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主张演绎之大成——《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评析

2011-08-15高继民

党史文苑 2011年12期
关键词:私有制非公有制中国共产党

高继民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 330003)

中国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主张演绎之大成
——《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评析

高继民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 330003)

中国要不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怎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现代社会经济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这个曾经为中国共产党人谨慎探索、反复争论、时起时伏的问题,时下已是我党重要主张和政策。疏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非公有经济的认识过程、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当然是上溯的历史愈久远愈深刻。由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何成学研究员历时5年调查研究所撰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 《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一书(以下简称为《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深刻分析和论述了我们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验教训及启迪、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措施、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演变的趋势等问题。该书分3篇21章,共35万字。综观这部中共党史经济学新著,有以下五个亮点。

一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的学术价值主要突显在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首先是研究视角和方法新。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的论著绝大多数是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的非公经济,只有极少数论著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始研究。该书则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87年发展非公经济历史,填补了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同时,作者从地域角度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也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就研究方法而言,该书以历史科学为基础,综合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学科,探讨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87年的历史进程,也是一种创新。其次是提出了诸多新观点。作者在参考和吸收一些专家学者的精辟观点和科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新论点。比如,他提出,要用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和认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且这种动态观可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股份制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一种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既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也可以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准确界定地域的划分,是科学分析地域发展差异的前提;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从根源上消除发展中的认识障碍,又需要制定正确的理论和政策引导,等等。第三是在史料的挖掘和运用上有新突破。一方面挖掘了民主革命时期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如前所述,对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前50多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研究是学术界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民主革命时期28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研究几乎是空白。该书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经济历史充实了新的内容,挖掘和梳理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比如,我们党在大革命斗争中“观念大转变”:从不允许到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在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中,给予工商业资本家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都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宝贵资料。另一方面,运用了新资料。从现有的非公有制经济论著中所引用的资料特别是数据资料来看,一般都要比出版或发表的时间滞后三五年,时差很大。该书善于从关键点切入,挖掘新资料特别是新数据,使研究成果资料的时间基本接近出版时间。比如,他在书中引用了“2007年欧盟行业组织评我国‘十一五’计划中纺织业规划”的评论,并结合我国从2007年7月起开始执行的新的社会保障法的实际,陈述了西部地区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外国企业投资也应该随着这个变化向西部地区发展。再如,他在书中还充分反映了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要求,并大量地运用了2007、2008年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中的新数据资料。

二是正确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关于消灭私有制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深刻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为此,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对私有制一直持严厉的批判态度。这无疑是正确的阶级观点。但问题在于,人们在客观实际中,看问题的时候往往偏离唯物史观,忽略了私有制在人类历史上的合理性和所起的进步作用。判断私有制是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其标准是是否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关键是对于发展生产力是否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是相对于原始类型的公有制和当代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而言。这就是说,在社会直接占有的条件还不具备以前,在私有制的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前,在私有制至少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比较优势以前,私有制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在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对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在一穷二白、生产力还相当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私有成分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诚然,万事万物都有历史局限性。对此,该书不仅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客观评价,还指出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是消极的、盲目的,而是支持、引导其健康发展。可见,辩证认识私有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客观评价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该书又一大亮点。

三是富有极强的时代性。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何成学研究员在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现实问题中带有浓厚的历史意识,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又富有强烈的现实感,在研究分析问题时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为指导。首先,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所有制理论为指导,辩证地认识了私有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客观评价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为指导,考察和分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在研究分析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时,该书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研究分析10年“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早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时,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时,作者还注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并贯穿始终。第三,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该书不仅体现了党的十五大强调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的精神,而且还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七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要求。

四是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首先,科学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高速成长,不但引起了包括党政决策部门、经济界、商界的广泛关注,而且还成为理论界研究和人们议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如何概括党和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如何科学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如何鼓励和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等这样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回答。该书就此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很好的尝试。其次,富有浓厚的社会现实纪念意义。客观地讲,我国当今意义上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在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再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壮大,尤其是成倍快速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还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平稳的社会环境,充分地反映了我们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的实践意义。2008年既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作者赶这个时候出版发行该书,对广西,也是对党和国家贡献出的一份厚礼。第三,具有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社会作用。该书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策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借鉴作用;又是人们学习、了解、研究中国共产党近90年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的参考读物和工具书;该书还用历史事实教育人民,解放思想,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五是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首先是理论联系实际和艰苦探索。该书选题的价值在于原创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把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87年的大背景下,显示了作者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目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的研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怀着深厚的历史情感、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撰写此书,他专程或利用各种机会驱车数万里,跋山涉水,先后到广西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百色、河池、崇左)和南宁、玉林、宾阳、北流等40多个市县,以及广西境外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福州、厦门、长沙、北京、哈尔滨、绍兴、深圳、广州、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该书中的典型事例引证和一系列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理论联系实际、艰苦探索所留下的一串串深深的足迹。其次是所引用的史料经过综合考究和多方印证。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分析论证问题。对这些数据材料的引用,不是简单照抄照搬,而是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商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发展报告》《中国国力报告》《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等工具书进行综合考析后才加以引用。第三是对一些重要观点和结论采取了海纳百川、多方印证的求精作风。文如其人,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为搞研究、做学问,的确下了一番苦功夫,坐得下来、安得下心。

总之,《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一书,是一部指导思想明确、视角观点新颖、文本结构严谨、历史事实丰富、学术价值突现、社会影响彰显、填补研究空白的中共党史经济学新著,值得关注。

高继民(1959—),男,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人物、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与教学。

责任编辑 张荣辉

猜你喜欢

私有制非公有制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