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热凝术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2011-08-15朱俊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3期
关键词:椎间盘靶点腰椎间盘

朱俊霞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酸腿疼中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高,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传统骨科开放手术。而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导致大部分成年人都患有轻重不一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治疗复发率高,并且需要反复治疗,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再次治疗效果小。但是最近笔者医院引进了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小创伤,效果显著并且经济负担小,不易复发的特点。并且在术前术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1 术前护理

1.1 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让患者了解该治疗的优越性:整个过程不用局麻药、镇痛药,不注射激素和抗生素,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在C臂机指引下准确定位;阻抗测定,精确的分辨出针尖位置是什么组织,能精确的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骨性组织、神经、血管组织等;温度可任意调节。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心理,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

1.2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好的疗效不仅来自手术,术后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已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知道如何功能锻炼,术前可适当的训练,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

1.3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给予心里疏导,理解和安慰患者,患者大多为病痛折磨,心情及脾气常易于常人,要注意交流的语气,措辞,尊重患者,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术前准备:术前2 d开始知道患者进行俯卧位训练,勒紧2~4 h/d;知道术后卧床休息正确翻身的方法;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指导腰背肌动能锻炼;并进行常规手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

2 术后护理

2.1 患者术毕回房的护理患者虽无麻痹,但治疗时穿刺针多穿过硬脊膜,应属患者去枕平卧24 h,以减少脑脊液外漏,避免头痛、头晕的发生。

2.2 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双下肢感觉的变化术后短时间内会出现突出部分暂时水肿,可有原有症状加重,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和脱水对症治疗很快会消失,打消患者的顾虑。但极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椎管内出血,出现进行性下肢麻木,或足趾活动受限,需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3 饮食以及排便指导术后饮食无特殊禁忌,术后即可进食,但应避免含渣较多的食物,多食物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便秘引起椎管内压增高;下床大便时,应戴腰围,以卧床休息为主。

3 住院期间的功能锻炼

向患者说明锻炼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讲解并示范锻炼方法。

3.1 直腿抬高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患者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交替直腿抬高,由30°开始,逐日加大至90°,重复10次。可以主动、被动交替进行、主要防止神经根粘连。

3.2 抬下肢俯卧,身体自然放松,两下肢伸直,先抬健侧下肢3~5 s,再抬患侧下肢3~5 s,重复5次,此为适当的腰腿背脊功能训练,锻炼的动作幅度、力度、次数、时间应跟患者的年龄、体力的不同而不同。

3.3 并发症的观察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警惕损伤性出血同时观察腹部情况,评估腹痛性质、范围、部位、持续时间,如发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处理;观察有无腰背疼痛加重或感染征象,测试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有无神经损伤表现;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 讨论

射频靶点热凝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椎间盘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圆形腰痛。它是利用射频电极在椎间盘内行程射频电场,在工作端周围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可使伸入纤维内层的上海感受器消融,并阻止神经长入,减少椎间盘退变组织对神经的刺激,本法是利用射频热能使突出部分髓核变性、凝固、收缩,解除对神经根压迫。

虽然经皮射热凝靶点治疗在椎间盘微创治疗中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很多患者对该技术不了解,况且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觉,受心里社会因素影响大,很多研究都证实心理性成分对疼痛性质、程度和反应以及镇痛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疼痛的心里治疗具有其特有的重要地位。在用射频热凝治疗过程中,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顺利接受新技术的开展;术后适时的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并发症观察以及对疼痛正确评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治疗效果,使患者达到身心康复而出院。

猜你喜欢

椎间盘靶点腰椎间盘
MRI“HIZ”征结合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