing the road.

这句话包含有两个深层意义:

(1) She saw an old friend who was crossing the road.她看到一个正在过马路的老朋友。

(2) She saw an old friend when she was crossing the road.她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老朋友。

5.比较状语从句的省略形式所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里,比较状语从句常常采用省略的形式。这样也很容易引起歧义。

例如: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该句既可以理解为(1) 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loves him.

凯特比她母亲更爱她父亲。(一个父亲)

也可以理解为(2) 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和母亲相比,凯特更爱她父亲。

还可理解为(3) 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loves her own father.

和母亲相比,凯特更爱自己的父亲。(两个父亲)

第一种情况是凯特爱父亲同妻子爱丈夫作对比;第二种情况是凯特爱父亲同凯特爱母亲比较;第三种情况是凯特爱父亲同凯特的母亲爱自己的父亲相比。同样一个浅层结构的句子,我们能从深层结构提取三种不同的解释。

三、消除歧义的策略

1.借助上下文

歧义的产生有时候是因为句子或词组游离于一定的语境而造成的。如果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上下文,并借助常识和逻辑判断,我们就可以确定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含义,歧义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要消除歧义,借助上下文是效果最好,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鸡不吃了。

如果没有上下文,我们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但是如果在句子内增加一些语境的限制,如“鸡不吃了,我已经吃饱了。”这时的“鸡”无疑指的是鸡肉。“已经喂了很多了,鸡不吃了。”这里的“鸡”指的是人工饲养的活鸡。

2.改变词语或调整语序

修饰语的位置在句子里的灵活性是产生英语结构歧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消除这类歧义的方法是调整修饰语的位置,明确修饰关系。

例如:USA beat Japan with the atom bomb.

如果将作状语的介词词组“with the atom bomb”放在句首,那句子的意思就很明确了,“美国利用原子弹打败了日本”,而不会误解为“美国打败了拥有原子弹的日本”。

3.补全省略或替代成分

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就是用于交际,但是为了语言的简明扼要而过度省略或替代,必然会造成语义上的歧义。排除这一类歧义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将省略或替代部分补全就可以了。

例如:Haier employed more skilled workers than Gree.

如果在Gree后面加上did, 就不会造成“Haier employed some workers more skilled than Gree”这样的误解了。

歧义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由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运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来分析研究语言,不仅扩大了歧义研究的范围,而且拓宽了歧义研究的思路。

[1] 马建辉,王春会.英语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7).

[2] 马登阁.英语歧义的语法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3] 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H131

A

1006-5261(2011)03-0099-02

2010-11-25

饶文韵(1987―),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彦群〕

猜你喜欢

修饰语歧义凯特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的小店
英语移位修饰语结构形式及语义关系探讨
eUCP条款歧义剖析
浩浩荡荡个什么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