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类实验室火灾成因与对策探讨

2011-08-15蔡子达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隐患化工消防

●蔡子达

(丹东市消防支队,辽宁 丹东 118000)

化工科研单位主要由高校、中科院下属研究院所和大型国有企业研究院组成,担负着我国化工行业进步的伟大历史重任,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大批化工类专业型人才。国家、企业和个人每年对化工类科研单位都会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化工实验室。新形势下化工实验室的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普遍存在于化工实验室内的火灾隐患,所以消防安全管理应作为化工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更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与创新,认真总结经验,进行科学化管理。

一、化工类实验室的消防安全隐患及火灾发生原因

消防安全隐患是化工实验室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中最大的隐患,其危害性也最为严重。通过对化工实验室火灾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火灾的发生虽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思想麻痹、制度不落实、设备老化、违规操作、缺乏安全防范措施等问题仍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1.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缺乏而且其素质也参差不齐使得消防工作难度很大。对于高校和中科院科研院所而言,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进入到实验室当中,他们普遍缺乏有效的消防安全知识并且很少有机会接受到专门的消防安全培训,因此,对于火灾的发生缺少应有的心理准备,不能有效的对隐患进行处理。大部分实验室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将消防安全看做是无足轻重的负担,没有从思想认识上重视消防工作。而且,随着国内化工技术竞争的日趋激烈,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重视实验结果轻视实验安全,盲目的追求发展速度而忽略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致使一些实验室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对实验中的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尤其是未经过消防培训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对防火安全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的现象较多,再加上对实验要领掌握不够,操作不熟练,或出现误操作,使火灾防不胜防。

2.实验室所用化学原料及分析设备具有消防安全隐患。化工实验室中所用的实验原料大多具有高挥发性、毒性和易燃性。因此,如何安全处置和使用这些化学原料就变成重中之重。相对于工业上的化学原料使用量,实验室的使用量较少,从而容易麻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对一些科研院所和理工类大学的实验室检查发现,实验原料的储藏存在较大问题,一些和工业化应用紧密相关的实验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工业化实验与理论研究实验相比要使用大量危险的工业原料,例如,双氧水、氰化物、甲烷、乙烷、乙烯、液化石油气、芳烃、醚类等,这些实验室并没有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专门储藏室和必备的安全报警装置,这些工业原料大部分被放置于阳台、楼道、消防通道等位置,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化工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分析仪器,例如气相、液相色谱,核磁共振仪,紫外、红外分光仪等精密化学仪器,而这些仪器的使用都需要氢气、氮气、氧气或一氧化碳等气体作为载气。这些载气都是存放于高压容器当中,这些高压容器大部分超龄服役,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而实验操作者又不能按时对容器进行检修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例如,2010年,某科研院所过氧化氢储藏室发生泄漏导致爆炸,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实验室基础设施陈旧、空间小、设备多、人员密度大,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变得十分复杂。随着国内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各家科研机构都加快了扩建的步伐,尤其是高校,随着高考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的房屋资源越来越紧缺,再加上实验设备不断增加,使得化工实验室内人员密集,空间严重不足。实验人员与仪器、药品共处一室,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堆放在一起,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安全操作规定。大部分原有双通道的实验室中的一个通道被设备或物品封堵。一旦出现险情,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疏散,同时,密集空间内的化学药品爆炸破坏力更大。

4.各类明火或加热器材及电器的不当使用也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化工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灯、喷灯等明火加热以及烘箱、水浴、马弗炉、大型合成釜等电加热设备,如果热源附近伴有高浓度的低沸点易燃气体如乙醚、丙酮等易挥发化学药品则可能发生闪燃进而引发火灾。实验室内的化学反应器、样品采集分析仪器、数据存储终端等设备都离不开电。因此,电路设备的老化、短路都会引起火灾事故。例如,2008年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的火灾就是由于导线短路引发的。

二、化工类实验室的火灾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尤其是新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消防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常识,同时进行《消防法》和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专门教育来规范其日常行为,同时,通过宣传片等形式使其掌握灭火器械的使用,了解不同化学物质着火后的处理方法和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常识。

2.制定并落实安全防火制度,实验室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及行业颁布的各项法规、条例,制定相应的防火工作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安全防火工作条例》、《实验室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存贮管理办法》等。结合自身实验的特点,各实验室建立切实、可行、高效的规范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实验室领导人员的安全意识,从上至下做到人人防火。规范考核制度,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消防考核,需要轮班和值夜的实验要做到详细考核并记录在案,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实验员进行奖励。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对于容易发生危险的实验和实验装置一定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重视实验室的消防审批,对实验室的改建、装修、大型设备改造等行为,必须及时申报,获得审批许可后方可开始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严格管理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化工实验室使用的物品多为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品由于性质活泼、稳定性差,极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其储存的消防管理,断绝火灾发生的物质来源是化工实验室防火的重点。首先,对于化工实验室需要使用到的大量工业原料,需要严格按照消防条例对这些原料进行安全存储,对于特别危险的化工原料例如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等需要向上级申请建立独立储藏间,并且进行定期检查。实验室使用的各类气源钢瓶(如氢气)应设专库储存,使用管道供气,气瓶库应有良好的通风、冷却、防爆、防静电等消防安全措施。大量使用可燃气体的实验室应根据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漏报警装置。其次,对于化工原料严格执行分类、分项存放的原则,不允许将混合后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放在一起储存,对于药品需要建立详细的档案,使用后严格按照档案存放。另外,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转的模拟工业化反应的装置,例如固定床烷基化反应装置和流化床催化裂解装置等,需要有专人24小时监管,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启动消防应急措施。

4.严格用电管理,实验室的各种仪器都需要使用电作为动力,因此,电气故障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化工实验室内各类电气设备较多,功率较大,例如,等离子体放电装置的电压经过变压器调节后可以达到两万伏,应严格管理。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的安装、保护和维修都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范,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及使用临时线和私拉乱接,电气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确保安全,经常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实验室的电气设施应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另外,电气设备及线路应及时检测和更新,避免带隐患运转,养患成灾。严格禁止老化电器超期服役,在超过使用年限后必须进行更新换代。

5.保障实验室消防管理的资金投入和建立奖励制度。有些化工实验室不注重消防安全,实验设备超期服役,很多消防设施损坏严重,室内消火栓箱内配置不齐全,灭火器过期失效等现象并不罕见。而且,大部分监测设备并没有安装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科研项目的投资日益增多,但是,很多实验室负责人不舍得在消防设施上投入资金,从而给实验室留下了难以整改的消防安全隐患。因而对先期的预防做适当的投入很有必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可不定期组织消防模拟演练、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即使火灾不幸发生,相关的消防设施亦能及时发挥作用减轻损失。建立消防奖励制度有效的提高实验室人员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消防素质并养成良好的防火习惯,进而促进消防工作的开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

[2]王世英.实验室的火灾隐患及防范对策[J].科学教育,2000,6(3):45-46.

[3]孟昭宁.化学实验室的防火安全[J].安全,2005,26(4):30-32.

猜你喜欢

隐患化工消防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消防界》征稿启事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