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3000万人利益,事业单位工资如何改革

2011-08-15张铁

中国工人 2011年1期
关键词:工资制度工资公益

有消息说,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等相关文件,这将成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实际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早已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本是箭在弦上的改革,为何会久推不转?

首要一点,或许是事业单位本身的性质。事业单位从事的是“公益服务业”,事业单位的工作成效没有“硬标准”,绩效考核也就难有“硬杠杠”,相应的工资改革因此难以进行。比如,如何避免把绩效和升学率划等号,和论文课题数量划等号,和开“大处方”划等号,都需要从长考虑,处理好“公益”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事业单位本身的情况。目前,中国拥有事业单位大约126万多个,从业人员3000多万,70%以上为技术人员。情况之复杂,自不待言。仅从收入来源上看,就有“参公(参照公务员)”“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等四类,如果按照服务领域、治理结构等方式分,种类就更多。这样复杂的组成,也决定了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绝不可能是“一刀切”。

而且,这一改革也不可能“单兵突进”。改工资制度,必然需要一系列配套:人事制度改革、机构编制改革、财政投入制度改革、福利制度改革、社保制度改革等等,每一项改革都互相勾连,都应该与绩效改革相伴而行。在其他改革跟不上的情况下,单一改革,突破难度可想而知。甚至是各个单位内部的绩效工资方案,也有着类似问题。据报道,作为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单位的中科院和社科院,就停留在了“定岗定薪”的阶段——规定哪个岗位拿哪种工资,还仅是绩效工资改革的第一步!

然而,无论多么困难,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都是必须跨出的一步。从事业单位本身看,这是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去官僚化”改革,是对员工建立有效组织激励的改革;从整个社会看,这是当前亟待进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向着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建立迈出的重要一步;从整个改革进程来看,这与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是涉及到改革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的具体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关乎社会的稳定与未来社会建设的方向。

猜你喜欢

工资制度工资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初探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国外工资制定机制对我国公务员工资调整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