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的有关问题

2011-08-15徐玉宏

中国环境管理 2011年2期
关键词:水站监测站仪器

徐玉宏

(阜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阜阳 236033)

实施地表水水质的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及时、准确、有效是水质自动监测的技术特点,近年来,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许多国家地表水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环境保护部已在我国重要河流的干支流、重要支流汇入口及河流入海口、重要湖库湖体及环湖河流、国界河流及出入境河流、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等断面上建设了10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控包括七大水系在内的63条河流,13座湖库的水质状况。

但是,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一些站监测数据不全、运行不正常,甚至长期不能正常运行。

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目前,水站的管理模式是:水站的业务管理工作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由地方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托管站)负责,水站的故障维修和风险保障委托社会专业服务机构负责。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协助总站对辖区内的水站进行监督管理。由于这种模式的弊端和托管站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托管站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造成管理困难。

1.1 托管站单位领导认识不足

由于托管站只负责水站的维护和运行,造成一些托管站领导对水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认为这只是临时性工作,只要出数据,就万事大吉了。认识不到水站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辛苦性。在工作中往往忽视水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造成管理人员的劳动得不到承认,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2 管理人员不足

《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要求:托管站要建立水站运行管理机构并明确专职人员。实际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地方监测站人员编制都非常少,完成日常监测任务十分紧张,致使许多托管站不能设置专职管理人员。例如,阜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托管四个国家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两个省级水质自动监测站,但是,该站只有人员编制二十余个,完成日常监测任务就非常紧张,难以设置大量专职技术人员管理水站。更不能建立专门的水站运行管理机构。有些单位由综合技术室人员兼管;有些托管站由水监测技术室人员兼管;有些由化验室人员兼管;还有些托管站由自动监测室(管理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人员兼管。

1.3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水质自动监测仪器是集电子技术、自动化、分析化学、计算机技术、程序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1]。必须要由有以上各种技术功底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才能及时解决仪器运行中出现的工作问题,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2]。但是,由于各个监测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具有以上水平的人员可谓凤毛麟角。托管站不可能选择如此高水平的人员管理水质自动站。造成每个托管站只有一两个高水平人才负责管理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他人员跟着跑的局面。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1.4 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

由于管理人员均为兼职,还担负本监测站的工作任务。特别是本监测站任务繁重时,主要还是以本监测站的工作为重。忽视了水站的管理,到水站数据出现问题后,才去解决问题。不但影响了水站的正常运行,而且由于仪器设备带病工作,容易使仪器设备产生更大的故障。一般水站设置在省交界或交界处。这些位置往往是偏远的农村地区,距离托管站较远,少则数十公里,远则上百公里甚至数百公里。管理人员从单位到水站往往需要几个小时,达到后,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只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进行维护,运行正常的仪器就无暇顾及了。同时,管理人员在水站工作,领导看不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一些管理人员没有积极性。忽视水站的管理,放松维护、检查、修理,导致仪器设备技术状态的严重劣化,带病运转,必然故障频繁,最终无法正常工作,使用寿命大幅度缩减[3]。

1.5 运行经费不足

年运行经费是水站运行长期的开支。主要用于仪器的维护与维修、试剂的消耗、零配件购买、交通费、电费、水费、通信费、防雷年检费、比对实验费和工资奖金等[4]。对于新建水站由于仪器设备运行正常、即使仪器出现故障也在保修期内,可以得到免费维修。因此,经费消耗不大。对于运行五年以后的仪器,由于仪器老化,故障越来越多。更换配件和仪器厂家技术人员维修费、日常维护费用会逐步加大,致使每年的托管费不够仪器运行,导致仪器运行不正常,甚至停止运行。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改变现有管理机制

应及时改变现行管理机制,将水站划归各托管站。使临时性工作变为长期性工作,才能使各站从长远眼光看待水站管理。加强水站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舍得派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管理水站,从而使水站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也有利于托管站以实际工作量加大、工作需要等理由向有关部门申请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以利于监测站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水站人员与经费的投入,从而提高水站管理水平。

2.2 建立专职管理人员

通过合同制、外聘等方式招聘,增加水站管理人员数量。选聘具备化学分析、自动化、计算机等技术的复合人才进行水站管理。不断提高水站管理人员素质。设置专职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并且使之相对固定。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水站管理人员一经确定,要坚持相对固定下来,确保仪器设备连续、稳定正常运行[5]。水站工作经验的积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结果。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过程复杂。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钻研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可行的技术改造。把自动站工作做到最好。

2.3 提高管理人员待遇

水站管理人员到水站要来回乘车几个小时,维护仪器时,中午得不到休息,有时遇到仪器故障维修、维护到深夜。每天工作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因此,应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待遇,在评聘职称、晋职晋级时,应优先考虑。对于其付出的劳动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必要的补偿。使他们安心在水站工作,加强责任心,潜心钻研水站业务,保障水站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2.4 增加运行经费

充裕的运行费用是水站良好运行的坚实后盾。现在每个国家级水站运行经费为20万元,其中5万元直接作为社会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费用,拨给托管站15万元。省级、市级站经费就更加少了。这些经费是几年前核算的,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各种费用不断增加,水站运行费用也迅速增加,特别是运行五年以上的水站,费用更加大。因此,应根据现在物价水平,根据各个水站地理位置、设备使用年限、类型等实际情况,重新核实各个水站的运行经费。保障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正常运行。

2.5 加强监测数据的管理,奖优罚劣

由于托管站只负责运行管理,而且运行经费没有和仪器运行情况挂钩。造成运行情况好与坏,运行经费都一样。托管站更加不重视水站管理,没有积极性提高水站管理水平。对于通过极大努力使运行管理较好的水站很不公平,也使它们丧失了进一步加强运行管理的动力。因此,总站应加强水站监测数据的管理,加强水站运行管理质量检查,定期公布各个水站运行情况,统计监测数据的数量和有效性。将运行经费与报出的有效监测数据挂钩,按照年报出的有效监测数据拨付运行经费。实行奖优罚劣的政策,每年进行水站管理情况评比,对于运行管理较好的水站进行表彰奖励;对于运行管理较差的水站给予批评,并正式通知托管站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督促其加强管理。以改变管理运行差的局面。

2.6 探索新的水站管理运行机制

随着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发展,第三方营运成为发展趋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专业的运营公司进行维护营运。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负责质量监督和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应用[6]。这样运营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环境监测部门发挥其质量管理和监督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优势,切实提高系统运行与管理水平,实行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的良性发展。

3.结语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实时监测方法。其工作复杂,涉及面广。要及时改变现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托管站、托管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等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提高水站运行与管理水平,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的良性发展。

[1] 崔长俊,张喜双等.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要求与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18-19.

[2] 罗翠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2:32-33.

[3] 李彩宜.关于我国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机制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76-78.

[4] 王海.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与运行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 14(1):5-6.

[5] 刘海娟.对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10,5:76-78.

[6] 周忠寿.对我国水环境自动监测发展的思考[J].机电信息,2009,2:353.

猜你喜欢

水站监测站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运河水与舍利塔
“减塑”水站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送水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