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柑桔采前落果现象分析及对策

2011-08-15黄建辉

绿色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需水落果晚熟

黄建辉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1)

1 引言

柑桔采前落果是发生在7月中下旬定果后至采前这段时间的落果,接近成熟的果实大量脱落。早中熟柑桔品种采前落果主要原因是由病虫害及裂果、日灼(烧)、管理不善等所致。晚熟品种,如夏橙、血橙等结果越冬的果树,常在冬季低温时严重落果,故也称之为冬季落果。有郁蔽的密植柑桔园,夏秋季高温多雨,常引起果梗炭疽病,造成大量落果。

2 采前落果的原因

2.1 养分不足

柑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吸收碳、氢、氧、氮 、磷 、钾 、钙 、硫,以及铁 、锰 、锌 、铜 、硼 、钼等 15 种元素,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这15种柑桔所必需的元素是树体的组成部份,如氮、硫、磷、钙等是原生质和细胞壁的成份;如铜、铁、锰、锌、钼等是酶的成份,调节代谢机能;如氮和镁等是叶绿素的成份,是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如氮、钾能以它所形成的盐形成缓冲系统,维持一定的酸碱度,保证新陈代谢有正常的环境。这15种元素中,只有碳、氢、氧3种元素需要量最大,约占树体干重的95%左右,它们来源空气和水。除这3种元素外,通常把需要量较大的氮、磷、钾、钙、镁、硫称为大量元素,占树体干重的4.5%左右;对需要量极微的铁、锰、锌、铜、硼、钼等称为微量元素,它们只占树体干重的万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这15种元素中某类元素过量缺失,会引起柑桔落果。在微量元素中,柑桔严重缺硼时,落果尤为明显。

在柑桔施肥过程中,没有按照柑桔生长结果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施肥量不足,肥料种类单一,多用无机氮肥,少施有机肥,不注意磷、钾肥和其它营养元素的配合使用,柑桔树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生长和结果受到影响,是造成柑桔大量落果的重要原因。

2.2 土壤水分失调

水分是柑桔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水是柑桔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料,并直接参与生理代谢活动。果实与水分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果实膨大期,当水分严重不足时,树体吸收养分、水分困难,光合作用效能低,营养物质运转受到障碍,此时叶片的吸水力比小果强,会使果实内的水分倒流向叶片,阻碍果实的生长,使小果显著增多,品质变劣,所以易引起落果。如果在大旱后遇过多秋雨或大水灌溉,此时脐橙和其它甜橙类,因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不一,果内将果皮胀破而引起大量裂果,温州蜜桔易产生浮皮果,造成果实脱落。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果实需水高峰期,且持续时间长,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树体上中部叶片显出轻度萎蔫,果实生长受到显著影响,严重时极易引起落叶落果。土壤水分过多,引起闷根、烂根,也会造成果实脱落。

2.3 施肥技术不当

指施肥技术不当,造成伤根,使树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水分失调,造成柑桔落果。一般有机肥应通过堆积、沤制,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以利吸收避免引起伤根。施用化肥时,因化肥含量高,若直接进行穴沟式集中施用,会产生“烧根”,且受害后难发新根。应与有机肥或土壤充分搅拌后覆土。

2.4 病虫害危害

柑桔树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炭疽病,炭疽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有在树势生长衰弱、密闭通风透光性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引起落叶、枯枝与落果。

吸果夜娥是果树一大类害虫,成虫夜间飞往柑桔园,歇息在果实上,以其口器刺破果皮,插入果肉中吸食汁液,被害果实刺孔软腐,造成果实脱落。角肩蝽的成虫和若虫,均能以口器刺吸柑桔叶片及果实汁液,引起叶片枯萎、果实脱落。

2.5 自然灾害

高温气候,风、雨、冰雹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尤其出现在挂树越冬的晚熟品种,如夏橙、血橙等。伏令夏橙到翌年的4月底至5月初果实才成熟。越冬期间旬平均温度低于10℃时会出现冬季落果。极端低温达-3℃时会使果实严重脱落。气温越低,落果越严重。

