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旧的养殖模式加强母猪的围产期管理

2011-08-15刘自逵颜运秋黄建平

中国猪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过长产道围产期

刘自逵 颜运秋 屠 迪 黄建平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省浏阳市 410311)

在旧的养殖模式下,母猪健康水平降低,繁殖障碍增多,淘汰率升高,经济效益差。我们必须打破旧养殖模式的束缚,转变观念,突出重点,加强小围产期 (产前7天~产后7天)饲养管理,探索母猪的新型健康养殖之路。

1 旧的养殖模式的危害及表现

在旧的养殖模式中,猪场以控制疾病、降低风险为中心,过分强调抗菌药物的预防和保健作用,过于依赖疫苗来控制疾病,过分强化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来降低疫病的风险,长期滥用脱霉剂来解决饲料霉变、防止霉菌毒素危害,导致猪的群体健康水平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消化机能紊乱、造血机能障碍等。其中母猪小围产期的问题特别突出,主要表现为延期分娩、产程过长和产后感染。

1.1 延期分娩 (或称为推后产仔)

延期分娩也称为推后产仔。现在规模猪场有相当一部分母猪到了预产期不启动分娩,比预产期推后3~5天甚至更长时间。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母猪的分娩过程发现普遍存在胎猪个体较小、胎衣明显变薄和羊水减少。上述问题导致羊膜囊变小,对子宫壁和子宫颈的压力降低,不能按期启动分娩。

定期(1或2个月一次)、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疾病,产前7~10天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产后感染以及在饲料中长期使用脱霉剂防止霉菌毒素危害,均可导致母猪消化能力下降、微生态平衡紊乱和药源性便秘;造成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增加肝肾压力以及造成肝肾损伤;母猪贫血、抵抗力下降,健康受损;干扰胎猪的生长发育,降低胎儿活力、抑制胎衣生长、影响羊水形成,最终造成胎儿发育不良、胎衣变薄和羊水减少,导致了延期分娩。

1.2 产程过长

产程的长短与分娩产力和分娩阻力有关,分娩时产力不足、阻力过大,或产力不足和阻力过大同时发生,就可引起分娩障碍,表现为产程过长。

母猪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饲料中长期使用脱霉剂,都会导致母猪消化能力下降、便秘、贫血、健康受损、体质虚弱;天气炎热、呼吸困难导致血氧不足;老龄母猪体质虚弱等,均可造成分娩时子宫收缩无力或根本不收缩、腹压过低等产力不足状况。

阻力过大与羊水不足导致产道润滑度下降、胎儿过大以致通过产道困难(第一胎母猪容易出现胎儿特大,难产、产后恢复慢是造成第一胎母猪淘汰率高的主要原因)、产道狭窄或畸形等有直接关系。

1.3 产后感染

产后感染是由于延期分娩、产程过长等引起的。

在旧的养殖模式中,过分强调辅助分娩措施如滥用生殖激素 (延期分娩使用氯前列烯醇、产程过长使用缩宫素)辅助分娩、掏猪等,忽视了母猪自身的分娩产力;产后感染过分强调使用抗菌药物消炎,忽视了母猪的分娩疲劳、剧烈痛疼和代谢紊乱等应激状况,最终造成了围产期顽症,加快了母猪淘汰。

2 加强母猪的围产期管理

中医理论认为,母猪产前气血不足、产中亡血伤津、产后痈肿疮毒郁积,实为气血亏虚症,具有多瘀多虚的特点。 多虚当补养气血、养阴生津,但需防滞邪、助邪;多瘀当活血化瘀、清热祛寒,又须佐以补养气血。补养与化瘀辩证统一,使祛邪而不伤正、化瘀而不伤血、开郁勿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勿过温燥、清热勿过苦寒。

现代营养理论认为可通过使用抗病营养或中草药替代抗菌药物达到保健防病目的,抗病营养包括肠道营养、免疫营养和生殖营养。肠道营养可养胃健脾,促进消化。通过补充肠道营养改善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提高饲料消化率,控制便秘,促进毒素的排泄,减少各种有毒有害物质 (如霉菌毒素和抗菌药物)对母猪的影响;免疫营养可保肝利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解毒排毒能力和母源免疫力;生殖营养可护肾壮骨,滋阴壮阳,调整内分泌促进卵巢和卵泡的发育、促进生殖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发情排卵、提高窝产仔数 (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率)、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提高初生重和胎儿均匀度)、提高泌乳能力,提高肢蹄结实度。

