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牙龈瘤30例疗效分析

2011-08-15徐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3期
关键词:碘仿牙周膜牙槽骨

徐雪

牙龈瘤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目前认为是与机械性刺激和慢性炎症有关的局限性反应性增生物[1]。其好发于牙龈乳头部位,来源于牙龈和牙周膜的结缔组织。因为牙龈瘤并无肿瘤的结构与生物学特征,故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2]。因此传统的手术方法要求在切除瘤体的同时拔除受累牙并刮除邻近的牙周膜、骨膜、骨等组织。虽然达到了根治和预防复发的目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牙齿缺失而导致的咀嚼功能下降、义齿修复、影响美观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和电化学治疗等逐渐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但是医疗成本的提高以及这些治疗手段使用不当导致的一些不良反应也引起了口腔医师的注意[3,4]。因此,手术治疗仍作为牙龈瘤经典的治疗手段受口腔医师的青睐。我院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用手术方法治疗牙龈瘤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牙龈瘤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前牙区11例,前磨牙区15例,磨牙区4例;瘤体大小为3~15 mm。所有患者拍X线片以了解牙槽骨吸收状况和牙周膜增宽情况,患牙牙槽骨吸收均不超过根长1/2,松动度均≤Ⅰ。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去除不良修复体和不良充填体;术前行全口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签订手术同意书。

1.2.2 手术方法常规口内口外消毒,在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麻下于瘤体外2 cm外正常组织做切口直达骨面,彻底切除累及的牙龈、牙周膜、骨膜,球钻磨除瘤体处相应的牙槽骨,骚刮龈瓣内壁的炎性肉芽组织。若瘤体直径>8 mm,创口过大,骨面暴露过多,用碘仿砂条覆盖创面,消毒棉卷局部压迫包扎。瘤体直径<8 mm者,牙槽骨暴露不多,可直接缝合,牙周塞治剂保护。术后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复方氯己啶含漱液含漱一周,酌情服用抗生素。7 d后拆线。

1.3 疗效标准治愈:瘤体消失,半年以上无复发;无效:半年内牙龈瘤复发。

2 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观察0.5~4年无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创口愈合良好,牙龈乳头外形良好,龈退缩<3 mm,探诊深度≤3 mm,波及牙齿无松动,未见牙髓炎症状。术后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

3 讨论

由于牙龈瘤是机械刺激和慢性炎症所导致的,因此治愈牙龈瘤的关键是彻底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感染源,清除牙龈瘤所波及的病变组织。所以,术前行龈上洁治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刺激因素。手术切除瘤体后行牙周翻瓣术,直视下彻底刮除病变区牙根表面的牙结石、感染的牙骨质和嵌入牙骨质的牙结石、牙周膜和牙槽骨上的结缔组织,并平整刮治后的根面,使其光滑平整,减少毒素与代谢产物给牙龈造成的刺激;彻底消除感染病灶,切除牙周袋内上皮,为创口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磨除瘤体涉及的牙槽骨,修整骨面,清除牙龈瘤发生的组织来源,预防复发。

对于瘤体直径大于8 mm的病例,切除瘤体后创面覆盖碘仿纱条,并加压包扎。碘仿具有杀灭细菌和内毒素,减少渗出吸收渗出液的作用,可保持创面干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牙周组织的再生愈合[5],加压包扎也可减少渗出,防止术区水肿。瘤体直径小于8 mm者,直接缝合上覆牙周塞治剂,以起到保护创面,止血作用。

本次临床观察的牙龈瘤病例主要涉及牙齿无明显松动,X线片末见牙周膜明显增宽及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1/2的患牙,取得满意的疗效。至于患牙松动度≥Ⅱ度,牙槽骨明显吸收的病例,能否在保存牙齿的前提下切除瘤体,并能取得满意疗效,尚需更多临床病例观察分析。

[1]丘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2]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57.

[3]张平,敖忠邦,王正伦.微波治疗牙龈瘤的临床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1):85.

[4]孙才均,陈关福,钟来平.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的初步研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2(2):77-79.

[5]彭吉富.碘钙糊剂治疗牙周袋溢脓.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20(1):381.

猜你喜欢

碘仿牙周膜牙槽骨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维生素C对牙周膜干细胞中HDAC1和HDAC6表达的影响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两种培养条件对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樟脑酚+碘仿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根尖周炎40例及护理观察
腭裂松弛切口不填塞碘仿纱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