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开发策略研究①

2011-08-15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肖峋朱传言王晓兵

中国商论 2011年33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高技能技能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肖峋 朱传言 王晓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了基础、先导和战略作用。但在结构、核心技术、管理水平、综合效益、技术工人素质等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大而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偏少,年龄结构普遍偏老,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学历普遍偏低,缺少从事电子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以高技能人才为支撑。因此,探讨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开发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现状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集成电路、软件与系统集成、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制造、数字视听、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等专业,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在IT企业中从事电真空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池制造、无线电整机装配调试、雷达装配调试、电子设备维修、电子产品模具制造、计算机(含外设)服务器装配调试、维修、计算机系统集成等职业的技能人才,以及软件开发、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等相关人员。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技能人才主要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层次,其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属于高级技能人才范畴。工信部数据表明,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880万人,比上年新增102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1/10。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比重达9.7%。但在这一庞大的劳动者群体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偏低。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比例接近60%,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才的8.8%,但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型人才的3.2%。

2 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对策

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保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及企业员工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高技能人才开发的过程,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1 更新观念,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重仕轻工,鄙薄技术技能工人,鄙薄职业教育培训的观念。同时,我国的分配体制及退休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整个社会对技能人才持有偏见,年青人更倾于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方面发展。这些观念忽视了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与价值观,引导社会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正确认识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和地位,确立高级技能人才也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思想,营造尊重技术、爱惜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高技能人才对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环境,使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高技能人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转变社会歧视技能人才的现象,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2.2 加强政府机构宏观调控,引导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机构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积极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各级政府机构通过汇总电子信息企业人才需求,形成高技能人才需求报告及预测分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

发挥教育部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紧缺型、创新型、实用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联合制定普及电子信息技术教育的计划,积极开展学科交叉培养,提高学生基础技术能力,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满足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的需要。

在政府部门政策指导与扶植下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加强对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加大信息技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力度,设立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发展基金,对产业发展紧缺的重点骨干人才培养给予适当的经费保障,形成用人单位、个人、国家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将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倡导学习型组织,鼓励带薪学习,对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给予适当税收减免。开辟教育培训新途径,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和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政府部门要帮助建立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电子信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制定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快人才供求信息网络枢纽和电子信息产业高级人才数据库建设,建立人才分类指导目录,引导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积极开展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特点的人才测评、择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为指导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就业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之间搭建起桥梁。

2.3 规范行业协会工作,引导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开发工作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协会是电子信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承接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和行业情况,组织制定“行规行约”并监督实施,协调维护企业利益,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在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开发方面,相关协会应充分发挥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行业发展中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组织协会开展课题研究,积极采纳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协会应立足于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协调政府、企业及学校之间的关系,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发挥沟通作用。目前校企业合作十分普遍,但合作层面较浅,很难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协会应充分沟通学校与企业,为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4 企业自身重视人才培养,为人才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电子信息企业自身要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开发,树立“企业培训就是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意识。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商品,其投资包括教育、培训等方面,是未来满足和未来受益的源泉。当今世界,培训投资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的投资重点。因此要把企业培训升华到人力资源开发、扩大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的高度去认识,确保企业培训所需要的各种投入。

电子信息企业要增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在人才培训开发方面要注意创新培训思路,从应急培训向系统培训转变,结合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并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可采取自办培训学校和机构,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力度。鼓励企业推行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并通过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开发。鼓励企业依托车间班组,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形式,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鼓励企业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研发攻关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

2.5 加强校企合作,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模式

校企合作有利于电子信息企业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开发工作。通过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以企业产品研发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与高校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大量的科技成果相整合,通过校企共建R&D(研究与开发)机构等形式,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将极大地推进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创新机制的跨越式发展。

企业应结合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学员参与技术攻关。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对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各类职业院校,要规范办学方向和培养标准。职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对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结合,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职业院校,中央财政在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2.6 员工个人的努力

在电子信息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员工个人的努力是直接影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员工应当是真正的主体。企业员工应充分认识到终生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企业员工应立足于企业发展现实,立足岗位的要求,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知识的拓展,实现一专多能。只能这样,才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员工可以通过在考取职业资格过程中学习岗位知识与技能,在企业培训过程中获得提高。同时,必须牢牢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结合企业培训,注重个人的自觉,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成长同步,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

[2]杨皖苏,邬幼明,严鸿和.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3]李援越,吴国蔚.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相关研究[J].经济经纬,2010(1).

[4]刘玉斌.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界定与形成机理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高技能技能
7524亿元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前沿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强国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