围产期的管理核心是调理母仔健康、促进胎儿发育、稳固胎儿活力、恢复母猪食欲、改善奶水质量、改进断奶发情、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率、提高窝产仔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母猪分娩是生死关,应加强母猪分娩护理,缓解母猪分娩疲劳、降低分娩痛苦和纠正代谢紊乱。猪场应优先配备和培训专业的接生员,以加强分娩护理为中心,做到产前护乳、产中护娩和产后护宫,防止产程过长、难产,有效避免产后感染发生,加快母猪产后恢复。

2.1 产前护乳

转入分娩舍后,应加强乳房护理,做好乳房热敷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乳腺充分发育;产仔当天要疏通乳道,产前应能从每个乳房挤出一滴奶,避免产后三天内乳房如 “铁板一块”;通过中医调理 (产前1~3天使用一瓶围产康)增加羊水,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死产。

2.2 产中护娩

缩短产程靠增加产力和降低阻力双管齐下来实现;增加产力的方法有乳房按摩、踩腹部增加腹压、静脉输液补充能量、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加强分娩监控,发现母猪分娩障碍应及时采取正确方法处理。

2.2.1 输液护娩

输液是缓解母猪分娩时疲劳、防止应激的方法,应注意其原则和操作方法,输液原则是:先盐后糖 (先输生理盐水,后输葡萄糖溶液)、先晶后胶(先输入一定量的晶体溶液如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来补充水分,后输入适量胶体溶液如血浆等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容量)、先快后慢 (初期输液要快,以迅速改善缺水缺钠状态,待情况好转后,应减慢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宁酸勿碱 (青霉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和碳酸氢钠均为碱性药物,应避免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以免加重分娩过程中的呼吸性碱中毒)、宁少勿多、见尿补钾、惊跳补钙。操作方法如下:第1瓶:生理盐水500mL+佐特星30mL+维生素C 20mL,第2瓶:10%葡萄糖500mL+强勉30mL+牲力源20mL;产后第一天一定要检查水龙头是否通畅,防止母猪缺水,可以在饮水中加入小苏打或口服补液盐以促进母猪多饮水。

2.2.2 加强分娩监控区管理,区分产程过长和难产

及时发现分娩障碍、采取正确方法及时处理,一旦发现产仔间隔超过30分钟就要意识到母猪可能出现分娩障碍,应立即子宫灌注宫炎净100mL,强力止痛、快速消肿,并准确判断母猪分娩障碍是产程过长还是难产。

产程过长:产道内没有胎儿,是由于子宫阵缩无力、腹压不高等产力不足引起,必须耐心等候,可马上输液缓解母猪疲劳、按摩乳房 (是增加子宫阵缩的方法,用热高锰酸钾水给母猪乳房边清洗消毒边由前向后推拿乳房,做乳房按摩,或把先产出的仔猪放出来吃奶刺激乳房)引起母猪恢复宫缩使腹部鼓起和踩踩肚子 (在腹部鼓起时将一个脚固定在产床上控制重心,另一个脚小心地踩在腹肋部,向下用力要均匀,可增加腹压)增加产力,促进胎儿进入产道,严禁将手或助产钩直接伸入子宫助产。

难产:产道内有胎儿,此时可观察到母猪努责,但看不到胎儿产出。难产发生时必须立即处理,一旦错过最佳处理时机,后果不堪设想。难产往往是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多个胎儿进入产道、产道狭窄或畸形等堵塞引起,应在努责没有停止前立即掏出胎儿 (注意将指甲剪掉、磨光,消毒和擦润滑油)。

2.3 产后护宫

产后应彻底清宫,避免胎衣、死胎滞留子宫;消肿止痛,加快恶露排出,避免细菌繁殖,促进产后恢复,强化子宫和阴道的局部消炎。可在产后子宫灌注宫炎净50~100mL,并加青、链霉素或其他对厌氧菌敏感的药物 (直接溶解在宫炎净内)直接消炎。注意事项:站立灌注 (可用输精管灌药),灌完继续站15分钟以上, 缓慢灌注 (3~5分钟),防止输药管内残留药液,输药管要留在子宫内15~20分钟。强化母猪产后阴户清洗消毒工作,可使用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消毒,现用现配。

猜你喜欢

过长产道围产期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包皮过长早“环切”
怀乡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中药渣发酵物对围产期母猪粪便菌群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围产期时间定义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