3 应对采前落果的措施

3.1 加强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是增强树体抗逆性的主要措施。应增大秋肥施用量,掌握在7月中下旬降雨前后重施壮果促梢肥,使秋梢抽生整齐及促进果实膨大,并为花芽分化提供物质基础。以施长效肥为主,如施菜籽饼、磷肥等,加适量尿素和粪水一起施用。有机肥占秋季施肥量的80%,这样可以做到速效与长效肥有机结合,均衡供应柑桔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此时施肥即保当年产量,又使翌年多花多果,提高产量,克服大小年结果。

柑桔果实膨大期从6~10月份有3次需水高峰期。第1次在6月份,果实生长量大。第2次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3次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次高峰期持续时间最长。由于第1次需水期虽然果实生长量大,但此时正值6月雨季,难以出现水分亏缺;第2次需水期果实膨大速度仅次于第1次,此时正值夏秋伏旱季节,最容易受水分胁迫,而出现不逆转的小果,因此,在决定产量,大果率的临界期,要和千方百计满足果实对水分的需求。在连续干旱晴天10~15d以上时,要进行浅沟灌溉水,并浇透畦面,促进果实正常发育。过期的灌溉,小果难以再膨大。第3次需水期生长量不大,如能配合施肥灌溉,也可以再次补充果大和果重。在高温伏旱季节,用桔杆、杂草等覆盖桔园可起到防旱保水、保土增肥、降低温度的作用,覆盖厚度在10cm左右为宜。

3.2 药剂使用

3.2.1 喷布 2、4-D

早中熟品种,在7~8月果实膨大期,喷1次5~10×10-6的2、4-D 溶液,增大果实 、防止采前落果。晚熟品种,如夏橙、血橙等,在11、12月份各喷1次 20~50 ×10-6的 2、4-D溶液,也可用 20×10-6的2、4-D加0.5%的尿素溶液在 11、12月份各喷1次,可防止采前落果。

3.2.2 喷布防落素

晚熟品种,如夏橙、血橙等在11月上旬、12月上中旬和翌年1月上中旬,低温来临之前和采前的落果高峰期出现前,各用防落素 1g对水 33L、16.5L、20L,喷布果面,可将采前落果降低至5%以下。

3.3 防治果梗炭疽

3.3.1 加强果园管理

重视果园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排水灌溉,使树体保持健康生长状态。

3.3.2 做好果园卫生,清除病原菌

结合修剪剪去枯枝及病果梗,并集中烧毁。清除落叶落果。冬季结合清园喷1次0.8~1.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3.3 喷药防治

对常发病的果园在春、夏、秋季的嫩叶期,着重在幼果期和8~9月间每隔半个月喷1次药。药剂可选用世高1000倍液、达科宁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爱苗1000倍液等,尤其是世高具有广谱低毒内吸水散性好的特点,喷药后1h如遇雨,无需重喷。

3.4 防治吸果夜娥

山地,近山地果园,应尽可能栽培晚熟品种,切记不同熟期的品种混种。对早熟品种应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套袋,但套袋前必须做好防治锈壁虱工作。在有电源的地方,可在夜间柑桔园的边缘地点灯拒避,每苗点40W的黄色荧光灯1至2盏,可减轻成虫的危害。在果园套挂萘丸可驱避成虫,实践证明,此方法效果较好掌握在夜间捕杀成虫,可减少成虫数量。用糖酒醋液加毒剂诱杀,或树冠喷百树得1500~2000倍液。于晨露未干时捕杀角肩蝽成虫、若虫。用1000倍液库龙可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

3.6 防寒措施

特别是对晚熟品种,应加强树干和土壤的保湿措施,树干喷布或涂抹生长素或防冻液(由0.25%的矮壮素,1.5%的氯化钙以及微量元素锰、铜等混合)等,树冠滴水线范围内的地面上覆盖薄膜或桔秆、稻草等以增强树体抗寒能力,减少冬季落果。在寒潮来临前灌水,以利用水分释放的潜热,提高果园内温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造防风林,设置防风屏障。以上方法均可减少极端低温造成的伤害。

[1]刘星辉.图解柑桔栽培技术[M].福州:福建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任伊森,张志恒,陈玳清,等.柑桔病虫害防治实用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3]尹纯寿,张忆青.果园新农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需水落果晚熟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石家庄地区主要农作物需水规律及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晚熟
营养物质不足是麻核桃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晚熟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需水关键技术
晚熟脐橙映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