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栗坡模式”带来的启示

2011-08-15冯炬明杨伯轩

资源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麻栗坡新机制资源整合

□冯炬明 杨伯轩

前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专家经过深入调研,完成了《整合勘查“云南经验”的调研报告》。调研专家认为,以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矿产勘查为契机,紫金矿业股份公司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整顿促资源整合、以资源整合促整装勘查,在麻栗坡县探获30万吨特大型钨矿,并以整装勘查探采选冶一体化、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两翼齐飞,创立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新路子。这种实践探索被媒体称为“麻栗坡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找矿组织形式,“麻栗坡模式”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值得研究和关注。

“麻栗坡模式”和此前的“泥河模式”、“嵩县模式”、“新疆358项目”以及“锡田模式”在推动实现找矿突破的目的性上是一致的,但在实践方式上有着显著的特征:政府主导强势推进资源整合,源头设计立足综合利用;矿业企业超前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和谐社区环境;立足资源高效利用就地转化,获取产业经济链式收益;战略合作搭建“两性”衔接平台,基础研究支撑持续发展。

调研专家认为,“麻栗坡模式”以资源整合“铺”路,使资源整合主体成为整装勘查主体;公益先行贵在“先”,引导商业性勘查迅速跟进;整装勘查引领整装开发。兼顾多方利益,通过整合勘查的探、采、选冶、加工一体化的途径,让所有参与方共享资源收益和成果,是全国整装勘查建立新机制、形成大投入、实现大突破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笔者研究认为,“麻栗坡模式”将对我国地质找矿产生新的影响。

其一,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资源产业习惯被社会认为是“暴利行业”,但随着找矿难度越来越大、找矿成本越来越高,商业性勘查的找矿风险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矿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大量环保、社区成本进入到资源开发领域,使资源开发的预期收益率较以往大为降低。矿业资本的逐利性,必然要求更多地从矿产开发利用中获取利益,矿业企业会千方百计采取先进的技术工艺、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将矿产资源的价值“吃干榨尽”,以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其二,加快矿业企业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麻栗坡整装勘查项目上的“大手笔”是建立在企业有雄厚的勘查开发融资能力和成熟的资源利用技术的基础上,两者缺一不可。而这两大优势并不是国内很多中小矿业企业所具备的。随着“麻栗坡模式”的推广和效仿,一些资本实力不够、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特色不明显的企业将因“玩不起”而选择退出或者“被”兼并,国内矿业界“一夜暴富”的神话将会明显减少。也在客观上加快资源向优势企业的集中。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二三十年或者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国内将形成若干个矿业巨头——这已被发达国家走过的矿业发展道路所证实。

其三,促使矿业企业更加关注地方利益。进入本世纪以来,矿业权的市场化配置和矿业经济的升温,使得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勘查开发企业与地方政府、矿区群众之间的利益纠纷明显增多:矿业从业单位抱怨地方政府和群众不理解、不支持资源开发工作;地方政府和群众则认为,矿业活动虽能给地方带来一时的繁荣,但矿业企业通过掠夺性开采攫取巨大的矿业收益后,把大量的环境问题和次生矿山灾害留给了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麻栗坡模式”中,企业在勘查、开采阶段履行环保等义务后,还延伸产业链条,把选矿、冶炼、加工都放在当地,形成一条稳定的矿业经济链条,长久地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较好地解决了资源性地区外部成本—收益的空间异置问题。

作为找矿新机制的一种实践,“麻栗坡模式”还有一些值得深化和探讨的地方,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国土资源部启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出搭建多方投资、多元合作、共享收益的整合勘查制度平台,努力做到投入有效率,投入有效益,找矿有激励,地方有收益,体现了找矿新机制的要害和精髓。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进,一些用市场手段破解资源瓶颈制约的新路子、新途径会不断出现,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丰富着找矿新机制的内涵,推动实现“358”目标,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勘查开发新格局。

猜你喜欢

麻栗坡新机制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建立第三方医疗纠纷解决新机制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云南马关—麻栗坡地区早寒武世地层的识别及意义
重在建立新机制
新机制 新格局
构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麻栗坡祖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